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运动和力(一)(含答案+解析)-【中考真题汇编】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9 运动和力(一)(含答案+解析)-【中考真题汇编】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2 10: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9 运动和力(一)
一、选择题
1.(2025·威海)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了3046km的绿色屏障,完成了“锁边合围”。草方格固沙是沙漠治理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通过将麦草压进沙子形成方格,改变地表条件,抑制风沙活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麦草遮挡使沙地光照减少,降低了沙地温度
B.麦草增大了沙粒的惯性,使沙粒不易被风吹走
C.麦草增大了地表整体的粗糙程度,增大了空气流动阻力
D.有麦草的地方空气流速较小,空气对沙粒的压强较大
2.(2025·深圳)民为国垒,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图是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的场景。完成1-4题
(1)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分别驾驶甲乙收割机以同一速度同一方向运动,判断甲收割机里面的德顺同学静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前小麦 B.地面
C.远处的树 D.乙收割机的紫琦同学
(2) 善于思考的索希同学和赢胜同学发现收割机上有很多花纹,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3)炎丽同学和悦悦同学发现小麦在进仓前需要烘干,炎丽同学提出思考:烘干使小麦中的水(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华
(4)晓凤同学提出问题:收割机用四冲程柴油机提供动力,其中压缩冲程过程中,柴油机气缸内气体(  )
A.质量变大 B.内能减小 C.体积变大 D.温度升高
3.(2025·黑龙江)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每个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铁块分别平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1和p2。如图乙所示,用水平推力推动它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下列关于压强和推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F1=F2
C.p1<p2F1>F2 D.p1=p2F1=F2
4.(2025·黑龙江) 如图,我国达斡尔族青年正在带游客体验传统竞技项目——曲棍球,关于此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用球杆可以改变球的运动方向,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在场地上运动的球若不受到球杆的作用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被击飞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它不受到任何作用力
5.(2025·长沙) “丢沙包”是一种同学们经常玩的课间游戏。如图所示,小星将沙包抛出,沙包脱手后(  )
A.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始终受平衡力的作用
6.(2025·广东)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沿直线滑动的过程中,若冰面粗糙程度相同,则冰壶所受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7.(2025·北京市)某小组设计了水箱自动控制进水装置,如图所示。水箱内的圆柱形金属控制棒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力传感器下面,并始终浸在水中,通过它对力传感器拉力的大小触发开关,控制水泵自动进水。用水时,水箱内水位降低,当到达最低水位时,力传感器所受拉力等于F1,触发开关,水泵开始持续向水箱注水;当水位到达最高水位时,力传感器所受拉力等于F2,再次触发开关,水泵停止向水箱注水。若进水过程中同时用水,相同时间内进水量大于出水量。已知控制棒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棒受到的浮力最大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B.控制棒受到的浮力的变化量最大为mg-F2
C.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大小在F1与F2之间时,说明水箱正在进水
D.缩短悬挂控制棒的细线,可使水箱中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均升高
8.(2025·北京市)如图所示是冰壶场地的示意图,水平冰面粗糙程度相同。某同学用水平推力使冰壶从A点向前运动,到B点时松手,冰壶滑行到C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从B到C的过程,该同学对冰壶做了功
B.冰壶能够从B运动到C,是由于它受到了惯性作用
C.冰壶从B到C的过程先加速后减速,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
D.冰壶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9.(2025·北京市)如图所示,课桌和座椅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螺钉下面放置垫片是为了增大压强
C.课桌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座椅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2025·北京市)如图所示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轴承中装有滚珠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用力压住橡皮擦字
D.轮滑鞋装有滚轮
11.(2025·德阳) 2025年5月24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决赛中,我国选手获得混双冠军,他们实现了世乒赛混双三连冠。关于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相对球台是静止的
B.乒乓球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
D.将乒乓球向上抛出后,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12.(2025·眉山) 推铅球时,铅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若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静止
C.铅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作用
D.铅球落地后静止时,铅球的动能为零
13.(2025·遂宁) 2025年是我国南极长城站成立40周年,科考队一路风雪兼程、筑梦冰原。不久前,科考队用上了安装有特殊电池的六足机器狗,让他们在应对南极的恶劣环境时有了“新助手”。有关六足机器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狗六条腿的设计可以增大它与冰面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机器狗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C.科考队员可以依靠电磁波远程控制机器狗在冰面上执行任务
D.机器狗负重行走在水平冰面,它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2025·遂宁) 中考体育考试这项评价机制对于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指引作用越发显著,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考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实心球,受到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B.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做引体向上,单杠对考生的弹力是单杠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拍篮球,手是施力物体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15.(2025·齐齐哈尔) 如图是唐代的一幅“马球图”。马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体育运动,也叫“击鞠”,发明于汉代,兴盛于唐宋。马球比赛时两队对抗,人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将球射进对方球门的一队得分。关于马球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球杖将球击打出去,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被击出去的球能够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C.若正在向前飞行的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球将静止在空中
D.人骑马静止在地面上,马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6.(2025·齐齐哈尔) 生活中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需要设法增大它。下列实例会增大摩擦的是(  )
A.给门轴的合页加润滑剂
B.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C.汽车的轮胎表面有花纹
D.将课桌中的书移出,再推动课桌
17.(2025·山东) 如图所示,塔吊的水平运动机构用钢丝绳悬挂着货物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前匀速运动,水平运动机构突然停止时,货物(  )
A.停止运动 B.向前运动
C.向后运动 D.竖直向上运动
18.(2025·天津市)小明用物理知识对球类运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所用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序号 现象 物理知识
① 撞击地面的篮球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 垫起的排球减速向上运动 二力平衡
③ 用力踢足球,脚感觉到疼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④ 用球拍击打乒乓球使其弹回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① B.② C.③ D.④
19.(2025·陕西)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对下列各项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1,脚蹬地的同时,地也对脚施加了力的作用
B.如图-2,乒乓球弹回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如图-3,毽子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D.如图-4,排球下降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20.(2025·陕西)如图,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等迫切需求而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工作时,它可在20秒内吸水12吨,并在4秒内倾泻完毕,能实现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下列关于“鲲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停在水面上不工作时,处于平衡状态
B.停在水面上吸水过程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降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21.(2025·陕西)2025年5月5日,我国台球运动员赵心童以18:12战胜对手,成为第一位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亚洲球员,如图所示为其打球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击球时,球杆对台球有作用力,台球对球杆没有作用力
B.击球后台球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台球在滚动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小
D.台球在减速滚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
22.(2025·黑龙江) 某校学生开展了利用塑料吸管制作简易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图甲,他们将吸管一端用小木塞密封,并缠绕上适量细铁丝,使其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标记吸管在水面处的位置a,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F甲。如图乙和图丙,再将此密度计分别放在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标记吸管在液面处的位置b、c,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F乙和F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ρ1>ρ水,F甲=F丙 B.ρ2>ρ水,F甲=F乙
C.ρ1>ρ2 ,F丙<F乙 D.ρ水>ρ2,F甲=F乙
23.(2025·贵州) 设一雨滴从高空由静止竖直下落,从开始下落计时,一段时间内雨滴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仅考虑雨滴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忽略雨滴质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雨滴所受空气阻力逐渐增大
B.t1时刻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F2
C.0~t1时间内,雨滴的动能保持不变
D.0~t1时间内,雨滴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24.(2025·广西) 如图所示,“广西三月三”活动中,身着壮锦马甲大秀舞蹈的机器人(  )
A.跳跃时受力平衡 B.静止时受力平衡
C.跳跃时没有惯性 D.静止时具有惯性
三、填空题
25.(2025·威海) 图所示的工具可以提高在沙漠中植树的效率。使用较细的铁棒更容易将树根压入干燥沙子,这是通过   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竖直向上缓慢提升工具时,拉力越来越小,说明铁棒侧壁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减小”“不变”“增大”)。
26.(2025·深圳)5月29日,我国探月工程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琴琴和小林同学一起观看了这一过程,琴琴同学提出: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全部/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天宫一号进入轨道后,   (有/无)惯性。
27.(2025·黑龙江) 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     (填“做功”或“没做功”);当举重运动员将杠铃高高举起后保持静止时,地面对举重运动员的支持力与举重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8.(2025·黑龙江) 小宁同学把一个质量为50g的木块放在水中,木块漂浮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这个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它的密度是     g/cm3。
29.(2025·黑龙江) 如图所示,小朋友用力向后蹬地,能使他的滑板车沿着水平方向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他的脚停止蹬地后,滑板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的原因是滑板车具有     。
30.(2025·吉林) 冰雪“出圈”,文化“出彩”,大美吉林的地域文化,为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1)精彩纷呈的冰雪实景戏曲秀中,一位身着京剧戏服的小伙在雪道上飞驰。以他使用的滑雪板为参照物,小伙是   的,在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其动能   。
(2)游客沿着长度为200m的冰雪大滑梯滑下,历时25s,游客下滑的平均速度是   m/s,滑到底端时游客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游客具有   。
31.(2025·广东)我国研制的CR450动车组样车,运营时速可达400公里,样车行驶时,以车厢为参照物,轨道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样车刹车时受阻力作用减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司机由于具有   会向前倾
32.(2025·宜宾)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向右匀速拉动滑块如图甲、向左拉动木板如图乙。两种方法中,选择   (填“甲”或“乙”)更易操作、更合理;两种方法中,滑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填“相同”或“不同”)。
33.(2025·宜宾) 在体育活动中,斜向上投掷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由于   (填“推力”或“惯性”)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在匀速行驶的高铁车厢内,小明在座位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苹果,苹果   (填“能”或“不能”)落回小明的手中。
34.(2025·贵州) 公交车将要启动时,车内响起“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的语音提示,这是为了防止车辆起步时,乘客因具有   而倾倒造成伤害。
35.(2025·遂宁) 玻璃厂常利用电动真空吸盘搬运玻璃。图中搬运车上的吸盘吸附一块质量为180kg的玻璃,让其在空中竖直静止。此时玻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   ,摩擦力大小为   N。(g取10N/kg)
36.(2025·天津市)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关节处有液态润滑剂形成的润滑膜,可减小   ,使其动作更灵活;山区果农用无人机将一筐橙子从山上运往山下的过程中,这筐橙子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7.(2025·天津市)出行安全尤为重要。公交车上提示“请抓好扶手”,是因为乘客具有   ,急刹车时易摔倒;高铁站台上提示“候车请勿越过安全线”,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越过安全线易引发危险。
38.(2025·陕西)“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大诗人李白是这样写砚台的:“一方在手转乾坤,清风紫毫酒一樽”。如图,在研磨的过程中,手用力下压墨条,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摩擦力的。当墨条向左运动时,受到向   的摩擦力。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其本质原因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
四、作图题
39.(2025·威海) 如图所示,运动员握住标枪静止不动,支撑标枪的手掌面(支撑点为A)与标枪平行,请在A点画出标枪受到手掌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40.(2025·眉山) 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人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图甲所示,无人机在无风天气进行航拍,在图乙中画出无人机静止在空中时受力的示意图(图乙中正方形表示无人机,点为重心,不计空气的浮力)。
五、实验探究题
41.(2025·黑龙江) 如图1,这是小明同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小明同学用大小相同的力将手分别压在毛巾和木板表面上,并向前滑动,在此过程中小明感到     (填“毛巾”或“木板”)对手的运动的阻碍作用较大些。
(2)小明打算实验时将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他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3)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和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小明同学发现:当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由此可进一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它将会一直做     运动。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他进行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实验。他将一个小钢球分别放在同一斜面上的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撞击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当他将小钢球放在斜面上较高处实验时,发现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直接冲出水平桌面,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请你为小明同学提出一条较合理的改进建议:    。
42.(2025·长沙) 小湘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相同的木块和木板做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1)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小湘想用相同材料的接触面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她应该选择____
A.较光滑的木板、较粗糙的木板、粗糙的木板
B.木板、毛巾、棉布
43.(2025·吉林) 下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A,使其做   运动。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甲、乙所示两次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比较   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4)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其中冰壶项目备受关注。推出去的冰壶在向前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用力刷冰是为了   摩擦。
44.(2025·德阳) 小海同学利用木块、木板、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图甲、乙和丙三次实验中须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2)图甲和图乙两组实验表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图   和图丙两组实验表明,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丁中木板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为,则地面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
45.(2025·眉山)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保持静止,此时木块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
(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根据   原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甲、丙两次实验结论来增大摩擦力的是____(填写字母符号)。
A.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给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
C.用力捏自行车的刹车,车更容易停下来
(5)完成上述探究后,继续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作出拉力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戊所示。则物体在第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46.(2025·绥化)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轩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铁块的长、宽、高不同,每个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两小车材料相同)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小轩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1,观察并记录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步骤二:将同一铁块以同种方式放置在平板小车2上,如图丙,用电动机向左水平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2,再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读出弹簧测力计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铁块重力/N 弹费别力计示数N 拉力传感器示数/N
1 5 0 1.5
2 5 1.0 1.2
3 5 2.0 0.9
(1)在步骤一中,当平板小车1开始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的示数比步骤一中1s~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小,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4)若用该铁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他的操作应是   。
(5)小轩认为:该实验中水平面应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偏大。他的说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47.(2025·山东) 小梅利用下图装置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所用的长方体木块如图甲所示,其中一个面粗糙程度较大,其他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前,小梅先将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调好后,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梅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得出: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梅对比乙、丁两次实验,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探究过程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
接下来,小梅继续探究……
48.(2025·陕西)请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1,是两个带电的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A球能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则B球带的是   电。
(2)如图-2,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组装装置时应先确定   (选填“A”或“B”)的高度。
(3)如图-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   (选填“匀速”或“加速”)水平拉动物块A,图示操作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六、计算题
49.(2025·广东)题图所示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某次任务中,该船的总质量为4.12x106kg.已知g=10N/kg,ρ海水=1.03×103kg/m3,q燃油=4.3×107J/kg.求该船:
(1)受到的总重力:
(2)静止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3)发动机完全燃烧100kg燃油放出的热量.
50.(2025·德阳) 如图甲所示,“国之重器”起重船起吊重物时,需通过抽水机将一侧水舱里的水抽向另一侧水舱来保持起重船平衡。如图乙所示,小兰设计了一种采用力传感器感知抽水量的长方体水舱模型,水舱中装有的水,其底面积。A是固定在顶端的力传感器,能够显示A对B的压力或拉力的大小;B是质量和体积均可忽略的细直硬杆,不考虑B的形变,B的上端与力传感器A连接,下端与物体C连接;物体C是质量、底面积的圆柱体。用抽水机将水抽出的过程中,力传感器示数的大小随抽出水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当物体C的下端刚好露出水面,此时已抽出水的体积。已知。求:
(1)物体C的重力;
(2)物体C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3)当力传感器示数为时,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B
A、 麦草遮挡使沙地光照减少, 降低了通过热传递吸收的热量,故A正确;
B、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B错误;
C、 麦草增大了地表整体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下,增加了空气流动的阻力,故C正确;
D、气体流动速度小,压强达,故D正确;
综上选B。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酒精灯热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2、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3、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4、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1)D
(2)A
(3)C
(4)D
(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1、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压缩冲程:进气后关闭,排气口关闭,活塞上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空气内能增加。
(1)据题分析可知, 德顺同学和紫琦同学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2)收割机轮胎上设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目的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3)烘干是将小麦的水分变为气体,该过程为汽化,需要吸热,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4)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部气体,机械能转换为内能,使得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3.B
长方体铁块平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压力不变,铁块竖放比横放的受力面积小,根据压强公式可知,竖放时产生的压强大,即P1<P2;
铁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铁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拉力F1和拉力F2大小相等,故B正确。
故选B。
(1)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压强大小;
(2)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分析推力的大小。
4.B
A. 击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故A错误;
B.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用球杆可以改变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在场地上运动的球若不受到球杆的作用力,它还会受重力、支持力和阻力,由于受力不平衡,所以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被击飞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故D错误。
故选B。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作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和方向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改变;
(3)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叫重力。
5.A
A、沙包脱手后 ,由于具有惯性,继续运动,故A正确;
BCD、沙包脱手后,受到重力和阻力,二者不是平衡力,所以沙包不会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CD错误。
综上选A。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6.C
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沿直线滑动的过程中,冰壶对冰面的压力等于冰壶的重力,保持不变,若冰面粗糙程度相同,则冰壶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7.D
A.由题意,控制棒受到了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此时力传感器所受的拉力为F2,方向向下,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控制棒受到的拉力F2',大小等于F2,方向向上。此时控制棒排开水的体积为最大,浮力最大。控制棒的重力、浮力和拉力三个力的关系是:F浮+F2'=G=mg,可知F浮=mg-F2'=mg-F2,由F浮=ρ液gV排得:控制棒此时排开水的体积,故A错误。
B.当水位到达最低水位时,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等于F1,方向向下,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控制棒受到的拉力F1',大小等于F1,方向向上。此时控制棒排开水的体积为最小,浮力最小。控制棒的重力、浮力和拉力三个力的关系是:F浮min+F1=G=mg,得F浮min=mg-F1,
由以上分析知:最高水位时浮力最大,F浮max=mg-F2,
则浮力的最大变化量ΔF浮max=(mg-F2)-(mg-F1)=F1-F2,故B错误;
C.由题意,最低水位时传感器的拉力为F1,此时控制棒对传感器的拉力最大,水泵启动进水。最高水位时传感器的拉力为F2,此时控制棒对传感器的拉力最小,水泵停止向水箱注水。故注水过程中,拉力逐渐从F1减小到F2。若进水过程中同时用水,相同时间内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所以此时水位是上升的,拉力是从F1减小到F2。若水泵停止注水(拉力已达到F2),开始用水,水位下降,则拉力从F2逐渐增大,直到水泵启动(此时拉力为F1)则不管是进水还是出水,拉力确实处于F1和F2之间,故C错误;
D.缩短悬挂控制棒的细线,因F1和F2触发的条件不变,控制棒的重力不变,由F浮=G-F知:则控制棒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F浮=ρ液gV排得:,
若初始时细线的长度为L,控制棒的长度为h,水箱底到力传感器的距离为H。控制棒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排,
设浸入深度为d,控制棒的横截面积为S棒,
则V排=S棒d,则,
因mg、F1、ρ水、S棒均不变,所以d不变;
则水位高度y=H-L-h+d,
缩短细线长度L,水位高度y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受到了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这三个力的关系,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
8.D
A.冰壶从B到C的过程中,该同学没有对冰壶施加力,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所以该同学对冰壶没有做功,故A错误;
B.冰壶能够从B运动到C,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冰壶从B到C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冰壶在AB段和BC段,压力大小(等于冰壶重力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冰壶在AB段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A.做功的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
B.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C.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D.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9.D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大约为75cm=0.75m,故A错误;
B.螺钉下面放置垫片,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
C.课桌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座椅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A.可以根据中学生的身高估测课桌的高度;
B.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C.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D.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10.C
A.轴承中装有滚珠,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给车轴加润滑油,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压住橡皮擦字,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C符合题意;
D.轮滑鞋装有滚轮,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
11.D
A、乒乓球上升过程中,和卓面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二者相对运动,故A错误;
B、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 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和球对球拍的力属于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大,故C错误;
D、 将乒乓球向上抛出后,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D正确。
综上选D。
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3、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2.D
A、惯性不是力,不能手受到的惯性的作用,只能用具有惯性来描述,故A错误;
B、 若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所受力全部消失 ,此时铅球有水平方向的速度,此时铅球将保持水平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故B错误;
C、铅球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铅球落地后,速度为0,动能为0.故D正确。
综上选D。
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3、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13.C
A.机器狗六条腿的设计可以增大它与冰面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
B.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传递信息,科考队员可以依靠电磁波远程控制机器狗在冰面上执行任务,故C正确;
D.机器狗负重行走在水平冰面,它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冰面上,冰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机器狗,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A.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B.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C.电磁波可传递信息;
D.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14.C
A.抛出去的实心球,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再受到人的推力,故A错误,
B.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B错误;
C.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做引体向上,单杠对双手的弹力是由于单杠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
D.拍篮球,手是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篮球的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A.对抛出去的实心球进行受力分析;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
C.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
D.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
15.A
A.用球杖将球击打出去,球的速度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被击出去的球能够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若正在向前飞行的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人骑马静止在地面上,马受到的重力小于马受到的支持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A.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16.C
A.给门轴的合页加润滑剂,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用滚动代替滑动,属于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的轮胎表面有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将课桌中的书移出,再推动课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17.B
原来货物与水平运动机构一起向前运动,当水平运动机构突然停止时,货物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18.B
A.撞击地面的篮球发生形变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垫起的排球减速向上运动,由于排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故排球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力踢足球,脚感觉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对脚也有着力的作用,故脚感应疼,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用球拍击打乒乓球使其弹回,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A.撞击地面的篮球发生形变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垫起的排球减速向上运动,排球处于非平衡态;
C.用力踢足球,脚感觉到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受到了足球的力的作用;
D.用球拍击打乒乓球使其弹回,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19.A
A、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脚对地面有力的作用,地面对脚也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B、 乒乓球弹回过程中 ,受到非平衡力,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在地面上的物体均收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
D、惯性和速度符无关,和质量有关,故D错误。
综上选A。
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20.A
A、飞机停在水面上,保持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 停在水面上吸水过程中 重力变大,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变大,根据压强公式分析可知压强变大,故B错误;
C、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 降落过程中, 飞机高度下降,重力不变,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D错误。
综上选A。
1、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越大,流速越小,应用为飞机机翼上凸,空气流速快,导致压强较小,形成向上的升力;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21.B
A、 击球时,球杆对台球有作用力, 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 台球对球杆有作用力,故A错误;
B、 击球后台球运动 ,力使得台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正确;
C、惯性和速度无关,和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减速过程中,速度减小,质量不变,高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综上选B。
1、相互作用力:作用力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力的作用效果: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3、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4、机械能: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当质量不变时,动能和速度成正比,速度不变时,动能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不变时,重力势能和高度成正比,高度不变时,重力势能和质量成正比。
22.A,D
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F浮=G,同一支密度计重力不变,故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在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根据可知,ρ1>ρ水>ρ2;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 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浮=G,进而可知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2)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在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根据可知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23.A,D
ACD. 整个过程仅考虑雨滴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忽略雨滴质量变化,即雨滴的重力不变,由图可知,0~t1时间内,雨滴受到的合力减小,说明雨滴所受空气阻力逐渐增大;此过程中,雨滴的重力大于阻力,雨滴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雨滴的动能变大;此过程中,雨滴客服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雨滴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故AD正确,C错误;
B. t1时刻雨滴所受的合力为F2,根据可知,雨滴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G-F2,故B错误。
故选AD。
1.雨滴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作用,根据及图分析阻力大小变化;由于雨滴的重力大于阻力,雨滴向下做加速运动;
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3.根据雨滴下落时,能量的转化分析机械能的变化。
24.B,D
AB、物体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所以A错误,B正确;
CD、物体在任何状态都有惯性,所以D正确,C错误。
综上选BD。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5.减小受力面积;减小
较细的铁棒更容易将树根压入干燥沙子 ,这是在压力一定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竖直向上缓慢提升工具时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拉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
26.部分;有
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原因为存在热量损耗,物体只要有质量,存在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由于能量损耗,所以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27.做功;不是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有力的作用,杠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与杠铃的总重力,要大于举重运动员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故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做功;不是。
(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8.0.5;0.6
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受力平衡,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F浮=G木=m木g=50×10-3kg×10N/kg=0.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木块的体积为:

木块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0.5;0.6。
(1)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根据F浮=G=mg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29.相互;惯性
小朋友用力向后蹬地,能使他的滑板车沿着水平方向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他的脚停止蹬地后,滑板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的原因是滑板车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相互;惯性。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0.(1)静止;增大
(2)8;惯性
(1)滑板和人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二者相对静止,加速下滑,速度增加,动能增加;
(2)游客的下滑速度, 滑到底端时 ,游客具有惯性,不能立刻停下。
1、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只有物体重力有关,当物体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利用惯性的实例:运动员助跑起跳,乘车系安全带可以降低司机惯性带来的伤害,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表述;
2、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3、物体相对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运动,物体与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致,所以物体相对参照物静止。
31.运动;运动状态;惯性
样车行驶时,以车厢为参照物,轨道相对车厢的位置不断变化,轨道是运动的,样车刹车时受阻力作用减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司机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前倾。
故答案为:运动;运动状态;惯性。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2.乙;相同
甲方案:只有当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方案:无论怎样拉动木板,木块相对地面始终是静止的,所受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两种方法中,选择乙更易操作、更合理。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两种方法中,木块都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都向左,故滑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同。
1.乙方案中,不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3.惯性;能
在体育活动中,斜向上投掷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匀速行驶的高铁车厢内,竖直向上抛出的苹果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具有和高铁相同的速度,所以苹果能落回小明的手中。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惟一量度是质量,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
34.惯性
公交车启动时,乘客的脚随汽车向前运动,而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后倒,所以语音提示,是为了防止车辆起步时,乘客因具有惯性而倾倒造成伤害。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5.上;1800
吸盘吸附一块质量为180kg的玻璃,让其在空中竖直静止,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mg=180kg×10N/kg=1800N;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6.摩擦;减小
(1)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关节处有液态润滑剂形成的润滑膜,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减小摩擦力,使其动作更灵活;
(2)山区果农用无人机将一筐橙子从山上运往山下的过程中,这筐橙子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
(1)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7.惯性;小
(1)人站在汽车上,急刹车前,人和车都处于运动状态,当汽车突然急刹车时,由于脚和车厢底面间的摩擦力作用,脚底随车一起做减速运动,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2)在高铁站列车驶过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列车,因此,若越过安全线,即使与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
(1)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2)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
38.压力;右;无规则运动
手用力下压墨条,通过增加大压力增加摩擦力,墨条向左运动,摩擦力作为阻力,阻碍物体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闻到墨香,属于扩散现象,本质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1、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39.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向上,摩擦力和标枪的运动方向相反,据此作图: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方向向上,摩擦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者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0.
无人机静止在空中,所以受力平衡,即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等于竖直向上的浮力,据此作图: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
41.(1)毛巾
(2)初速度
(3)远;匀速直线
(4)不同;减小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1)实验前,小明同学用大小相同的力将手分别压在毛巾和木板表面上,并向前滑动,由于压力相同,毛巾更粗糙,所以在此过程中小明感到毛巾对手的运动的阻碍作用较大些。
(2)实验时将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他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3)当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由此可进一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它的速度就不会减小,将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明还想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需要控制质量相同,改变速度大小,将一个小钢球分别放在同一斜面上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撞击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当他将小钢球放在斜面上较高处实验时,发现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直接冲出水平桌面,由此可知小球的动能过大,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应减小小球的动能大小,在质量不变时,减小小球的速度,故较合理的改进建议:减小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故答案为:(1)毛巾;(2)初速度;(3)远;匀速直线;(4)不同;减小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
(1)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4)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发现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直接冲出水平桌面,可知小球的动能过大,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根据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42.(1)等于
(2)大
(3)A
(1) 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时,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由甲乙丙可知,压力逐渐增加, 接触面不变,摩擦力越大;
(3)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变量为接触面粗糙程度,A选项的粗糙程度较为精确,B选项中的粗糙程度不精确,所以选A。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3.(1)匀速直线;1.6
(2)接触面粗糙程度
(3)乙丙
(4)减小
(1)为了测量物体的摩擦力,需要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使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物体的摩擦力,据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所以摩擦力为1.6N;
(2)甲乙变量为接触面光滑程度,所以探究的是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乙丙的变量为压力,所以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4.(1)匀速直线;1.2
(2)压力;乙
(3)2.2
(1)为使得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需要沿着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2)甲乙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丙和乙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摩擦力越大。
(3)F4=0.6N,所以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为0.6N,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木块对木块的摩擦力为0.6N,F5=2.8N,则木板受到总的摩擦力为2.8N,受到地面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为2.8N-0.6N=2.2N.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5.(1)受
(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3)压力
(4)A
(5)2
(1)木块保持静止,则木块受到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此时受到摩擦力。
(2)实验过程中,为了测量摩擦力,需要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甲丙两次实验的变量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探究的是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据图分析可知,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A、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进而增加摩擦力,故A正确
B、 给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 ,通过分离接触面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 用力捏自行车的刹车 ,通过增加压力增加摩擦力,故C错误;
综上选A。
(5)在4-6s,速度为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在整个过程种,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所以6.5s摩擦力为2N.
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的花纹、杠杆运动员手上的镁粉,增加压力,如紧捏自行车的闸。
46.(1)2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大),滑动摩擦力越小(大)
(4)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面积不同的侧面进行实验
(5)不合理;理由是平板小车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影响铁块与平板小车间的摩擦力
(1)当平板小车1开始运动时,铁块相对于地面静止,由二力平衡可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由图乙可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与步骤一中1s~4s内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同,即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改变了压力大小,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变小,说明滑动摩擦力变小,说明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4)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需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故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用面积不同的侧面进行实验;
(5)本实验,平板小车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影响铁块与平板小车间的摩擦力,故小轩的说法错误。
(1)由二力平衡可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据此得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4)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需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据此分析;
(5)本实验,平板小车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影响铁块与平板小车间的摩擦力。
47.(1)水平;匀速直线
(2)粗糙
(3)不合理;没有只控制接触面积不同
(1)只有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实验前,小梅先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调好后,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梅对比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相同,乙接触面粗糙,得出: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小梅对比乙、丁两次实验,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探究过程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结合测力计在测力的方向上调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8.(1)正
(2)B
(3)匀速;压力大小
(1)两个小球带点且相互吸引,所以小球为异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A球带负电,使得相互吸引,B球带正电。
(2)进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所以先确定B的位置。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弹簧测力计的实数转换为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A,题目中的变量为压力,探究的是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1、电荷作用规律: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
2、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控制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探究水沸腾温度时间曲线试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而上、从左至右的安装顺序,所以安装顺序为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烧杯、温度计,以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仪器还有秒表,记录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
49.(1)解: 该船受到的总重力:
答:该船受到的总重力为4.12×107N;
(2)解: 船只漂浮,静止时,受到浮力为:
则排开海水的体积:
答:静止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4×103m3;
(3)解: 发动机完全燃烧100kg燃油放出的热量:
答:发动机完全燃烧100kg燃油放出的热量为4.3×109J。
(1)已知船的总质量,根据G=mg求该船受到的总重力;
(2)船静止时,漂浮在海面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F浮=G可知船所受的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出该船静止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3)已知燃油的质量,根据Q放=mq计算发动机完全燃烧100kg燃油放出的热量。
50.(1)解: 物体C的重力
(2)解: 当物体C完全浸没时,由图可知杆对物体C的压力为
对C受力分析,C受到重力、浮力和压力,则
则物体C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3)解: 当物体C的下端刚好露出水面时,水舱模型内剩余水的体积
C的下端距离水舱模型底部的距离
当力传感器示数为时
①若杆对物体C的压力为
对C受力分析,C受到重力、浮力和压力,则
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
物体C浸在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深度为
则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
②若杆对物体C的拉力为
对C受力分析,C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则
解得
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
物体C浸在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深度为
则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
所以当力传感器示数为2N时,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为或。
(1) 物体C是质量,根据G=mg计算其重力;
(2)当物体C完全浸没时,杆对物体C的压力为,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结合浮力公式计算C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
(3) 当物体C的下端刚好露出水面时,水舱模型内剩余水的体积为;所以C的下端距离水舱模型底部的距离,当力传感器示数为时,分2种情况进行考虑:
①若杆对物体C的压力为,对C受力分析,则;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物体C浸在水中的深度;此时水的深度为;根据压强公式计算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
②若杆对物体C的拉力为,对C受力分析,;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物体C浸在水中的深度,此时水的深度为;根据压强公式P=ρgh计算水对水舱模型底部的压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