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PDF版 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2 22: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树德中学高 2024 级高一下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8.1623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畅想“这里的居民,劳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
命题人:李传奇 审题人:张洪春 整个社会。这里没有私有财产,一切归大家所有。社会的运行基于公平与协作,整个社会是一个和谐运
考试时间:75 分钟 总分:100 分 转的有机体”这反映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 B.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1953年,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试办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帮助组织起来的农民耕种、收割。机 C. 宗教改革在意大利的扩展 D.科学精神得到了推崇
耕土地的粮棉产量普遍高于传统耕种土地粮棉产量的 30%以上,这对很多尚未入社的农民触动很大,他 9.17世纪 90年代,英国议会根据《财政筹款特别法案》,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英王威廉三世与玛丽二
们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这有利于() 世成为其股东。该行宗旨“促进广大公众的利益”,规定军费批文除需要议会通过,还需要国王印章。据
A.农村经济快速恢复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此判断,此时英国实行( )
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D.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 责任内阁制 D. 等级君主制
2.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 10.在 19世纪不断的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工人们逐渐组织起来,矛头直指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制度。
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规模更大,组织性和政治性更强。这主要是因为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 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工厂制强化了群体意识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 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C. 世界市场逐渐粗具规模 D.资本家改变了镇压方式
3.下图为刊登在1980年《人民日报》“市场随笔”栏目的一篇短文(部分)。这篇短文的刊登反映了( ) 11.下图为1922年8月新西兰漫画家戴维·洛发表于英国《星报》的漫画《凡尔赛之锁》作者意在( )
四川有句俗语:“五更汤元三更面”。近两年来,四川在搞活市场中,城乡出现一批小商贩和集 漫画中德国被意大利、法
体所有制的小店小铺,发挥经营灵活、方便群众的特长,如今,在成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人们看 国、英国三个大汉死死压在摔
完晚场影剧回家的路上,可以方便地在小店和摊担吃上可口的担担面、白斩鸡、喝上二两大曲酒;凌 跤擂台上。法国的双手牢牢锁
晨赶车乘船,途中也可以吃到一碗甜滋滋的汤元或者醪糟蛋了。 住德国的脖子;德国大汉吐着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B.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舌头几乎窒息,喉咙里挤出“库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对外开放的高度繁荣 噜”(CRRK)声;英国则抬头
4.在中亚阿姆河右岸的铁尔梅兹城下游约 30千米的“Kampyr Tepe”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 4世纪希腊 望向擂台围栏外的山姆大叔,
人的哨所和城堡遗址;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的阿弗拉西亚卜遗址上,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些具 请求道:“嗨,先生,您能抽空
有希腊文化特征的公元前 4世纪—前 2世纪的陶器和高脚杯。上述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进来做下裁判吗?”
A.波斯帝国与古印度的交往 B.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C.亚历山大东征后文化交融 D.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5.11至 13世纪,法国一些城镇的居民联合起来,要求他们所依附的封建主或君主给予他们一些特权, A.呼吁美苏参与战后安全问题 B. 嘲讽欧美国家之间勾心斗角
允许他们不再交纳向农民征收的各项费用,并聚在一起达成了属于“公众”的协定,法国历史学家将其 C. 批评美国奉行中立主义政策 D.倡导集体维护战后世界和平
称为“公社运动”,运动涉及整个西欧。“公社运动”的发展说明西欧( ) 12.“一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眼
A.封建秩序受到挑战 B.王权的不断衰弱 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与以往相比,一战
C.民族国家逐步成形 D.农民地位的提升 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6.中古时期的亚洲各政权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及对外交流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下列对各国历 A.将反殖反封建相结合影响更加深入 B.推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
史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C.都以推翻本国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 D.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3.1929年,苏联机器设备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 30.1%,1932年则高达 55.7%。1929—1932年,苏联进
B.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口机器设备的资金总计 60.1亿卢布。这表明苏联( )
C.《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 A.打破了西方孤立敌视的局面 B. 改变了经济建设的主要战略
D.奥斯曼一度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C. 陷入了经济结构失调的窘境 D.抓住了国际形势剧变的时机
7.16世纪末,郁金香传入荷兰,因其娇美的外形和艳丽的颜色受到宠爱。1636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 14.19世纪 60年代末,德国 20 至 34岁的青壮年男性人口数量只略高于法国。1910年德法青壮年男性
金香能换取一辆马车、几匹马等;1637年,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 6700荷兰盾, 人口数量比例达到 1.6:1,1939年已扩大到 2:1。戴高乐曾感叹,每有一个法国男子达到兵役年龄,就
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出现“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现象,主要反映了( ) 有两个德国人如此。材料描述的状况( )
A.商业贸易范围不断扩大 B.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 A.显示法国人口持续减少 B. 促使法国放弃军备竞赛
C.商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C. 加剧法国绥靖主义倾向 D.使法国加快与苏联结盟
高一历史期末 2025-07 第 1页 共 2页
15.1956年,埃及总统纳塞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此举引发了以色列、英国和法国对埃及的军事 18.点评 AI(人工智能)(12分)
入侵。当苏联宣布支持埃及进行干预时,美国迅速向三个入侵国施压并迫使他们撤兵。这反映出( ) 某同学在学习冷战史时向 AI提出了一个问题:
A.种族冲突、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更加激化 结合冷战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弱国无外交”的认识。
B.美苏两国争霸阻碍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某 AI平台作答:冷战时期(1947-1991 年)是“弱国无外交”现象的典型缩影。这一时期的国际格
C.两极对峙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局以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抗为核心,中小国家往往在大国博弈中沦为棋子或附庸,冷战初期,美苏分
D.美苏两国的全面较量已超出欧洲范围 别组建了北约和华约,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立。许多中小国家被迫加入某一阵营以换取安全庇护。冷战
16.美国政治史上,暴力事件屡屡发生,远者如 1865年林肯被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 期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代理人战争”。中小国家在军事上无法与美苏抗衡,经济上也缺乏独立
接连在两个多月内遇袭身亡;近者如 2024年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遭遇两次暗杀。这是因为 发展的能力。例如:朝鲜和越南的工业化进程长期依赖苏联的援助,这种依附性使它们在美苏博弈中始
A.种族矛盾持续加深 B.社会主义影响不断扩大 终处于被动地位。冷战史实表明,弱国若缺乏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难以在国际事务中获得平等地位。
C.三权分立遭到破坏 D.西方政治制度走向极化 尽管“弱国无外交”是冷战的普遍现象,但少数国家通过提升实力或灵活外交策略实现了突破。
二、非选择题(52 分) 结合所学,对 AI的作答加以点评。(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条理清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3世纪末期西欧的庄园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每个大庄园中封建主每天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基
本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一个大庄园基本包括草地、牧地、森林、鱼塘、面包房和酿酒坊几个部分,所
以封建主每天的食物基本可以直接从自己的庄园中获得。中世纪封建主们主要的饮品就是啤酒和葡萄酒, 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同时将大量的财富花费在肉类上。中世纪一个普通农民之家的食物,通常来自种植产品和服徭役期间得 材料一
到的配给,主食是谷物,辅以少量豆制品,肉类食物是极为罕见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工业战,毒气、机关枪、带刺铁丝网、铲子、罐装食品、制服和靴子等都
——隋瑶《略论欧洲中世纪后期的饮食》 从欧洲的工厂流出,有助于形成战争独特的风格。工业化使政府在这次冲突中能够大规模地调动士兵,
材料二 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弹药和其他必需品。的确,“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先得到了应
19世纪后期,得益于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与国际化物流运输,来自北美的廉价小麦和澳洲美洲的航 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战
运冻肉等丰富了英国工人的餐桌。1877至 1889年间英国工人食物预算降低了 30%。根据 1880年的调查, 胜自己的民族对手。
普通英国工人家庭日常食物增加了果酱、人造黄油、蛋类、咖啡、牛奶、可可等,还更多地消费鲑鱼罐 ——摘编自布赖恩·莱瓦克《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R. R.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头、沙丁鱼罐头以及奶酪黄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工作忙碌,街头商铺摊贩售卖的姜汁啤酒、 材料二
三明治、馅饼、熏鲱鱼等方便食品,以及炸鱼薯条等路边小吃,成为工人饮食的一部分。 尽管威尔逊总统竭力避免英法继续与德国为敌。但显然他是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凡尔赛条约》的
——周悦琅《19世纪英国工人家庭饮食变迁》 赔偿条款极其苛刻,战败国只能吞下满腹苦涩……日本获准接管德国自 1914年起占领的中国领土,这也
材料三 导致属于“特殊利益国家”的中国拒绝接受和谈结果。巴黎和会由于只满足了少数与会者的利益,因而
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前,阿兹特克人、玛雅人等已形成以玉米、辣椒、豆类为基本元素的饮食文化。 遗留下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1519年西班牙殖民后,猪、牛、羊等食材被引入,产生一系列的融合性菜肴。在调味品方面,本土的辣 ——摘编自韦斯特威尔《一战战史》
椒、香草与欧洲香料混合,产生多样的酱料体系。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后,玉米饮食价值被认可,塔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谈一谈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业化时代的第
尔和塔可逐渐成为国民美食。如今,墨西哥美食走向世界,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一次总体战”。(8分)
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条约》对后世的影响。(7分)
——摘编自张青仁《塔可里包裹的不是馅料,而是时光——墨西哥美食的历史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饮食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人饮食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西哥美食的变化,并分析墨西哥美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意义(9分)
高一历史期末 2025-07 第 2页 共 2页
意 2点 4分)
树德中学高 2024 级高一下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意义:保护和传承墨西哥的饮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增强墨西哥人
的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为研究墨西哥多族群文化融合的历史提供依据;推动墨西哥饮食文化
评分参考
产业和经济发展。(每点 2分,任意 3点 5分
一、选择题 18.【答案】
CABCAABABB BADCC D AI的作答有一定合理之处,冷战期间,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双方在政治、经济方面展开
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召开于 1955年万隆会议,是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 激烈交锋,弱国确实缺乏自主外交空间。AI以朝鲜、越南的工业化依赖苏联援助为例,说明弱国经济依
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为了维护二战之后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有意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 附性对政治独立的制约,符合史实。AI认为少数国家通过提升实力或灵活外交策略实现了突破,西欧与
国家的意识形态化,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争论,在此基础在此基础之上, 日本经济的复苏,能够说明这一点。(4分,至少说出两个 AI作答的合理之处,言之有理即可)
采取了“不争论”的策略,故选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贯彻执行独立自主 但是 AI的回答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是遗漏了关键史实,如不结盟运动就是小国在大国霸权政治下展
的和平外交政策,而不单单是在万隆会议上,排除 B项;参加万隆会议的都是二战之后,亚非地区刚成 开的“自救”,中国在六七十年代逐渐崛起,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不足。二是并未解释“弱
立的国家,没有大国的参与,排除 C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在 20世纪 70年代之后,这与题干时间 国无外交”的根源是不公正的国际秩序,弱国困境本质是霸权秩序所致,并非单纯国力问题。(4分,至
不一致,排除 D项。 少说出两个 AI作答的不合理之处,言之有理即可)
5.【答案】A【解析】公社运动中城镇居民联合要求封建主或君主给予特权,如免除向农民征收的费用, 我们要认识到,“弱国无外交”是霸权秩序的产物,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
并达成自治协定,这直接挑战了封建领主的传统权威,体现了封建秩序的松动,故选 A项;运动期间居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AI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虽然提供了便利和效率,但也存在着忽视历史复杂
民常寻求君主支持以对抗地方领主,由此可能强化王权集中,而非王权不断衰弱,排除 B项;公社运动 性、批判性削弱等问题。(4分,包括学生对历史问题本身的认识和对 AI辅助学习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限于地方自治,未推动国家统一进程,排除 C项;材料说的是城镇居民争取特权,并非农民,且未提及 19.【答案】
农民地位提升相关内容,排除 D项。 (1)战争是政治、经济的延续;两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运用;新式武器装备的使用;
7.【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1636、1637年荷兰出现了“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现象,作为一种 政府职能扩大;民族国家间的全面冲突(原理 2分,其余每点 2分,共 8分)
花,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实际价值,显然是人为炒作的,是一种虚假的泡沫经济。当时是新航 (2)影响:巴黎和会由于只满足了少数与会者的利益,遗留下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凡尔赛条约》的
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它带来了商业革命,特别是商业经营方式的新变化,如商品交易所、证 签订,暂时解决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构建了欧洲和平体系——凡尔赛体系,为欧洲经济的恢
券交易所、股份公司等,正是这些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助推了郁金香价格炒作形成泡沫经济,故选 B 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过分打压德国导致德国民族复仇心理的产生,为 20世纪 30年代法西斯挑起第二
项;与商业贸易范围、贸易规模、商贸中心转移关系不大,也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A.C.D项。 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中国作为战胜国并未能从德国手中收回本国的权益,引发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
14.【答案】C【解析】19世纪 60年代末到 20世纪上半叶,德国青壮年男性人口相对法国不断增多,意 (1点 1分,2点 4分,3点 7分)
味着德国军事潜力增强,法国军事压力增大,这使得法国为避免战争,倾向于对德国妥协,从而加剧了
绥靖主义倾向,故选 C项;比例失衡主要因德国人口激增,法国人口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缓慢增长
但非持续减少,如 1900—1910年法国人口从 3890万增至 3960万,排除 A项;法国并未放弃军备,1930
年代加强马奇诺防线等防御,但军事实力相对不足,促使绥靖而非退出竞赛,排除 B项;法苏 1935年互
助条约是结盟尝试,但材料状况直接强化绥靖倾向,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削弱结盟效果,排除 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特点:饮食自给自足程度较高;饮食结构阶层差异明显(封建主饮食丰富,农民饮食简单)。(4分,
1点 2分)
原因:农业生产方式传统(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发展有限);贸易范围有限;(2分,任答 1点即
可)社会等级分明(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2分)
(2)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得食品供应充足;国际贸易的发展拓宽了食品供应渠道,
丰富了食品种类,拓宽了人们的饮食选择;新型交通工具使远距离运输便捷,提高了食品的供应效率,
降低了食品的成本;食品加工和储存技术进步,延长了食物保存时间,食品生产更加高效和规模化(传
统的手工制作的食品则逐渐被工业化生产的食品所取代);城市化进程促进饮食选择多样化,人们开始追
求更加精致和方便快捷的饮食体验。(8分,1点 2分,任答 4点即可)
(3)变化:食材增加;形成多样酱料体系;产生融合性菜肴;本土玉米美食受到冲击。(每点 2分,任
高一历史期末 2025-07 第 3页 共 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