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试卷 (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试卷 (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1 15: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试卷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最适合用于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
A.量角器 B.卷尺
C.直尺 D.三角板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万马奔腾 B. 心潮澎湃 C. 行云流水 D. 叶落归根
3.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4.为测量单个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量10个相同的1角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5.“小五”是面向人居环境设计的第五代类人型机器人,如图是“小五”推轮椅上的老人外出活动的情景。“小五”站立时的高度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长度时,读出的估计位数越多越准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避免出现错误
D.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
7.小红和小芳肩并肩在平直的校园跑道上跑步,若说小芳是静止的,则选的参照物是(  )
A.跑道 B.宿舍楼 C.教学楼 D.小红
8.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在几乎注满水的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记录气泡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塞子为参照物,气泡是静止的
B.将玻璃管翻转后须立刻计时
C.为便于测量,可通过调节气泡大小使气泡运动得慢些
D.为方便实验,只需要测两段的运动时间即可得出气泡的运动规律
9.某段铁路由长度为的铁轨铺设而成。一列火车匀速前进,车内一名乘客想测出火车运行的速度。他测得火车经铁轨接缝时振动9次所用时间,则火车的速度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3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
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为 cm。
12.小赵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5.26cm,15.72cm,15.27cm,15.28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填单位),最后测得结果是 cm。
13.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的悬浮颗粒物,其中______;碳纳米管是一种新材料,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其中_________。
14.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搭乘机械臂出舱。以航天员B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 的,机械臂是 的。
15.百米赛跑时,甲、乙两同学同时从起点起跑,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10m;若甲从起点后退10m,乙仍在原来的起点,二人同时起跑,则 (选填“甲先”“乙先”或“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三、实验题
16.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翻转并按一定的倾角放置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跟倾角的大小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作上记号、,测出气泡经过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气泡长度约为
实验序号 倾角 气泡经过 段的时间/秒
1 22.5
2 14.9
3 12.2
4 13.8
5 19.9
(1) 该实验中,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______;气泡通过段的路程为__。
(2) 老师建议小明在同一个倾角的情况下做3次实验,测出3次气泡经过段的时间并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速度随倾角变化的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用上述器材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长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__相同。
四、计算题
17.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的红色研学活动中,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前往狼牙山参观学习。大巴车行驶途中,小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及速度表。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求大巴车从标志牌处到达狼牙山的最少时间;
(2)若大巴车以图乙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行驶,求大巴车行驶的路程;
(3)如图丙所示,该区间测速区域限速100km/h,若大巴车通过区间测速区域全程的时间为,请通过计算判断大巴车是否超速行驶。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A.量角器是测量角度大小的,不能测量长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卷尺的分度值是1cm,长度约5m,可以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直尺的量程约0~20cm,量程过小,不能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m左右,三角板的量程约0~10cm,量程过小,不能测量立定跳远的成绩,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详解】万马奔腾、行云流水、叶落归根都是物体位置发生变化,都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心潮澎湃是描述心情的,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3.【答案】B
【详解】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
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详解】由于一枚1角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同理可知,也不能多次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5.【答案】D
【详解】如图,小五的身高比轮椅高,接近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16dm=160cm=1600mm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详解】测量长度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并不是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故错误;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故错误;错误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故正确;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能避免误差,故错误。故选。
7.【答案】D
【详解】判断物体是否静止,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小红和小芳肩并肩跑步,小芳相对于小红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相对于跑道、宿舍楼、教学楼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详解】A.以塞子为参照物,气泡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气泡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将玻璃管翻转后,气泡的运动还不稳定,因此需要等到气泡的运动稳定时才可以计时。故B错误;
C.实验时,气泡较大,受到的浮力大,上升的快。可适当改变气泡的大小来减小测量时间的难度。故C正确;
D.只测两段的运动时间得出气泡的运动规律不具有普遍性,因此需要多次实验。故D错误。
9.【答案】C
【详解】振动9次,则有8个间隔,火车通过的路程为8段铁轨的总长度,故火车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则火车的速度。故选。
10.【答案】D
【详解】当时,甲在乙的前面,甲出发2s后,乙才开始运动,乙运动,追上甲,故A、B错误;甲、乙的s-t图像均为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图像的倾斜程度更大,故,故C错误;甲比乙先出发2s,刚开始运动时,甲在乙前面,甲运动4s和乙相遇,故D正确。
11.【答案】1;2.80
【详解】由图可知,每一个大格表示1cm,分10份,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为8.30cm-5.50cm=2.80cm。
12.【答案】mm;15.27
【详解】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从题中数据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数据中15.7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5.72c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13.【答案】;
【详解】由可得,;由可得,。
14.【答案】运动;静止
【详解】航天员B正在搭乘机械臂出舱,以航天员B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机械臂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15.【答案】甲先
【详解】由题可知甲的速度比乙快。如果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与乙同时赛跑,那么甲跑了100米,乙刚好跑了90米,此时他们相遇,离终点还有10米;这样就等于让他们在距终点10米处同时起跑比赛。而甲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他先到达终点。
16.【答案】(1) 量角器;80.0
(2) 减小实验误差
(3) 气泡大小相同时,随着倾角变大,气泡运动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4) 倾角
【详解】
(1) 该实验中,需要测量倾角,因此除刻度尺、秒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量角器;气泡通过段的路程为。
(2) 在同一个倾角的情况下,多次测量气泡经过段的时间并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3)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泡大小相同时,随着倾角变大,气泡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4)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长度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倾角相同。
17.【答案】(1)1.08h
(2)60km
(3)不超速
【详解】(1)由图甲知,标志牌到狼牙山的距离为108km,此段路程限速为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达狼牙山的最少时间
(2)图乙速度的分度值为10km/h,示数90km/h,行驶40min,大巴车行驶的路程
(3)由图丙知,区间测速长度9.8km,全程所用时间为6min,大巴车的速度
所以大巴车没有超速。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