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电脑神童盖茨
何斐
一、人物介绍:关于盖茨
出生时间和地点:
公司名称:
产品:
座右铭:
成就和荣誉:
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雅图
微软
软件
每家每户的每张桌子上都有电脑
1984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公认是第一套个人电脑程
式的创造者,连续13年成为世界首富。
连续13年成为全球首富之后,2008年,盖茨最终被自己的
好友、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取代。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
斯·斯利姆·埃卢第二位,盖茨屈居第三位。
从2010年至2013年,卡洛斯 斯利姆 埃卢连续蝉联全球
首富的桂冠,比尔 盖茨稳居了第二把交椅。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看看标题,文章围绕着哪个词展开?重点写了什么事情?
2、按照“盖茨成长为电脑神童的经
历”,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
1---3:盖茨的出身和家庭环境。
4---9:中学时期盖茨的阅读情况。
10---20:盖茨在中学超时使用计算机。
21---45:盖茨为电脑中心公司“捉虫”换取使用电脑的机会。
文章围绕着“电脑神童”展开,写了“少年盖茨怎样成长为电脑神童的过程”。
三、思考探究:
1、所谓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既包自身的努力(主观条件),也包括时代环境的影响(客观条件)。试分析本文哪些材料成为促进少年盖茨成长的客观环境。
2、除了一些客观条件,促使盖茨
成功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3、阅读文章的12段至16段、40段至
最后,这一部分看似与盖茨的成功并无
关联,有什么作用?是否多余。
1、阅读文章的12段至16段、40段至最后,这一部分看似与盖茨的成功并无关联,有什么作用?是否多余?
12至16段,写了美国计算机早期的发展过程,写出美国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盖茨投身计算机领域提供了有利条件。
40至最后,写了网景公司在“捉虫”策略上的转变,写出了美国计算机领域相对开放、自由地环境,为像盖茨一类的热衷计算机的人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
大量的数字和科学术语,也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第一层:盖茨父母正直善良的性格,家庭温馨和谐的氛围,对他心智的成长大有裨益。
第二、三层:湖边中学浓厚的学术气氛与在教学资源的投入。
第三、四层:美国电脑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相对开放的电脑技术环境。
2、所谓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既包自身的
努力(主观条件),也包括时代环境的影响(客观条件)。
试分析本文哪些材料成为促进少年盖茨成长的客观环境。
3、除了一些客观条件,促使盖茨成功的主观条件有哪些?
1、广泛的阅读,学习优秀,为以后事业的成功打好坚实的基础。
2、对理想的执着、钻研(千方百计解决电脑疑难,努力找出电脑程序中的“臭虫”。)
3、敢为人先(就连老师对电脑不甚了了)
4、大胆行动(背着老师擅自使用“机器时间”)
5、不满足现状,主动寻找机会提高自己(走出学校,加入电脑中心公司)
6、高度自信
我们应该向盖茨学习些什么?
学习传主的人生精神: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执着、自信的态度,为实现人生目标主动寻找机会,敢于突破,抓住机遇。
四:品味鉴赏
作为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本文在写作手法具备哪些特点?
1、引用:引用传主的语言、他人的评论,以及客观的资料,除了表现主题“电脑神童”以外,还给人很强的真实感。
2、善于运用形象化手法,选择典型事例,借助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细节品读:
细节①:盖茨中学时期的阅读,分析他阅读的特点。
总的特点——阅读的范围相当广泛。
名人传记——读得较多
幻想、冒险故事——深深吸引
生物类书籍——嗜好阅读
细节②:盖茨应聘电脑中心公司的经过。
充分展示了他的自信。
五、拓展引申: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介绍了比尔盖茨的一些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积累的关于盖茨的素材,谈谈“你心中的比尔·盖茨”。
如:我心中的盖茨对待理想是执着的,他……
例1:我眼中的比尔盖茨是善于思考,敢于想象的。
小时候,他经常几个小时连续阅读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他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更重了吗?如果造出一个魔盒,把包罗万象的一大本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正是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激发他去刻苦钻研,后来被他实现了,而且这个“魔盒”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例2、我心中的比尔盖茨执着地坚持理想,并勇于改变传统学习之路。
哈佛大学毕业在即,盖茨却决定离开哈佛去圆“电脑软件”之梦。他说“我之所以辍学,只因为我当时有个理想——创立第一家微电脑软件公司——而这个理想不能耽搁”。
例3:我心中的盖茨对自己和家人是苛刻的,这位世界富豪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几美元……为这点“小钱”,如此斤斤计较。盖茨也从不会给孩子们很可观的钱,像他的小儿子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
而比尔·盖茨并不是那种悭吝的守财奴,他对他人是如此的大方,微软员工的收入都相当高;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出大笔善款,他还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
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比尔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
总之,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人们追踪的文化偶像和灵魂人物:他以朴实、随和的人格魅力影响世界;他以爱心和慷慨的行为震撼世界,以勤俭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子女的理智感动世界。这个令人敬畏的商业巨子,这个令业界震惊的电脑奇才,这个世界最慷慨的慈善家,其实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盖茨精神早已走出了电脑界,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渗透到了世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比尔·盖茨写给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的书里,列有11项学生没能在学校里学到的事情。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
2.这世界在你有所成就前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
3.高中刚毕业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
4.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5.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所以不要尖声抱怨我们的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
7.你的父母一直在为你付账单才变成现在这样乏味。
8.你的学校可能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作出类似区分。
9.生活中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人帮你发现自我。
10.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
11.善待乏味的人,有可能到头来你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