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周周练【六月第2期第1练(家国情怀、时代青年、英雄精神)】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周周练【六月第2期第1练(家国情怀、时代青年、英雄精神)】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1 15: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主题分类 1
(一)主题1:家国情怀类("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儿童节主题演出) 1
(二)主题2:时代青年类(云南青年志愿者护航高考) 4
(三)主题3:英雄精神类(清明祭英烈缅怀活动) 7
主题1:家国情怀类
【作文素材】以青春之我,谱时代华章——"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儿童节主题演出侧记
【事件背景】
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北京市某重点小学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演出。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个人与国家的文艺盛宴,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多才多艺,更通过三代人的成长叙事,勾勒出新中国发展的壮丽画卷。
【多维解读与适用角度】
1.时光对话:在"春芽破土"篇章,一群身着补丁衣的"小八路"与现代少年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当老式煤油灯与智能台灯在舞台两侧交相辉映,当《劳动最光荣》的童谣与AI机器人舞蹈同台竞演,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六年级学生王雨欣含泪朗诵自己创作的《两代人的书包》:"爷爷的书包装着烤红薯,爸爸的书包装着铁皮盒,我的书包装着平板电脑,但里面都藏着同一个梦想……"
2.科技强国:机器人方阵表演《星辰大海》将演出推向高潮。学生们操控着自制的月球车模型,在全息投影的银河中穿梭。当大屏幕显示嫦娥六号探测器传回的月背影像时,全场齐诵《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铿锵的童声与璀璨的灯光交相辉映。
3.文化传承:在"国潮新韵"环节,京剧少年与街舞少年同台献艺。传统水袖与机械舞步在《墨梅》的旋律中完美融合,00后小演员用全息投影技术在空中书写"强国有我"四个大字。当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少女"穿越"到现代校园,与少先队员共跳《礼仪之邦》时,许多观众举起手机记录这震撼人心的画面。
【经典语录】
"我们不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摘星星,而是要和祖国一起种太阳。"
"当00后的创意遇上70年的积淀,迸发出的不是火花,而是星辰。"
"成长不是年龄的叠加,而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觉醒。"
【写作示范段落】
奋当终场曲《未来我来》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化作星海与舞台呼应。这璀璨的星光中,有少年们眼中的赤子之心,更有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成长从来不是年龄的叠加,而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觉醒。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青年当以科技报国为笔,以创新实践为墨,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画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注脚。
【作文实战】
以青春之笔绘就科技强国梦
大幕在《在灿烂阳光下》的童声合唱中徐徐拉开,当全息投影的银河与少年操控的月球车模型在舞台交汇,这场"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的儿童节主题演出,早已超越了普通的文艺展演。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新时代青少年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更昭示着一个真理: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方能奏响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
青春的觉醒,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儿童节演出中,当学生们用编程控制机器人方阵演绎《星辰大海》,当自制的月球车模型在全息投影的银河中穿梭,这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碰撞,更是少年们以创新姿态回应时代召唤的宣言。正如北斗卫星团队中那些"90后"工程师,他们将青春密码镌刻在星载原子钟的精度里;又如贵州"中国天眼"的年轻运维团队,在喀斯特地貌中追逐宇宙的电波。这些新时代少年用行动诠释:当个人志趣与国家需求同频,青春便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
青春的担当,体现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勇气中。演出中那段穿越时空的对话令人动容:身着补丁衣的"小八路"与现代少年隔空相望,老式煤油灯与智能台灯交相辉映。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正在当代青少年攻克科技难关的实践中延续。华科大"光影未来"团队研发新型显示材料打破国外垄断,深圳少年在科创大赛中设计出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学生团队研发的卫星载荷成功升空。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时代重任,证明青春的锋芒足以劈开技术壁垒的荆棘。
青春的共鸣,需要代际传承中的精神接力。演出最震撼人心的画面,莫过于三代人共创的《四季诗韵》:退休教师选编古诗,语文老师指导现代诗创作,学生负责多媒体呈现。这种跨越年龄的协作,恰似老一辈科学家与青年学者的接力。敦煌研究院樊锦诗与北大数字技术团队合作,让千年壁画在数字世界永生;"嫦娥团队"中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携手,将"上九天揽月"的浪漫变为现实。正是这种代际传承,让科技强国的火炬永远燃烧着青春的温度。
当终场曲《未来我来》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化作星海与舞台呼应。这璀璨的星光中,有少年们眼中的赤子之心,更有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成长从来不是年龄的叠加,而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觉醒。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青年当以科技报国为笔,以创新实践为墨,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画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注脚。
主题2:时代青年类
【作文素材】云南青年志愿者护航高考——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担当
【事件背景】
2025年6月,云南各地高考考场外,一群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他们来自高校、社区和社会组织,以“护航高考”为名,用细致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为考生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这场青春与梦想的双向奔赴,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更诠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内涵。
【具体事例】
1.“无声”的守护者
在昆明某考点外,志愿者小李和队友们凌晨五点便到岗。他们手持“静音行动”提示牌,沿街劝导商户暂停促销广播、提醒过往车辆减速禁鸣。一位骑电动车送考生的家长欲按喇叭催促前车,小李立即上前解释:“叔叔,再等一分钟,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笔尖下。”家长闻言收回手,竖起大拇指。
2.“应急”的百宝箱
大理考点外,志愿者服务站堪称“移动补给站”:2B铅笔、橡皮、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一应俱全。更令人动容的是“心理急救包”——当一名女生因忘带身份证急哭时,志愿者小张一边安抚她,一边联系民警开通绿色通道,最终在开考前10分钟补办证件。女生含泪鞠躬:“姐姐,这题我会永远记得怎么答!”
3.“跨城”的摆渡人
在偏远山区,志愿者小陈和队友组成“爱心送考车队”。他们驾驶贴有“高考直通车”标志的车辆,翻山越岭接送交通不便的考生。彝族考生阿木回忆:“那天暴雨冲垮了进村的路,是志愿者哥哥背着我趟过泥泞,他的后背比课本还让我安心。”
【多维解读与适用角度】
1.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
“护航高考”是青年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需求的缩影。从被守护者到守护者,他们完成了从‘受助’到‘助人’的成长蜕变,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2.平凡中的伟大
一瓶水、一把伞、一句鼓励……志愿者用微小行动传递大爱。正如考生作文中写道:“他们教会我: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琐碎后,依然选择热忱地付出。”
3.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
从“千里送鹅毛”到“高考护航站”,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基因从未断流。青年志愿者以现代方式诠释古道热肠,让“仁者爱人”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芽。
【经典语录】
青春的勋章,不在聚光灯下,而在他人需要的角落闪光。
你护我十年寒窗,我送你一世暖阳。
志愿红是青春最亮的成人礼,责任是成长最美的通行证。
【写作示范段落】
青春的勋章,不在聚光灯下,而在他人需要的角落闪光。云南青年志愿者护航高考的故事,是一曲用青春书写的时代赞歌。它告诉我们:当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同频共振,当微光汇聚成星河,我们不仅能照亮他人的追梦路,更能照见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或许就是高考考场外最动人的“附加题”——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用担当之笔写人生答卷!
【作文实战】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从“护航高考”看青年担当
2025年6月,云南各地高考考场外,一群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他们来自高校、社区和社会组织,以“护航高考”为名,用细致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为考生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这场青春与梦想的双向奔赴,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更诠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内涵。
青春的担当,在于以奉献之姿回应时代呼唤。
昆明某考点外,志愿者小李手持“静音行动”提示牌,在晨光中劝导商户暂停促销广播。当一位家长欲按喇叭催促前车时,他轻声解释:“叔叔,再等一分钟,孩子们的未来就在笔尖下。”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青年志愿者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从劝导降噪到疏导交通,从维护秩序到心理疏导,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勋章,不在聚光灯下,而在他人需要的角落闪光。正如考生作文中写道:“他们教会我,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琐碎后,依然选择热忱地付出。”
青春的勋章,在于用微光行动传递人间大爱。
大理考点外的“爱心补给站”里,2B铅笔、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一应俱全,更藏着无数暖心故事。当一名女生因忘带身份证急哭时,志愿者小张立即联系民警开通绿色通道,在开考前10分钟补办证件。女生含泪鞠躬:“姐姐,这题我会永远记得怎么答!”这抹“志愿红”不仅是应急物资的提供者,更是考生心灵的摆渡人。从考场外的矿泉水到偏远山区的“爱心送考车队”,青年们用微小行动诠释着“仁者爱人”的古训,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新芽。
青春的底色,在于将个体价值融入社会洪流。
在怒江峡谷,志愿者小陈驾驶“高考直通车”翻山越岭,背起考生趟过泥泞。彝族考生阿木说:“那天暴雨冲垮了进村的路,是志愿者哥哥的后背比课本更让我安心。”从城市到乡村,从考场到社会,青年志愿者完成了从“被守护者”到“守护者”的成长蜕变。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理想,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正如网友评论:“0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撑起社会温度的新生力量!”
青春的勋章,不在聚光灯下,而在他人需要的角落闪光。云南青年志愿者护航高考的故事,是一曲用青春书写的时代赞歌。它告诉我们:当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同频共振,当微光汇聚成星河,我们不仅能照亮他人的追梦路,更能照见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或许就是高考考场外最动人的“附加题”——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用担当之笔写人生答卷!
主题3:英雄精神类
【作文素材】清明祭英烈缅怀活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举办纪念活动
【事件背景】
2025年4月2日,春风和煦,福州市三山人文纪念园内举行了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此次活动由福州市红十字会、市委文明办联合主办,吸引了捐献者家属、医学院师生、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代表共550余人参与。活动通过默哀、寄语卡书写、纪念徽章发放、主题宣传片播放等形式,深切缅怀捐献者,并见证了全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的落成。该纪念园以“延续红十字精神,接力生命,传递爱心”为设计理念,主题纪念碑形如展开的书册,象征着捐献者用生命书写的壮丽篇章。
【多维解读与适用角度】
1.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
角度:捐献者以无私之举打破生死界限,诠释生命价值的升华。
适用主题: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医者仁心。
素材点:捐献者家属谢女士提到,公公婆婆选择遗体捐献是“将爱延续”;协调员周德浩分享的器官捐献故事,展现人性光辉。
2.家国情怀与集体记忆
角度:纪念园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与抗战文化。
适用主题:爱国主义、文化传承、集体记忆。
素材点:园区内的中山舰福州籍抗日将士纪念碑、抗日志士纪念墙等,见证福州先贤的英勇事迹。
3.青年责任与时代担当
角度:青年通过参与纪念活动感悟生命意义,承担社会责任。
适用主题:青年使命、社会责任、时代担当。
素材点:福建医科大学学生诵读原创诗歌《生命·希望》,福建中医药大学合唱团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展现青年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奉献的礼赞。
4.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角度:遗体捐献促进医学发展,体现资源循环与生态理念。
适用主题: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精神。
素材点:纪念园设计融入绿色生态理念,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经典语录】
“捐献者们用他们最后的抉择,为旅程注入了无尽的希望。他们让生命不再受限于生物学的终点,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开启全新的续航。”——福州市红十字会负责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捐献者‘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胸怀,是家属‘忍痛成全大爱’的抉择。”——活动主办方评价
“生命之光永续,希望之树常青。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座丰碑,每一份大爱都是一颗种子。”——纪念园主题碑文
【写作示范段落】
当胡跃第五次跳下卡车时,浑浊的洪水已漫过膝盖。这位驾驶卡车30年的老师傅,熟练地打开车门、松油门、跳车,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在他身后,18辆卡车像楔子般钉入溃口,车身上“华容救援”的红漆在洪水中若隐若现。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涿州,90后队员张伟正以“公主抱”姿势将瘫痪老人托举过肩,脚下是漂浮的家具碎片,耳边是受困孩童的抽泣。这两个平行时空的救援场景,恰似当代中国的精神镜像:一边是传统勇气的当代绽放,一边是专业救援的人性光辉。他们用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
【作文实战】
生命长河里的家国灯火
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春风中,五百余名参与者手持白菊,静默伫立。纪念碑上镌刻的捐献者姓名,如同星辰照亮医学的夜空。这座纪念园不仅是生命的丰碑,更是一曲用家国情怀谱写的时代长歌。当“生命之光永续,希望之树常青”的箴言在青松翠柏间回响,我们恍然惊觉:家国记忆从来不是尘封的史册,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密码,是代代相传的文明基因。
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根系,铸就永恒的精神丰碑。福州籍抗日将士萨师俊在中山舰上高呼“舰在人在”,与二十名同乡以血肉之躯筑起海防长城;戍边战士陈祥榕在喀喇昆仑高原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十九岁的生命守护国土完整。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到严复翻译《天演论》的警世之音,福州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家国情怀的热血。正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仍绽放华彩,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系,在危难时刻迸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它不是凝固的雕像,而是奔涌的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集体记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纪念园的抗日志士纪念墙前,银发老者指着镌刻的名字,向孙辈讲述“八一七”革命历史;青年学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数字展厅里重温福州解放的峥嵘岁月。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集体记忆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触手可及的精神温度。故宫文物南迁路上,工作人员用生命守护的不仅是文物,更是文明的火种;李子柒用镜头记录非遗技艺,让“乞巧节”“腊八节”等传统节庆焕发新生。集体记忆如同长江之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永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新时代青年续写家国新篇,用青春书写时代的华章。福建医科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在纪念碑前朗诵原创诗歌,用青春的声音传递生命的敬畏;“00后”讲解员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福州解放历史,让红色基因以科技的方式传承。在武汉抗疫期间,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荆楚,其中三分之一是“90后”“00后”,他们防护服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与岳飞墓前的秦桧跪像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新时代青年正在用创新方式激活集体记忆,用实际行动续写家国新篇。他们如同春天的种子,在祖国的沃土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生命之光永续,希望之树常青。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座丰碑,每一份大爱都是一颗种子。”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松涛依然在诉说:家国情怀不是凝固的雕像,而是奔涌的长河;集体记忆不是尘封的古卷,而是燃烧的火炬。当我们在清明时节为捐献者献上白菊,在国庆日与国旗同框合影,在社交媒体转发英雄事迹,都是在为这条精神长河注入新的活水。因为懂得铭记,所以生生不息;因为心怀家国,所以未来可期。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