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3节 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课程讲授
课程导入
本课小结
习题练习
课程导入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人们的交谈等。声的利用无处不在。
课程导入
除了人类,动物也能利用声。例如,大象就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无声”交流的大象
课程讲授
声与信息
不同动物感受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很灵敏,有些动物则容易感受到低频声波。比如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进行交流。
声能传递信息。
课程讲授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火山爆发
台风
海啸
地震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可以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声与信息
课程讲授
蝙蝠通常只在夜间活动、觅食,它们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定位和确定目标。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声与信息
课程讲授
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人们制成了很多利于人们出行的工具。
倒车雷达
超声导盲仪
声与信息
课程讲授
科学家利用这个方法还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制海底地形图、获得鱼群信息等。
声与信息
声呐探测潜艇和鱼群位置
课程讲授
医生利用听诊器可以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疫病,而借助超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声与信息
医生听诊
B超观察身体内部状况
课程讲授
在生产实践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很广。
声与信息
利用金属探伤仪检测裂纹
课程讲授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这说明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声与能量
课程讲授
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
声波能传递能量
声与能量
演示:声音能否传递能量
课程讲授
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体外碎石
超声波洗牙
声与能量
课程讲授
次声波的危害
声与能量
课程讲授
建筑声学的杰作
科学世界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祈谷、祈雨、祈天的地方,其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都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
课程讲授
科学世界
圜丘是一座分成三层的圆形平台,当你站在第三层的中心——天心石上说话或唱歌时,你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但是站在天心石以外的人听起来,却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声音反射形成的音响效果。
圜丘反射声音的示意图
课程讲授
科学世界
圜丘等建筑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成就。现在,人们也经常在设计礼堂、音乐厅等建筑时进行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听众听到的声音更加饱满、悦耳。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小结
课程讲授
声与信息
声可以传递信息
接收次声波能够预知自然灾害
声的利用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生活中的应用
超声波可用于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
1.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通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顾客用手轻弹瓷器
C. 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
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
习题练习
C
习题练习
2.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答:此处海水约有3000m深。
解:超声波传播的路程为
=6000 m
则海水的深度为
3000m
习题练习
3. 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
答:(1)(2)(3)是利用声传递信息,(4)是利用声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