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D B A B B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B A C A C A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1)【√】(2分)
(2)【×】(1分)“雕版”改为“活字”;(1分)
(3)【×】(1分)“纪传体”改为“编年体”;(1分)
(4)【×】(1分)“宋应星”改为“李时珍”;(1分)
(5)【×】(1分)“《三国志通俗演义》”改为“《西游记》”;(1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第 22 题 18 分,第 23 题 14 分。)
22.(1)制度:科举制;时间:隋朝(隋炀帝时期)(4分)
(2)新的发展:唐代:允许普通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为平民知识分子提供入仕途径;(3分)宋代:增设词科,录取人数大幅增加,推动读书风气盛行(3分);
历史影响:打破贵族垄断,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推动文学和教育发展;加强中央集权,选拔有才能的官吏。历史影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推动文学和教育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4分)
(3)重视教育普及与公平,为各阶层人才提供上升通道;结合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选拔标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人才创造力。(此为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4分)
23.(1)举措:加强对地方税收的控制,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4分)
影响: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4分)
(2)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3分);台湾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管理。(3分)
四、分析与探究(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8分)
24.(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加强了中央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任答两点即可,4分)
(2)①辽;②金;③南宋。(6分)特点:有战有和,以和为主。(2分)
(3)史实: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2分)
特点: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富有极大魅力,广泛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此为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