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小红吃樱桃时不小心将一个核咽了下去,这个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 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咽→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
D.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 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下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
A. 胃 B. 咽 C. 口腔 D. 气管
3. 小秦今天的早餐是牛奶和面包。有关小秦所食早餐的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物流经胃时,面包开始被消化
B. 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C. 肝脏分泌的蛋白酶,可以消化牛奶
D. 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4. 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夜盲症——维生素D B. 坏血病——维生素C
C. 佝偻病——维生素B1 D. 神经炎——维生素A
5. 从平衡膳食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谱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馒头、锅包肉、牛奶、碳酸饮料
B. 油饼、酱牛肉、红烧鲈鱼、香肠
C. 米饭、凉拌菠菜、鱼香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D. 玉米、炒干豆腐、炝拌土豆丝、炸花生
6. 高原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主要是增加了血液中的(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7. 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下列关于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心脏有四个腔,腔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B. 肺动脉与左心房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 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心房→心室→动脉
D. 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肺循环的终点是左心房
8. 血液循环系统不包括( )
A. 肝脏 B. 心脏 C. 血管 D. 血液
9.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下列关于呼吸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痰形成部位是气管、支气管
B. 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 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 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0. 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 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 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 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11. 下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B. 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C. 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 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棕色脂肪组织可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机体血糖浓度,增加产热。我国科学家发现: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如图),该现象在夜间人造光源下更明显。请完成下面小题。
12. 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性激素 C. 生长激素 D. 甲状腺激素
13. 光传递到视网膜过程中,没有经过的眼球结构是(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玻璃体 D. 视神经
14. 在图中光调节血糖的反射活动中,棕色脂肪组织是反射弧结构中的(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15. 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
B. 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葡萄糖增多
C. 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减少
D. 患糖尿病风险升高
16. 该研究对我们健康生活有启发作用。下列做法与本研究的启发直接相关的是( )
A. 坚持锻炼强身体 B. 饮食均衡不挑食
C. 经常远眺防近视 D. 不熬夜玩手机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儿歌《丢手绢》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保育院。“丢手绢”这一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深受学生喜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7. 歌声传到耳朵,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 耳郭 B. 鼓膜 C. 耳蜗 D. 听小骨
18. 小明看见背后的手绢,立刻抓起并追赶丢手绢的同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看见手绢后抓起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
B. 追赶时需要小脑协调平衡
C. 追赶时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配合
D. 追赶时需要细胞呼吸作用供能
19. 下图是小明肺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胸廓缩小 B. b~c段,膈肌舒张
C. 呼吸加深,b点下移 D. 呼吸加快,c点右移
20. 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丢手绢”的益处不包括( )
A. 合理安排作息 B. 增进同学友谊
C. 增强身体素质 D. 保持心情愉悦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假期结束,小黄同学感到身心疲惫、腹胀恶心。经诊断,这是“假期综合征”。“假期综合征”主要是因为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睡眠不足,加之假期饮食不规律、不节制,久坐不动。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使[_______]大脑(填字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导致身心疲惫。
(2)正常情况下,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输送到心脏后,再经________(填“静脉”或“动脉”)运送到身体各处。长时间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可影响[_______]胃(填字母)的正常蠕动,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恶心。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中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样的结构有利于________。适当运动可以加快氧气在体内的运输,细胞利用更多氧气分解有机物(如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___,恢复体力。
(4)《黄帝内经》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健康观,为了预防“假期综合征”,我们可以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2. 2025年3月20日上午10时,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成年组)资格赛拉开帷幕。乒乓健儿为了争夺全运会入场券而激情碰撞。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能量供应,他们吃的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之后葡萄糖通过图中的[c]________过程才能进入血液,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字母)。
(2)某人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若肾脏发生病变,发生病变结构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血管⑤与血管④的血液成分相比,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写出一种)。
(3)气体a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由肺泡进入血液。血管①——⑤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3.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某校开展以“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积极锻炼,强健体魄”为主题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同学们进行了“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模拟眼球制作预防近视”的活动,还组织了各种体育比赛。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甲,运动时我们“眼观六路”,物像会落在眼球的[③]________上,最后在[A]形成视觉。
(2)同学们设计并制作了“探究眼球的结构和成像原理”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乙),水透镜代表图甲中的[①]________。打羽毛球时,小敏看到远处飞来的羽毛球的过程,就相当于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若要使光屏上的物像清晰,此时的做法是________(填序号)。
Ⅰ:用注射器向水透镜注水
Ⅱ:用注射器抽出水透镜中的适量水分
若注射器注水过多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过大,远处的物体成像就不清晰(即近视),此时需要用注射器抽出适量水分使水透镜的曲度(凸度)减小,或在物体和水透镜之间增设________透镜来进行调节。平时我们要养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请你提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踢足球、打篮球等运动都属于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大脑皮层(填字母)。
24. 为探究哺乳动物的运动原理,某同学用一颗图钉[①]、两条橡皮筋[②、④]和两片长方形的硬纸板[③、⑤]制作了一个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①模拟的是 _______,③和⑤模拟的是 _____。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然抬起,则小腿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序号②模拟的肌肉 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2)健康人体的运动受 _________调控,图2是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组成。通过对软管充放气,模拟肌肉收缩或舒张,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 _________。
(3)在短道速滑运动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损伤关节,如果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会造成 _______现象。
25. 阿卡波糖是国外开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型新药,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来源的两种药品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高峰的影响。为此,利用生理状况相同的若干小鼠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将等量且适量溶于生理盐水的物质同时灌胃(用灌胃器将溶液由口直接注入到胃中)各组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值,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每组10只) 处理方式(灌胃) 处理后不同时间的血糖值(mmol/L)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
1 生理盐水+淀粉 4.37 11.03 7.88 5.04
2 生理盐水+淀粉+NB 4.19 7.50 6.82 5.20
3 生理盐水+淀粉+CH 4.24 7.28 7.20 5.12
4 生理盐水+淀粉+NB+CH 4.36 6.11 5.49 5.03
(1)灌胃小鼠后,淀粉在其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该物质由小肠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______(填字母)。
A.血液 B.毛细血管壁细胞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2)第2、3组与第1组相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再将第______组与第______组相比,可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NB和CH二者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的效果更好。
(3)科研人员为研究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否代替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还做了一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将等量且适量溶于生理盐水的______灌胃10只与上述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后,在相应的时间检测其血糖值。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16题答案】
【答案】12. A 13. D 14. D 15. B 16. D
【17~20题答案】
【答案】17. C 18. A 19. B 20. 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动脉 ②. C
(3) ①. 气体交换 ②. 能量
(4)日常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适当运动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吸收 ②. A
(2) ①. G ②. 尿素、氧气、营养物质(写1条即可)
(3) ①. 扩散 ②. ②④
【23题答案】
【答案】(1)视网膜 (2) ①. 晶状体 ②. Ⅰ ③. 凹 ④.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定期远眺放松睫状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合理即可)
(3)A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关节 ②. 骨 ③. 收缩
(2) ①. 神经系统 ②. 肱二头肌
(3)脱臼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CBA
(2) ①. 生物碱(NB)和黄酮(CH)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值 ②. 2、3 ③. 4
(3)阿卡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