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扫描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扫描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4 08: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材料二、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Vayb
Viva
ybye
yeve
Vaye
A种群(个)
100
50
100
150
100
B种祥(个)
0
120
0
200
80
(4)计算V在A种群中的频率
(5)就V基因而言,
种样的遗传更其有多样性,判断依据是
17.(12分)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细
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某个生物处于细胞分裂
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4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
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数目cD


图1
时问
细胞分裂时期
图2
图3
4
(1)图1中R→C核DNA数量增倍是
所导致的,“G→H染色体数量增倍是
所导致的。
(2)图2中CD段发生的时期是
图3中
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
(3)若丙细胞是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的名称是
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判断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依据的是细胞中染色体的
(4)图4中1V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18.(12分)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忠者体内苯丙酸
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突变为GTG,使其编码
的怎基酸由谷酰胺变成了纽氮酸,导致忠者休内缺乏苯丙忽酸羟化酶,使休内的苯丙
织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织酸,而只能转变成术丙酮酸,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
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术丙酮尿症是出于相应基因的诚基对发生了
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织酰胺的密码子为」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
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T
□(○正裕男女
)进行性肌巷并不良列女

苯州副尿症男女
5
①由图可推知,苯丙酮尿症是」
染色体
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染色体
性遗传病。
高一生物学试卷第5页,共6页
②山4的基因型是
;山1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
(填“男孩或“女孩);在
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祝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系为
0
19.(9分)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牺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调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
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湖亡,调控机制
见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粑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
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
mRNA的翻译水平。
一抑制
DNA
UIUUI8SI08181081881181
X停止
转录
P基因mRNA
前体mRNA
miRNA
→p蛋白细胞凋亡
网切
miRNA
L
circRNA
拙接eR网
细胞核
P基因mRNA
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刺激心肌细胞产生的
会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导致放射性心肌损伤。
(2前体mRNA是通过
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
等多种RNA。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
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3)据图分析,mRNA表达宝升高可影响细胞调亡:,其可能的原因是
(4)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减少mRNA的表达之外,试提出一个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
新思路
20.(12分)家蚕是二倍休生物(2n=56),雌
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W、7.7。某研
突变体表型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体
究所在野生家蚕资源调查屮发现了一些隐性
第二隐性灰卵
a
12号
纯合突变休。这些突变休的表型、基因及基
因所在染色体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多星纹
b
12号
(1)表巾所列的基因,能与b基因进行白山
抗浓核病
15号
组合的是
。正常情况下,唯家蚕的1个
d
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幼蚕巧克力色
Z
(2)幼蚕不抗浓核病(D)对抗浓核病(d)
为显性,黑色(E)对巧克力色(ε)为显性。为鉴定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的基因型,
某同学将其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7.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幼蚕全部为
黑色,且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
0
(3)家蚕的成虫称为家蚕城,有鳞毛和无鳞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
纯合的有鳞毛和无鳞毛的家蚕蛾雌、雄个体若干只,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控有鳞毛和无鳞
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并判断有鳞毛和无
鳞毛的显隐性。
实验思路:
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预期的实验结果为
成性性状
高一生物学诚卷第6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