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徐霞客传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徐霞客传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8 19: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徐霞客传钱谦益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他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家筑绛云楼,藏书丰富,清初毁于火。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辑有《列朝诗集》。他写作的《徐霞客传》,是中国古代传记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雁荡山普陀山杭州洞庭湖南京(金陵)河南嵩山少林寺江苏太湖山东泰山安徽黄山 名胜风景谁不爱?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喜欢游历山山水水,如李白、苏轼、王维等,这些人看完风景后都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难道山水只能让文人在纯美的视觉中荡涤内心吗?
有一个文人,在荡涤内心的同时,还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都作了详细考察记录 ,为中国地理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正音正字: 塍chéng 蹙cù 隅yú 飏yáng 觐jìn
省xǐng 迦jiā 襥fú 箐qìng 扳pān
绠gěng 汲jí 崟yín 貜jù 鞶pán 帨shuì
宕dàng 扪mén 磴dèng 瓢piáo 罡gāng 谒yè 雒luò 啮niè 繇yáo 酋qiú 釜fǔ
阨è 囿yòu 徼jiào 牦máo 憩qì 瘗yì 耨nòu 虬qiú 滇diān 撮cuō 偫zhí糇hóu 筇qióng 屦jù 缀zhuì 仞rèn 煹gòu
伫zhù 舡chuán 笈jí 骞qiān 雠chóu 整体感知:一. (1段)介绍徐霞客的出身及其家庭背景、性情气质。
二.(2—4段)介绍徐霞客早期出游的情况、特点等。(早年游历:东南、中原诸省)
三.(5—8段)母亲去世后的游历情况(远游、著述) 。
四.(9—10段)评价:古今游记之最。第一段难句解释: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译文:徐霞客出生在乡下,性情独特,精力充沛,深爱着山水,(可是老母健在需人赡养)所以努力耕田,(为了在家里奉养老母)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此时的徐霞客内心不能舒展,就像笼中的鸟儿碰到笼角一样,常常想飞出去,离家远游。早期徐霞客:胸有大志、孝心为重第二段难句解释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注意:
再——两次
数——shuò 多次游历广
第三段难句解释1.从一奴,或一僧
注意:从——使之从
或——有时
2.凌绝壁,冒丛箐 ,扳援下上,悬度绠汲
注意:下、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悬度绠汲——悬度(以)绠汲
3.与之论山经,辩水脉,搜讨形胜
注意:论山经,辩水脉——互文手法
搜讨——探询讨论
4.就破壁枯树
注意:就——靠着游之苦 游之乐历尽艰辛
执着态度 练一练:找出以下词类活用情况
1.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
2.扳援下上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凌绝壁,冒丛箐
2.搜讨形胜
3.就破壁枯树从:使之从,使动用法上、下:方位名词做动词,向上爬向下爬凌:登上 冒:踏过搜:探寻就:靠近,靠着第四段疑难解释1.曾造雁山绝顶乎?
注意:造——到达
2.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
注意:家——名词作动词
3.其颠罡风逼人
注意:颠——通“巅”
4.心动趣归
注意:趣——通“促”
5.则其母正属疾
注意:属——念zhǔ 适逢,正好
6.啮齿相望也
注意:相望——即“望相” 宾语前置
探求名胜 不畏艰险
中期徐霞客游之笃母亲去世之后的游历情况第五段:放志远游
所到地方:闽山、罗浮、曹溪、黄山、
终南、峨眉、恒山、常熟
所用动词:访、穷、登、谒、追、走、抵
访、过、穷此时徐霞客的出游已由观察阶段进入考察阶段第六段:南探北寻向南路线:
江阴——湘江——洞庭——峨眉——衡岳——
岷山——松潘——大渡河——黎雅——瓦屋
——晒经——金沙江——牦牛徼
向北路线:
金沙南——澜沧——盘江——西南诸夷——
贵竹——滇南——丽江——点苍——鸡足——
玉门关——昆仑山——宿海——西番——鸣沙
历尽磨难,终成正果作者评价评价方法:类比法
用他人故事来说明徐霞客成功的原因志主题归纳: 文章集中笔墨记叙了徐霞客的游踪及其游记著述,表现了徐霞客热爱祖国山河,为舆地之学穷毕生精力而执著追求的精神,赞扬了他独立特行的品格。写作特色:1.引用传主的一些言论,传神地表现传主的性格。
徐霞客性格好胜、能吃苦,对自己的一生颇为满意,都是通过自己的言谈表现出来的,这就使传记显得很有真实性。2.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3.例证的运用    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思考·探究·练习一.从文中的记载看,徐霞客游览山水的动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从文中的叙述看,徐霞客游览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儸儸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徐霞客的家庭与周围的环境也助长了他的天性,从徐霞客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能否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是和他在这一领域天生的兴趣密不可分的。二.从文中看,徐霞客的母亲对徐霞客的出游有怎样的影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参考答案:
从文中看,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徐霞客也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他“力耕奉母”,和母亲心灵相通, “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直到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益放志远游” 。
三.清潘耒(lěi)在《徐霞客游记序》中说:“亘古以来,一人而已。”从本文看,你同意潘耒的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同意。因为在徐霞客之前,还没有人像他这样致力于山水游览,且取得如此高的科学成就。在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1.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
2.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3.霞客西归,气息支缀。
4.自非驭风冯云,无有去理。
郁然:感情充沛的样子。绠汲: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地攀援) 。支缀(呼吸)困难的样子。驭风冯云:乘风驾云。冯,通“凭” 。应用拓展: 课外搜集资料,写一篇他人的传记,不少于800字。
提示:
1.材料要真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要有重点,要采用详略互用的笔法。
3.语言生动、形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