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1 16:50:3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海之和睦
二、海之危机
三、海之复兴
PART 1
海之和睦
—郑和下西洋
郑和其人
西洋何处
西 洋
文莱
1、概况
时间
次数
船队规模
交往方式
到达地区
1405——1433年
7次
送礼品,表达通好的意愿,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交易。
最少60多艘,最多200多艘,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二……永乐宣德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
———《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七
2、目的
材料一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条件
情景设置:穿越时空,回到明朝,化身水手,讨论:
航程远,食物、淡水缺乏
船只进水/损坏等问题;
海盗/所到国家发生战乱;
遇大雾迷失方向等
可能遇到的困难
出发前准备充分,政府做后勤有保障
应对方案
造船技术高超(水密隔舱)
强大的军事(战船)
导航技术高超等
次数多
规模大
郑和下西洋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只规模
到达范围
1405-1433
1492-1504
先后7次
4次
首次出海2万多人(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
1000-1500人
最多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60多,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
17艘,最大船只长25米,宽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到达美洲(古巴、海地等
哥伦布发现美洲
次数多
时间早,历时长
规模大
范围广
地位: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4、特点及地位
5、意义
1、增进了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2、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痴心不改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
PART 2
海之危机
— 戚继光抗倭
— 援朝战争
—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
1、戚继光抗倭——背景
问题1、倭寇是谁?倭患是什么?
弘治四年
树婴孩杆上,沃(浇)以沸汤,视其啼号 ,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 (推测)男女,刳[kū](剖开)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丘陵)。
—《明史纪事本末 沿海倭乱
1、戚继光抗倭——背景
问题2、为什么明朝中期后,倭患日益严重?
材料一:
日本正处在“战国时代”,各封建主财政困难,便组织武士、海盗和商人,渡海劫掠中国的财富。
——《戚继光在浙江台州抗倭斗争述论
材料二:
到嘉靖年间,沿海卫所空虚,战船损坏严重,所剩无几,……既不能御倭于海上,又不能堵截于陆上。
——《浅析明朝倭寇问题》
材料三: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嘉靖平倭祗役纪略》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
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懈
③倭寇与明朝海盗奸商勾结
2、戚继光抗倭——过程
(1)第一阶段
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率 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 倭患。
(2)第二阶段
随后,戚继光又平息 地区的倭患,使 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家军
台州
浙东地区
福建、广东
东南沿海
3、戚继光抗倭——评价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妄为负岁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选自戚继光诗文集《止止堂集》
抗倭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战争性质)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援朝战争
明朝继承了我国历代王朝处理周边关系的方式——
宗藩关系
通过册封、纳贡称臣形成宗藩关系
国家:朝鲜、琉球(日本冲绳县)、越南、缅甸等;
援朝战争
援朝战争信息卡
时间:
背景:
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万历年间
结果:
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
影响:
沉重打击了日本政治军事势力,明朝国力受到削弱,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葡萄牙崛起在澳门的租住权
16世纪,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葡萄牙殖民者买通广东地方官员,得以在澳门上岸。
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管理。
自主学习
PART 3
海之复兴
启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其国力决定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随堂练习
1.某民间团体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欲组织一艘航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印度洋沿岸
A
2.下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B
随堂练习
3.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A.东北地区遭到人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D
4.右图中的“平远台”是百姓为纪念戚继光抗倭
所建。戚继光主要在下列哪些省份进行抗倭( )
A.山东、江苏、浙江 B.江苏、福建、浙江
C.浙江、福建、广东 D.山东、福建、广东
C
5.1553年,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B

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