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15: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阶段反馈练习
七年级生物
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不得错位、越界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 适宜的温度 B. 适量的水分
C. 充足的空气 D. 肥沃的土壤
2. 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 芽根据着生位置,有顶芽与侧芽之分
C. 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D. 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
3. 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明显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  )
A. 韧皮部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髓
4.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5. 在叶片的结构中,哪种细胞不含叶绿体?( )
A. 保卫细胞 B. 表皮细胞 C. 叶肉细胞 D. 栅栏组织
6. 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7. 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A. 筛管 B. 导管 C. 气孔 D. 木质部
新疆棉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合棉花生长。当地生产的新疆长绒棉以绒长、光泽好、柔软舒适著称,是许多高端织物的原材料。
请根据资料作答下列小题:
8. 新疆棉在早春播种、刚刚种下的种子需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主要是为了( )
A. 有利土壤保温 B. 防病虫害
C. 提高光合效率 D. 隔绝雨水
9. 棉花是喜光植物,叶片具有比较明显的向光性,即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这体现了生物能( )
A.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遗传和变异
C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生长和发育
10. 下列关于新疆地区种植棉花的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新疆日照充足,利于棉花进行光合作用
B. 新疆夜间温度低,利于棉花的呼吸作用
C. 棉花根系发达,与新疆干旱气候相适应
D. 棉区土壤肥沃,为棉花生长提供无机盐
11. 受精卵分裂开始于(  )
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 D. 阴道
12. 关于青春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身高迅速增长 B. 体重迅速增加
C. 身体迅速发胖 D. 睾丸开始产生精子
13.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以下哪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春期发育( )
A.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 不吸烟,不喝酒
C. 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D. 经常熬夜
14. 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应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
A. 大骨汤、红薯、白菜 B. 鸡蛋、鲜鱼、猪肝
C. 海带、紫菜、胡萝卜 D. 肥肉、土豆、冬瓜
15. 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
A. 唾液 B. 胰液 C. 胆汁 D. 胃液
16. 常吃“五谷杂粮”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原因是( )
A. 能治百病 B. 容易消化 C. 营养丰富 D. 色香味美
17. 南南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米饭、煎蛋、鸡汤。要使这份午餐营养更合理,还要添加( )
A. 炒青菜 B. 烤鱼
C. 荔枝肉 D. 焖虾
18. 根据“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身体健康的人也可能缺乏维生素C
B. 缺乏维生素C,身体就不能维持健康
C. 摄入的维生素C越多,身体就越健康
D.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身体就能保持健康
19. 人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不包括( )
A. 清洁作用 B. 消毒作用 C. 温暖作用 D. 湿润作用
20. 某人重复三次测定的肺活量及平均值如下各项,他的肺活量是( )
A. 3800毫升 B. 4100毫升
C. 3500毫升 D. 3800毫升(平均值)
21. 下图为人血涂片显微镜下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③会显著增加
B. 图中②和④都能运输二氧化碳
C. 当图中①数量过多时,会造成贫血
D.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④
22. 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它必须经过的结构是( )
A. 右心房 B. 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C. 肺动脉 D. 肺部毛细血管
23. 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4. 关于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静脉 B. 丙是动脉
C. 乙是毛细血管 D. 甲一定流动脉血
25. 人体的每个肾脏都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均较少
C.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 图中所示肾单位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
26. 下图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变化曲线图,请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ab段下降因为夜间低温抑制了呼吸作用。( )
(2)c点、e点时,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
(3)d点时温度过高,为抑制蒸腾作用部分气孔关闭,从而限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 )
(4)ef段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 )
27.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具营养价值。某中学的学生实践种植玉米,观察探讨玉米种植过程的相关生物学原理。
(1)老师从店里买来了一批玉米粒,浸泡了两天后,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观察。同学们动手解剖观察到玉米的种子结构如图。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滴一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 ]_________,说明其含有较多的淀粉。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这些营养大多由植物的_________(填器官)制造。
(2)老师将课堂上实验后剩余的玉米粒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去播种,老师嘱咐学生选用粒大完整的玉米种子播种,即胚要完好无损的,胚由胚根、胚轴、_________和子叶构成。
(3)播种后,学生们每天轮流浇水,两周后玉米粒长成了完整的植株。也有部分同学并未将玉米粒播种在土壤中,而是用透明塑料瓶直接培育,玉米粒在萌发初期,它的根是由上图中的[ ]_________首先突破种皮发育而来;根会逐渐延长,根的生长是通过根尖的_________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_________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
(4)一周后,学生们发现玉米粒发育长出绿色的幼叶,幼叶由上图中的[_________]发育而来。
28. “大树底下好乘凉”,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当你走进树林时,则会倍感凉爽。大树为人们撑起了绿伞,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而湿润。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了根尖的永久切片,看到类似图二所示结构,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是[ ]_________。
(2)图一中B表示水分在植物体内由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来自[C]_________作用。
(3)图三是同学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的横切图,图一中C过程水分散失的窗口是叶片的[ ]________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
29. 长乐白梨瓜果实椭圆形,果皮乳白色,肉厚脆嫩,香甜纯正,味道鲜美。食用时可以直接切开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果汁或沙拉,口感清爽,适合在炎热夏季食用,深受消费者青睐。某生物小组到白梨瓜基地考察,发现果农为提高产量和品质采取了多种措施。
(1)播种时,注重测量间距后进行播种,使白梨瓜苗合理密植。这样做的意义是让植株叶片最大限度地进行_________,以提高产量。
(2)白梨瓜生长期间需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翻地松土,松土的目的是增强_________作用,并定期施用有机肥料,这是给白梨瓜的生长提供_________。白梨瓜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平衡。
(3)白梨瓜定植2-3个月左右,进入开花坐果期,开花后,还要经过传粉和_________两个过程,花中的_________才能发育成果实。
(4)到了收获的季节,将白梨瓜果实保存在_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环境中,以抑制白梨瓜的_________,延长保存时间。
30. 国家将2024年作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年”,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1)小爱同学早餐吃了豆浆配三明治,豆浆中富含的营养成分____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其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2)从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角度考虑,小爱在早餐时吃三明治比单纯吃面包片更科学,因为其加入一些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_________可有效预防坏血病。
(3)三明治中面包片的淀粉在小爱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
(4)小爱徒步上学,在徒步运动过程中,如图所示,从外界吸入氧气,随后从肺泡进入血液中,然后经C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再经_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输送到骨骼肌;氧进入骨骼肌细胞后,主要在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徒步运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5)小爱课间跑操后很渴,他大量补充水后不久,就产生了尿意,那么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作用。
31. 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三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的位置,图四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2]_________和肺组成。其中前者作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的生命观念。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血液和肺泡之间进行_________。
(3)图三中膈肌从甲移动到乙,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_状态,此过程对应的是图四中________段曲线。
(4)在图四中,当进行BC段表示的过程时,胸廓容积_________(填“增大”“缩小”或“不变”);如果人由休息状态转为运动状态时,C点应该向左移还是向右移呢?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32. 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选择籽粒___________ (填“饱满”、“干瘪”或“残缺”)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种子自身结构不完整对萌发率所造成的影响。
(2)实验中。设置普通组起_________作用。
(3)每个培养盒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的______,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化化钠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萌发率的整体变化的趋势逐渐____________ 。
(5)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 (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对盐碱地 土壤的合理利用,为我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提供有力地支撑。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阶段反馈练习
七年级生物
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不得错位、越界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10题答案】
【答案】8 A 9. C 10. 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
【26题答案】
【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5胚乳 ②. 叶(叶片)
(2)胚芽 (3) ①. 3胚根 ②. 分生区 ③. 伸长区
(4)2
【28题答案】
【答案】(1)①成熟区
(2)蒸腾 (3) ①. 9气孔 ②. 叶绿体
【29题答案】
【答案】(1)光合作用
(2) ①. 呼吸 ②. 无机盐 ③. 碳氧
(3) ①. 受精 ②. 子房
(4) ①. 低温 ②. 呼吸作用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小肠
(2)维生素C (3)葡萄糖
(4) ①. 左心房 ②. 体循环 ③. 线粒体
(5) ①. 过滤##滤过 ②. 重吸收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呼吸道 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 ①. 一##1 ②. 气体交换
(3) ①. 收缩 ②. AB
(4) ①. 缩小 ②. 向左
【32题答案】
【答案】(1)饱满 (2)对照
(3) ①. 平均值 ②. 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降低 (5)海水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