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2.品味语言,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生动的人物形象。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2.品味语言,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探讨人物性格形成原因,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范进中举,去认识范进,感受当时的社会。课题1(PPT1) 一、见科举 自从微信的到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遇事不慌,都先发个朋友圈的做法成为了一种常态。开心时会图文结合的说道:好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哦! 难过的时候也会借此朋友圈发布:原来救赎是更深的深渊! 享受到美食的时候必然会感慨到:又是被碳水包围的幸福的一天! 当天气突然降温的时候,我们不禁冻得嘚瑟一声:这突如其来的冷,不是降温,是速冻!(PPT2) 那么,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他们会发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王勃在滕王阁举目远眺,只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贾宝玉借助朋友圈对他的林妹妹隔空喊了话、宋江的仗义疏财,替天行道,广招天下有志之士的广告在朋友圈打响、李清照的节日缅怀也在她圈内呈现、连咱们的孔老夫子都借着此圈表达对朋友到来的欣喜、诗圣杜甫每天必做的三件事在他的朋友圈内进行了打卡、王维先生怎能示弱呢,也要借着此去圈来表情达意、看到李白朋友圈,你是否也想与这大诗人一道饮酒作诗游玩呢?我们都会借助朋友圈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叙述自己的经历,或立下鸿鹄之志。(PPT3) 今天的主人公范进,即将隆重登场,报录人告知范进中举了!自古以来“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古人称作人间四大幸事 。金榜题名之时可是一件极其重要且获益巨大的人生大事呢!(PPT4) 为什么这么说呢?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古代的科举流程吧?简而言之,要成状元,需要不断的考试。 从童生开始,经过岁试,成为秀才,接着参加乡试,这时若是得了第一名,便是解元,也就中了举了,若是中举,你就可以步入官场,你还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一般都是乡试第二年的二月,中了第一名会元,级别就已经上升到贡士,再经过两个月后,参加殿试,成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就是咱们现在常常说道的状元、榜眼、探花。如此一番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你就到了科举的最高层了。(PPT5) 范进为何要参加科举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秀才的待遇:可以看到中了秀才后一除自己外,可免除家中两人的徭役;二遇地方长官拱手行礼,不需口头跪拜;三穿盘领长衫,戴方巾,蹬长靴;四可委派代理处理官司纠纷;五指控有罪时,不可抓去审问,尤其不可用刑,确实犯罪时,也不可受刑,拿钱赎罪即可。(PPT6) 举人的待遇,那就待遇更好了,你瞧:一地方称“乡绅”,出头露面受人尊敬;进出衙门,县令示座;二是免除全家赋税役;三享受国家发给的生活补贴;四有参加会试的资格;五可出任地方教育官职。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PPT7) 所以中举之后带来的好处是杠杠的,难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二、知形象 如此春风得意之时,范进对于中举一事肯定是要发朋友圈昭告天下的,那么大家结合课文,以及《儒林外史》这本书的阅读,仔细想想,范进,他会用什么头像,会写什么文案,会配什么图片呢?(PPT8) 老师也积极思考,借助了一下当下流行的AI,生成了以下几个关于范进的形象,请大家思考,如果你是范进,会选取图几来发朋友圈?又会选取什么事件来进行文字编辑?朋友圈,是自己的回忆,是过往的见证,记录着懵懂和青涩的时刻,记录着开心和忧伤的心情。每一张图片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故事。(PPT9) 读完了课文《范进中举》,发生在范进身上的事,咱们可以用中举进行界定,中举前和中举后。以你对范进的了解和认知,你觉得范进会选择中举前还是中举后呢,又会借着朋友圈发布哪件事呢?(PPT10) 仔细研读课文,将课文中的瞬间拍下,作为此条朋友圈的图片并说明理由。小组内可以进行协商沟通,为范进打造两条定制款的朋友圈。筛选适合的画面,记录他的酸甜苦辣,柴米油盐。(PPT11) 老师先来打个头:我选择给第1段“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这个瞬间画面拍照录像,原因是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岳父前来道贺,范进不敢不以发朋友圈的形式向众人告知。(PPT12) 三、晓世事 朋友圈内,有亲人和朋友,有爱人和同事,有关心我们和我们关心的人,有牵挂我们和我们牵挂的人。既然如此,那么发圈之后肯定会受到好友的关注,点赞或者评论,你觉得谁会点赞评论范进刚才的朋友圈呢?说说你的理由。按照之前大家完成的朋友圈,完成相应朋友圈的评论。(PPT13) 我发现有一组同学的推测与老师不谋而合:我觉得胡屠户会评论范进的朋友圈。他会评论说你就是个现世宝、癞蛤蟆、烂忠厚没用的人,我的理由是胡屠户在中举前对范进动不动就训斥,骂的狗血喷头,这种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势利的人在看到范进发朋友圈后是一定会对他进行痛骂的。(PPT14) 有图、有文,就有了属于范进独一无二的朋友圈。在他的朋友圈中,好的坏的,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过去现在,都是独一份的。但是在当时,范进的朋友圈也是大家的写照。(PPT15) 通过他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众生相。通过课文中他前后中举的对比,我们看到了一个逆来顺受、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的儒生范进、与范进密切的胡屠户,他那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岳父,让我们觉得啼笑皆非。还有那个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善于拉拢、攀附权贵的张乡绅以及那群看着热闹,却不知自己也是当中风景的麻木冷漠、尖酸刻薄、趋炎附势的众乡邻们。(ppt16) 范进中举,经历了许多坎坷,三十年多年寒窗苦读,换回一朝成名,结果却中间疯言疯语,最后胡屠户的一巴掌打醒了这个疯举人,结局看似圆满,那么,我们细究范进,他究竟是喜剧人物还是悲剧人物呢?(ppt17) 四、明真相 我们先来看范进名字的含义,范是古代的“模子”。进,登也,向上登高。合在一起,便是那个一直向上登高的模子,可见,范进只是一个模子,一个时代的模子。(ppt19) 在当时社会,像范进这样一直钟情于科举,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文中报录人熟练的说出治疗疯病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出现了很多次,才能让报录人如此快速的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咱们的作者吴敬梓借范进这一范本道出了当时之时事。而他自身也是一个半生热衷科举,岂料科举不顺,阅尽儒林百态,深谙科举之弊,遂著《儒林外史》的时代缩影。由此我们得知,吴敬梓之意在醒世计,非为骂世也。(ppt20) 因为经历,所以感同身受,因为有感而发,所以句句到位。范进中举是当时一件大事,但是也是但是大事中最平凡的一件事,在那个科举盛行的年代,像范进这样的人又何止一个呢?(PPT21) 难怪我们的鲁迅读完吴敬梓的文章后,要评价其文章是“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看似诙谐幽默,笑完之后,意韵深远。(PPT22) 课后欢迎大家去细读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林外史》。(PPT23) 咱们的主人公范进中举了,而他中也中了这个时代的圈套。(PPT24)好,今天的课咱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共24张PPT)
范进中举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初中语文(统编版)
范进中举
——吴敬梓
凡事不要慌,先发个朋友圈......
现代人发朋友圈那是太日常不过的事情了......
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
范进中举!
科
举
流程
县级考试
岁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童生
生员
秀才
贡士
进士
秋闱
举人
春闱
第一名:解元
第一名: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步入官场)
(三年一次 八月)
(乡试次年 二月)
杏榜
省级考试
(会试后 二个月)
秀才礼遇:
一 除自己外,可免除家中两人的徭役;
二 遇地方长官拱手行礼,不需叩头跪拜;
三 穿盘领长衫,戴方巾,蹬长靴;
四 可委派代理处理官司纠纷;
五 指控有罪时,不可抓去审问,尤其不可用刑;
确实犯罪时,也不可受刑,拿钱赎罪即可。
举人礼遇:
一 地方称“乡绅”,出头露面受人尊敬;进出县衙,县令示座;
二 免除全家赋税、徭役;
三 享受国家发给的生活补贴;
四 有参加会试的资格;
五 可出任地方教育官职
范进中举?
思考:你觉得范进会选取图几来发朋友圈呢?他会选取什么事件来进行文字编辑呢?
圈1
圈2
圈3
思考:以你对范进的了解,他会选择哪件事发朋友圈呢?
第一条:中举前 埋头苦读 众生皆嫌
第二条:中举后 荣登榜首 万人道贺
为范进打造两条定制款的朋友圈。
思考:发圈需要先拍照片,你会选取哪个瞬间画面来拍下这张照片呢?
请找出原文语句,依据下面的句式来说明你的拍摄理由。
第一张 中举前
我选择给第 段 这个瞬间画面拍照,原因是 。
第二张 中举后
我选择给第 段 这个瞬间画面拍照,原因是 。
第一张 中举前
我选择给第_1_段“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这个瞬间画面拍照,原因是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岳父前来道贺,范进不敢不以发朋友圈的形式向众人告知。
讨论:发圈后会收到来自好友的赞和评论,你觉得谁会点赞评论范进的这两条朋友圈呢?
第一条 中举前
我觉得 会(点赞/评论)范进的第一条朋友圈,他会评论说 ,我的推测理由是 。
第二条 中举后
我觉得 会(点赞/评论)范进的第二条朋友圈,他会评论说 ,我的推测理由是 。
第一条 中举前
我觉得胡屠户会(点赞/评论)范进的第一条朋友圈,他会评论说你就是个现世宝、癞蛤蟆、烂忠厚没用的人,我的推测理由是胡屠户在中举前对范进动不动就训斥,骂得狗血喷头,这种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势利的人在看到范进发朋友圈后是一定会对他进行痛骂的 。
思考:仔细观察前后两张朋友圈众人的言行,你能看出他们
都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吗?
逆来顺受,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的儒生形象。
范 进
胡屠户
张乡绅
众乡邻
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的市侩形象。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善于拉拢,攀附权贵的官员形象。
麻木冷漠、尖酸刻薄、趋炎附势的小市民形象。
范进中举,三十年寒窗换回一朝成名,结局似乎圆满。那么,范进究竟是喜剧人物还是悲剧人物?
范:古代是“模子”。
进:登也,向上登高。
吴敬梓
半生热衷科举
岂料科举不顺
阅尽儒林百态
深谙科举之弊
遂著《儒林外史》
“作者之意在醒世计,非为骂世也。”
范进中举。
“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鲁 迅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范进中了
时代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