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09 10: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动能
动能守恒定律
1教学目标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2学情分析
1
学生第一次接触动量这个物理量,应该加强对动量概念的理解和分析
2
应该建立起动量守恒的物理模型
3重点难点
1.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
2.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动量守恒定律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下面再来研究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2
1.以两球发生碰撞为例讨论“引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推导。
设想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匀速运动的球,它们的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分别是m1和m2,速度分别是v1和v2,而且v1>v2。则它们的总动量(动量的矢量和)p=p1+p2=m1v1+m2v2。经过一定时间m1追上m2,并与之发生碰撞,设碰后二者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此时它们的动量的矢量和,即总动量p'=p1'+p2'=m1v1'+m2v2'。www.21-cn-jy.com
板书:p=p1+p2=m1v1+m2v2
p'=p1'+p2'=m1v1'+m2v2'
下面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出发讨论p和p'有什么关系。
设碰撞过程中两球相互作用力分别是F1和F2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作用时间是t。根据动量定理,m1球受到的冲量是F1t=m1v1'-m1v1;m2球受到的冲量是F2t=m2v2'-m2v2。21·世纪
教育网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t=-F2t。
板书:F1t=m1v1'-m1v1

F2t=m2v2'-m2v2

F1t=-F2t

将①、②两式代入③式应有
板书:m1v1'-m1v1=-(m2v2'-m2v2)
整理后可得
板书:m1v1'+m2v2'=m1v1+m2v2
或写成p1'+p2'=p1+p2
就是p'=p
这表明两球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是相等的。
分析得到上述结论的条件: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力(这是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它们彼此平衡.桌面与两球间的滚动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活动3【活动】3
2.结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做此结论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板书。
∑F外=0时p'=p
3.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相撞过程演示动量守恒的规律。
(1)两滑块弹性对撞(将弹簧圈卡在一个滑块上对撞)
光电门测定滑块m1和m2第一次(碰撞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A、B光门的时间t1和t2以及第二次(碰撞后)通过光门的时间t1'和t2'。光电计时器记录下这四个时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将t1、t2和t1'、t2'输入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机,由编好的程序计算出v1、v2和v1'、v2'。将已测出的滑块质量m1和m2输入计算机,进一步计算出碰撞前后的动量p1、p2和p1'、p2'以及前后的总动量p和p'。21cnjy.com
由此演示出动量守恒。
注意:在此演示过程中必须向学生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量和动量守恒的矢量性问题。因为v1和v2以及v1'和v2'方向均相反,所以p1+p2实际上是|p1|-|p2|=0,同理p1'+p2'实际上是|p1'|-|p2'|。21·cn·jy·com
(2)两滑块完全非弹性碰撞(将弹簧圈取下,两滑块相对面各安装尼龙子母扣)
为简单明了起见,可让滑块m2静止在两光电门之间不动(p2=0),滑块m1通过光门A后与滑块m2相撞,二者粘合在一起后通过光门B。
光门A测出碰前m1通过A时的时间t,光门B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碰后m1+m2通过B时的时间t'。将t和t'输出计算机,计算出p1和p1'+p2'以及碰前的总动量p(=p1)和碰后的总动量p'。由此验证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
(3)两滑块反弹(将尼龙拉扣换下,两滑块间挤压一弹簧片)
将两滑块置于两光电门中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者间挤压一弯成∩形的弹簧片(铜片)。同时松开两手,钢簧片将两滑块弹开分别通过光电门A和B,测定出时间t1和t2。2·1·c·n·j·y
将t1和t2输入计算机,计算出v1和v2以及p1和p2。
引导学生认识到弹开前系统的总动量p0=0,弹开后系统的总动量pt=|p1|-|p2|=0。总动量守恒,其数值为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4【练习】4
1.练习甲、乙两物体沿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线相向运动,甲的速度是3m/s,乙物体的速度是1m/s。碰撞后甲、乙两物体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是2m/s。求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多少?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分析:对甲、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由于其不受外力,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即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大小、方向均一样。
由于动量是矢量,具有方向性,在讨论动量守恒时必须注意到其方向性。为此首先规定一个正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2-1-c-n-j-y
讲解:规定甲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1=+3m/s,v2=1m/s。碰后v1'=-2m/s,v2'=2m/s  21
cnjy
com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1v1+m2v2=m1v1'+m2v2'移项整理后可得m1比m2为
代入数值后可得m1/m2=3/5,即甲、乙两物体的质量比为3∶5。
2.练习题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8m/
( http: / / www.21cnjy.com )s的水平速度跳上一辆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平板车,已知平板车的质量是80kg,求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
分析:对于小孩和平板车系统,由于车轮和轨道间的滚动摩擦很小,可以不予考虑,所以可以认为系统不受外力,即对人、车系统动量守恒。
板书解题过程:
跳上车前系统的总动量p=mv
跳上车后系统的总动量p'=(m+M)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M)V
活动5【作业】5
(1)一爆竹在空中的水平速度为υ,若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爆炸分裂成两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其中质量为m1的碎块以υ1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求另一块碎片的速度。【来源:21cnj
y.co
m】
(2)小车质量为200kg,车上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质量为50kg的人。小车以5m/s的速度向东匀速行使,人以1m/s的速度向后跳离车子,求:人离开后车的速度。(5.6m/s)
(3)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8m/s的水平速度跳上一辆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平板车,已知平板车的质量为90kg,求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
解:取小孩和平板车作为系统,由于整个系统所受合外为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规定小孩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出处:21教育名师】
相互作用前:v1=8m/s,v2=0,设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1+m2)v′
【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