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苏武传(节选) 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苏武传(节选) 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8 08: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苏武传(节选)
习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对的一项是(  )
A.贿赂(lù)     弹劾(hé)
诡言(ɡuǐ)
单于(chán)
B.煴火(yūn)
虞常(yú)
赦罪(shè)
赏赐(cì)
C.弥山(mí)
北阙(què)
廪食(lǐn)
谲诈(jué)
D.应届(yīnɡ)
症结(zhēnɡ)
商埠(bù)
挑剔(tì)
【解析】 D项,“剔”应读“tī”。
【答案】 D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与武决去
B.空以身膏草野
C.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南乡号哭
【解析】 A项,“决”同“诀”,辞别;C项,“宿”通“夙”,早;“昔”通“夕”,晚;D项,“乡”同“向”。
【答案】 B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夫人已不幸
B.且陛下春秋高
C.单于视左右而惊
D.扬名于匈奴
【解析】 A项,不幸,古义:去世;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B项,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C项,左右,古义:侍卫人员;今义:大致范围;控制。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羝乳乃得归
B.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C.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解析】 A、C、D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B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为降虏于蛮夷
B.见犯乃死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解析】 其余三项为倒装句,B项为被动句。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解析】 “阴”作“相与谋”的状语,是“暗中、私下里”的意思。
【答案】 A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 ①中“会”是恰逢、恰巧的意思;②中“会”从会合引申为共同、一起的意思;③中“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④中“生”也是活着的意思,是动词,作谓语。
【答案】 D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流落到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解析】 虞常想杀卫律的目的,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在谋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再则,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可以叫作“行动”。
【答案】 B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以女为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汉朝也扣留他们来作抵押。
(2)被侮辱以后才死,就更加对不起国家。
(3)我为什么要见你呢?
三、语言表达
10.人们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补写的每句话不超过50字。
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需要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翻开《史记》,苏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开《莎士比亚全集》,哈姆莱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按照“英雄需要……虽然我……但当我……我就是英雄”的句式特点去仿写,内容上要表现出对“英雄”不同标准的评价。
【答案】 (苏武说:)英雄需要忠诚。虽然我被困北海,但当我拒绝劝降的诱惑,最终回到汉朝时,我就是英雄。
(哈姆莱特说:)英雄需要有仇必报。虽然我曾犹豫徘徊,但当我将毒剑刺进仇人的胸膛,灵魂飞向天堂时,我就是英雄。
11.(2013·合肥检测)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漫画拟标题。(不超过10个字,不能用“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漫画拟题和寓意概括要结合画面内容,抓住漫画的寓意,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道理,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准确理解画面内容是前提,同时还要用词恰当。本题中的拟标题难度较大,但要注意到字数限制的提示。
【答案】 (1)莫言获奖,萝卜遭殃(或:莫言得道,萝卜升天)
(2)讽刺那些把自己的成功寄托于他人身上的人,启示人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