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子刘子自传
学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内容赏析】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在巴山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二十三年,回来后成了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古董,许多朋友都死了。但他却把悲痛凝聚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尽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内心悲苦,但他把这种悲苦摆到时光流逝的广阔背景上来关照,使悲苦化为透彻的哲理。
1.字音辨识
谥(shì)曰靖(jìnɡ) 殒(yǔn)灭
温凊(qìnɡ)
因成痼(ɡù)疾
后忝(tiǎn)登朝
捧檄(xí)入告
道无虞(yú)
苏州掾(yuàn)
诏下内禅(shàn)
擢(zhuó)为监察御史
夔(kuí)州
数之奇(jī)兮
人或加讪(shàn)
心无疵(cī)兮
寝于北牖(yǒu)
庸讵(jù)
2.通假举要
翊日(翊,同“翌”)
3.一词多义
(1)虞
(2)过
(3)因
(4)以
5.古今异义
(1)一昭一穆如平生
古义:这里指平时在世的时候。
今义:指一生。
(2)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
古义:这里指官署。
今义:现在指诉讼。
(3)因为东诸侯所用
古义:这里是两个词,“因”是“于是”,“为”是“被”。
今义:为连词,表原因或理由。
(4)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古义:第二年。
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5)后为淮西从事
古义:古代指属官。
今义:指投身到某项事业中。
6.词类活用
(1)遂及大乱,举族东迁(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2)士林荣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荣)
(3)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4)能以口辩移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说动)
7.文言句式
(1)因为东诸侯所用(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2)宰相贬崖州(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
(3)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宾语前置句,应为“众未知之”)
(4)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始谋之”)
(5)天宝末应进士(省略句,省略主语“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曾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号称“刘白”。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的序言中曾称赞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一生时运不齐,仕途坎坷`。先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召回后,又因作诗讽刺时政再次遭贬。这样刘禹锡便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篇自传写于他去世那年,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郁闷之情。
铭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作者刘禹锡在这篇自传中叙述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和仕途的不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子刘子自传
1.刘禹锡作为一代文学家,在自传中,为何没有提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刘禹锡,我们现在把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看待,是因为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文学方面的成就。其实古代很多文学家,他们并非一生致力于文学。他们首先是想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建立一番功业。文
学,则主要是他们用来言志抒情的。刘禹锡写这篇自传,主要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所以他虽然在文学上成就较高,但在自传中却只字未提。
2.刘禹锡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这篇“自传”是怎样评价“永贞革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刘禹锡是王叔文革新集团的一员,自然是肯定和支持“永贞革新”的。从“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一句可以看出是肯定“永贞革新”的。
以时间为顺序,叙事条理
作者刘禹锡在为自己立传的时候,总体上以时间为顺序,叙事条理清晰。第一段主要交代自己的出身和家史,由先人一直写到自己。第二段由写自己考中进士开始,按时间先后交代了自己的仕途经历。第三段以写王叔文为主,写了自己与他的交往。第四段写“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经过,自己因受牵连而被贬。这样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条理清楚,行文自然。
问题
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白发人]
刘禹锡少年得志,仕途顺利。后因参与革新,失意遭贬,从此仕途坎坷,最后抑郁终老。这也是封建士大夫的一般特点,出仕为官,是为兼济天下。后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最终遭到排挤打击,壮志难酬,空留感慨。
[碧荷]
刘禹锡一生的转折就在于“永贞革新”,以至后半生长期流放,颠沛流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参与了这场改革,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迁之后,他在71岁高龄时,仍在为“永贞革新”辩护,“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一句话,便道出了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对人世的参透,才有了一生的豁达。即使命运多舛,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我的观点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锽,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士。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埇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入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因为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才说动他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即皇帝位。这时太上皇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宜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任秘书监。一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进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陋室铭》是“蜗居”出来的美文
刘禹锡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寥寥八十一字,字字珠玑,错落有致,
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写出了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的意趣,堪称千古美文!
大概好作品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有个“诗圣”杜子美先生,因为穷困潦倒,栖身在茅草屋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刘禹锡与子美先生不同,他是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也算是个朝廷高官,他为何能写出《陋室铭》这样的美文呢?
原来,刘禹锡也有一段“蜗居”的遭遇。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形成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局面。刘禹锡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改革运动,改革失败后,刘禹锡多次受贬,仕途坎坷。当时参与改革的八个骨干,都被贬到边远州当司马,刘禹锡是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府姓策,是个贪官,见刘禹锡傲岸不俗,不肯向他行贿,就给刘禹锡穿小鞋。按规定,通判应该配置三间三厦的房子,可这策知府只给安排了三间小屋。谁知刘禹锡对房子大小毫不在意,草草收拾就住了进去。房屋虽小,但临大江,推窗可见浩瀚的江面,白帆点点,来往游弋。刘禹锡一时高兴,写了一副对联:“身在和州思争辩,面对大江观白帆”,挂在室内。他每天眺望江景,读书写诗,心境豁达。
这个策大人,实在是个小人,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恼火,又命衙役说:“再给刘禹锡搬个家,房子再缩小一半,看他还‘争辩’什么!”于是,刘禹锡的住处从南门搬到北门,并且只有一间半。刘禹锡是个聪明人,知道是策知府在故意刁难,但他仍然是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这住处面对一条德胜河,岸边有一排绿如翡翠的柳树,柳条摇曳多姿,风景如画。刘禹锡即兴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自己仍然是每天读书写诗,不买策某人的账。
这里刘禹锡不烦恼,那边策大人却按捺不住了。姓策的本是个刁钻古怪的家伙,不信就整治不了被朝廷贬下来的刘禹锡,他再次下令,命衙役让刘禹锡再搬家,这次是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子了。这刘禹锡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到和州不到半年,搬家三次。刘禹锡原本是个清官,宦囊不富,越搬越穷,搬得只剩下几本书籍了。但刘禹锡毕竟是个豁达之人,看到小屋旁有一棵枯树,而枯树四周的树木,依然争荣竞秀,长得茂盛,于是又作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铮铮硬骨,蜗居于陋室,依然读书作诗,就是不肯向策知府屈服。
被小人如此折腾捉弄,刘禹锡内心深处也有愤激之情,为了表明自己的高尚节操,某日,他提笔凝思,欣然命笔,一气呵成了这篇《陋室铭》。
【精要赏析】 《陋室铭》表现的是刘禹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流露的绝不是消极遁世之心态,相反,这是刘禹锡向当时乱世抗争的宣言,是一篇愤世嫉俗之作,反映了刘禹锡桀骜不驯、达观进取、不甘沉沦的高尚品格。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谥(yì)曰靖 宫掖(yè) 道无虞(yú)
B.温凊(qìnɡ)
殒(yǔn)灭
檄(xí)文
C.拔擢(zhuó)
讪(shàn)笑
苏州掾(chán)
D.痼(ɡù)疾
禅(chán)让
瑕疵(cī)
【解析】 A项,谥(shì);C项,掾(yuàn);D项,禅(shàn)。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免丧 免丧:免穿孝服
B.时上素被疾
被:遭受
C.德宗新弃天下
弃天下:指去世
D.是时,太上久寝疾
寝疾:卧病
【解析】 免丧:丧服期满。
【答案】 A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后忝登朝,或邻郡,蒙恩泽
D.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解析】 A项,官司,古义指官署;今义指诉讼。B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D项,宾客,古义为属官;今指客人。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士林荣之
A.遂及大乱,举族东迁
B.所短者巧也
C.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
D.能以口辩移人
【解析】 例句和C项都是意动用法,荣,以……为荣;奇,以……为奇;A项,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B项,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欠缺;D项,移,使动用法,使……改变,说动。
【答案】 C
5.下列文言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因为东诸侯所用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宰相贬崖州
D.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
【解析】 D项,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愚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
善:善于
B.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
阴:阴谋
C.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
翊日:同“翌
日”。第二天
D.叔文实工言治道
工:擅长
【解析】 阴:偷偷地。
【答案】 B
7.下列加点词不属官职升迁的一项是( )
A.超拜起居舍人
B.特迁户部侍郞
C.又除主客郎中
D.居数月而罢徐、泗
【解析】 贬官。
【答案】 D
8.翻译下列句子。
(1)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因为擅长下棋,能够进出太子的宫苑。
(2)王叔文确实擅长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才说动他人。
三、课外阅读
(2013·云浮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孙。父玭严毅,善教子,士大夫子弟来谒,必谆谆诲诱之。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奉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赐钱三十万。
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
明年,知襄州,上言母老乞留京,改知澶州。辞日,上戒之曰:“夫小心翼翼,君臣皆当然;若太过,则失大臣之体。”黄中顿首谢。上因谓侍臣曰:“朕尝念其母有贤德,七十余年未觉老,每与之语,甚明敏。黄中终日忧畏,必先其母老矣。”因目参知政事苏易简曰:“易简之母亦如之。自古贤母不可多得。”易简前谢曰:“陛下以孝治天下,奖及人亲,臣实何人,膺兹荣遇。”
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其母尚无恙,卒如上言。赠礼部尚书。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既葬,其母入谢,又赐白金三百两。上谓之曰:“勿以诸孙为念,朕当不忘也。”
黄中端谨,能守家法,廉白无私。多知台阁故事,谈论亹癖①,听者忘倦焉。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上益重之,以为谨厚。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 ①亹癖:亹wěi,美好;癖,癖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展书卷比之
比:等
B.远人便之
便:方便
C.仍设法弭盗
弭:平息
D.黄中顿首谢
谢:道歉
【解析】 A项,比:比较(或比划长短);B项,便:感到舒适;D项,谢:感谢。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悉解去
因留为枢密直学士
B.课其诵读
上闻其素贫
C.俟业成,乃得食肉
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
D.则亡国之宝
则失大臣之体
【解析】 A项,都是连词,“于是,就”;B项,都是代词,指贾黄中;C项,副词,“才”/副词,“是”;D项,都是助词“的”。
【答案】 C
11.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
①还奏利害数十事 ②黄中出己奉造糜粥 ③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⑤而未尝言,人莫之知 ⑥上言母老乞留京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 ③是写贾黄中处理政事得法;⑤是写贾黄中推荐贤士,不为人所知;⑥是写贾黄中孝敬母亲。
【答案】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黄中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贾黄中五岁的时候,他父亲每天要他早起学习,督促他诵读,并告诉他学业未成,只有粗茶淡饭。
B.贾黄中担任宣州知州的时候,遇上饥荒,很多老百姓都去当盗贼,贾黄中上奏了数十条利弊,还拿出自己的俸钱买米煮成粥,保全数千名百姓的性命。
C.贾黄中处理政事简便易行,将升州治理得秩序井然,并把可能玷污法律、害人的前朝数百万珍宝如数上缴朝廷,得到皇帝的嘉赏。只是他有时行事不能当机立断。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皇帝对贾黄中的母亲评价甚高,认为她七十余岁未觉年老,每次与她交谈,贤德明敏,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
【解析】 上奏利弊不是他担任宣州知州时的事情。
【答案】 B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中终日忧畏,必先其母老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知台阁故事,谈论亹癖,听者忘倦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是为人太过小心谨慎,中书省的政事常拖延得不到解决。
(2)贾黄中终日忧虑,必定在他母亲之前去世。
(3)(贾黄中)知道台阁过去许多事情,谈论成癖,十分动听,听的人都忘了疲倦。
【参考译文】
贾黄中,字娲民,是沧州南皮人,唐朝宰相贾耽的四世孙。父亲贾玭,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士大夫的子弟前来求见,他必定谆谆教诲。
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玭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量取与他的身高一样长的篇幅,称这是“等身书”,督促他在一天之内诵读完。(贾黄中)六岁参加童子科考试,七岁能写文章,遇到事物就能赋诗吟咏。父亲常让他只以蔬菜为食,说:“等你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被授为校书郎和集贤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地区平定以后,朝廷任命黄中做采访使,贾黄中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表,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买米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他还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
太宗即位,(贾黄中)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贾黄中)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查,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告诉皇上这件事。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赏赐他钱三十万。
贾黄中一向看重吕端的为人,恰好吕端要出京镇守襄阳,贾黄中向皇上极力推荐(吕端),于是吕端留在朝中担任枢密直学士,后任参知政事。当世有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推荐的,然而他未曾说过,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事。但是(贾黄中)为人太过小心谨慎,中书省的政事常拖延得不到解决。
第二年,(贾黄中)知襄州知州,上书说母亲年老,请求留在京城,改任澶州知州。辞行之日,皇上告诫他说:“小心翼翼,君臣都应当那样;但如果太过分,就失去了大臣的体统。”贾黄中叩头拜谢。皇上于是对侍臣说:“我知道他的母亲有贤德,都七十多岁我也不觉得她年老,每次与她交谈,她都聪明机敏。贾黄中终日忧虑,必定在他母亲之前去世。”接着看着参知政事苏易简说:“苏易简母亲也像她一样。自古贤母不可多得。”苏易简上前道谢说:“陛下用孝治天下,勉励推及大臣的亲人,我是什么人,能够受到这样荣耀的恩遇。”
至道二年,贾黄中因病去世,年五十六岁,他的母亲还很健康,终究如同皇上的预言。赠官礼部尚书。皇上听说他一生贫困,特别赐钱三十万。贾黄中已经下葬了,她的母亲到朝廷致谢,皇上又赏赐她母亲白金三百两。皇上对她说:“不要为各位孙子担心,我自当不会忘记。”
贾黄中正直谨慎,能继承家法,廉洁无私。知道台阁过去许多事情,谈论成癖,十分动听,听的人都忘了疲倦。在翰林时,太宗召见,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不是我所清楚的。”皇上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忠厚。等到他管理政务时,最终无所建树,当时评论并不称许他。
四、语言表达
14.(2013·枣庄模拟)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下定义时首先确定魔幻现实主义的属概念“小说创作手法”,然后写出种差,即魔幻现实主义的具体特征。
【答案】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将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具有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的小说(艺术)创作手法。
15.(2013·枣庄模拟)下面是某学校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举办的以“母爱颂”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上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语境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同学们好,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个温馨的节日——母亲节!这个世上有一种爱重于泰山,①________;②________,那是母亲的情。为了我们,③________;为了我们,母亲丰腴的面容日渐憔悴;为了我们,④________;为了我们,母亲的双鬓已经斑白。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母亲对我们的恩情,也⑤__________。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真挚的情意化为美丽的诗文,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吧!
【解析】 补写句子时要注意和上下文的内容保持和谐一致,语意顺畅、连贯,并且整个语段表达母爱的主题。
【答案】 ①那是母亲的爱 ②这个世间有一种情高于爱情 ③母亲勤劳的双手布满老茧 ④母亲的眼角过早地爬上皱纹 ⑤写不完我们对母亲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