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第七单元测试卷:《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记录情况和图表示的数据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B. C. D.
2.通过统计来做出决定,有下列环节:①分析数据;②收集数据;③做出决定;④整理数据;⑤提出问题。以下环节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⑤②④①③
3.下面第( )幅图上物品的数量和图中的数量不同。
A.△△△△△△△△ B. C.
4.下表是某商店统计的三种品牌薯片的月销售情况,该商店应少购进( )品牌的薯片。
品牌 甲 乙 丙
销售量 68包 16包 84包
A.甲 B.乙 C.丙
5.三年二班同学选“三好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一个“正”字代表( )个数。
A.5 B.2 C.1
6.下图是奇思所在三2班同学的身高统计情况,奇思是三2班最高的同学,他的身高是( )。
身高 130厘米以下 130-140厘米 140厘米以上
人数 5 32 4
A.130厘米以下 B.130-140厘米 C.140厘米以上
7.小明记录了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分钟):25,30,35,25,40,25,30,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
A.25 B.30 C.35 D.40
8.下表是小红四周内得到红花的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周次 一 二 三 四
朵数(朵) 正一
A.小红第三周得到了8朵红花 B.小红第四周得到的红花最少
C.小红第二周比第四周多得3朵红花 D.小红第二周得到的红花最多
9.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校长想要了解全校学生年阅读量情况。以下信息对他最有帮助的是( )。
A.五(3)班去年借阅103本书 B.三年级6个班总阅读量525本
C.全校阅读冠军一年阅读达57本 D.去年全校人均阅读7.6本
10.三一班同学选举班长,选举结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得票最多的人的票数是得票最少的人的票数的( )倍。
A.2 B.3 C.4
二、填空题
11.小兰对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作了调查,记录如下:
(1)小兰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
(2)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 ),最不喜欢吃的水果是( )。
(3)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比喜欢吃香蕉多( )人。
12.如表是三(1)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统计表。
种类 书法组 足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人数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 )和( )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
13.学校对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进行了调查。下图记录了三·1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情况。
(1)请根据下边记录图将下表补充完整。
时间 人数/人
7时30分
8时
8时30分
9时
9时30分
10时
10时30分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三·1班一共有( )人。
②三·1班每天睡眠时间为( )的人数最多,每天睡眠时间为( )和( )的人数相等,都有( )人。
③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标准应达到至少10小时,那么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14.下面是根据三(2)班同学睡眠时间画的图,图上每个×表示1人,请判断。
(1)有1名同学只睡眠7时30分。( )
(2)睡眠9时的人数最多,有6名同学。( )
(3)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这个班有15人没达到睡眠时间标准。( )
(4)睡眠8时30分的同学比睡眠9时30分的同学少。( )
(5)睡眠10时的人数是睡眠8时人数的2倍。( )
15.如图是三(3)班全体男生参加50米跑的测试成绩,记录如下。(一个“×”代表一个人)
(1)三(3)班男生有( )人。
(2)请你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上图中的数据。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人数/人 ( ) ( ) ( ) ( )
16.分类整理。
将下列图形按形状分类,并填表。
〇〇〇、▲▲▲▲、■■■■■
形状 〇 ▲ ■
数量
17.三年级部分同学的生日在4个季度的人数统计如下(×代表1人)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 )名同学。
(2)( )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3)夏季过生日的人数是调查总人数的。
18.下面是三(2)班全体同学体育测试成绩统计图,根据下图填一填。
(1)三(2)班得100分的有( )人,三(2)班一共有( )名学生。
(2)三(2)班评分等级获得优秀(90分及以上)的有( )人。
(3)三(2)班及格(60分及以上)的有( )人。
三、判断题
19.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只能按男女来分。( )
20.白菜、苹果、土豆都是蔬菜。( )
21.明明调查本班男生鞋号如下图:
则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7号鞋。( )
22.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比较好。( )。
23.下表是某商店统计的三种品牌的月饼的月销售情况,该商店应少购进丙品牌的月饼。( )
品牌 甲 乙 丙
销量/盒 42 35 13
四、计算题
24.用竖式计算。
27×36= 624÷6= 408×7= 8.4-2.9=
25.脱式计算。
110+726÷3 35×12÷5 25×11×8
480+320÷4 (118+392)÷3 450-312÷6
26.直接写出得数。
80÷4= 13×20= 125×6= 650÷5=
2.5+0.3= 3-0.8= 2.6+3.7= 8-2.6=
+= +=
五、作图题
27.某区2023年5月16至31日的最高气温如下表(单位:℃)。
日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气温 25 27 29 29 26 28 28 29 28 26 28 29 26 27 25 28
淘气用画“○”的方法整理数据,请你接着整理。
六、解答题
28.下面是根据三(1)班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用时情况画的图。
(1)三(1)班一共有( )名同学。
(2)按照“双减”的要求,小学三年级学生应在1时之内完成家庭作业,从图中统计的数据看,你觉得这个班的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29.下面是某手工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
138 140 129 140 146 135 140 140 143 138 139 140
127 142 136 142 138 140 139 136 138 143 150 145
(1)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2)该手工小组同学身高最高的是( )厘米,身高最短的是( )厘米。
(3)身高在145厘米及以上的占这个小组总人数的。
30.公路旁有一个长方形鱼池的长是30米。今年因扩建公路,长减少了5米,鱼池面积就减少了 100 平方米,原来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面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
31.下面是某手工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cm)
138 140 129 140 146 135
127 142 136 142 138 140
140 140 143 138 139 140
139 136 138 143 150 145
(1)已完成第一行6位同学的身高记录,请接着整理出这个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2)根据整理好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表格。
身高段 130cm以下 130~139cm 140~149cm 150cm及以上
人数
(3)( )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 )身高段的人数最少,占总人数的。
32.如图是“航模”社团成员的视力调查结果。
“航模”社团成员的视力情况
(1)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填一填。
视力等级 正常视力 边缘视力 轻度视力不良 中度视力不良 重度视力不良
人数
(2)“航模”社团一共有( )名同学,其中视力不良的同学有( )名,占社团总人数的。
(3)分析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写一写。
33.下面是三(1)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35 8 37 15 49
2 37 9 36 16 35
3 48 10 39 17 27
4 34 11 50 18 47
5 38 12 18 19 34
6 35 13 39 20 45
7 19 14 29 21 31
(1)笑笑在下图中画出了1号、2号、3号同学的成绩,请你接着画出其他同学的成绩。
(2)在这次测试中,成绩最高的同学1分钟做了( )个;成绩最低的同学1分钟做了( )个。
(3)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个以上为优,34~39个为良,21~33个为及格,20个及20个以下为不及格。将三(1)班同学在测试中各等级人数填入下表。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 )人 ( )人 ( )人 ( )人
(4)三(1)班测试结果中,不及格同学人数占全班同学人数的。
《三年级暑假第七单元测试卷:《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C A D D C
1.C
【分析】
正表示5,10用正表示是两个正,6是一个正加,8是,12是,据此解题。
【详解】
用正字表示是。
故答案为:C
2.C
【分析】根据数据的收集方法:①明确调查的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②确定调查的对象;③选择调查的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调查结果;⑥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正确收集方法,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通过统计来做出决定,有下列环节,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定。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熟记数据收集的步骤。
3.C
【分析】
根据图示,数出图中的数量是8个,然后分别数出各个选项中图形的数量,比较解答即可。
【详解】
A.△的数量是8个,和的数量相同;
B. 的数量是8个,和的数量相同;
C. 的数量是7个,和图中的数量不同。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在进货时,对于销售量低的商品通常会少购进。比较三种品牌薯片销售量的大小,销售量最小的品牌就是应少购进的品牌。
【详解】84>68>16
乙品牌的薯片月销售情况最少。所以,该商店要少购进乙品牌的薯片。
故答案为:B
5.A
【分析】观察发现一个“正”字有5画,1画表示1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
故答案为:A
6.C
【分析】由表格可知,三2班同学身高在130厘米以下的有5人,身高在130-140厘米之间的有32人,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4人。而奇思是三2班最高的同学,他的身高肯定是140厘米以上。
【详解】由分析得,奇思的身高肯定是140厘米以上。
故答案为:C
7.A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将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的数据整理出来,用“×”代表一次,据此找出最多的即可。
【详解】
如图: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5。
故答案为:A
8.D
【分析】小红第一周得到6朵红花(“正”字有5笔,“一”有1笔)。
第二周得到7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2笔)。
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3笔)。
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有4笔)。
【详解】
A.小红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正”字有5笔,“”有3笔),该项说法正确。
B.,小红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是最少的,所以“小红第四周得到的红花最少”是正确的。
C.小红第二周得到7朵红花,小红第四周得到4朵红花,(朵),小红第二周比第四周多得3朵红花,该项说法正确。
D.,小红第三周得到8朵红花,是最多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9.D
【分析】根据题意,要了解全校学生的阅读量情况,注意关键词“全校”“年阅读量”,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A.五(3)班去年借阅103本书,只能说明五(3)班去年总阅读量,不能说明全校学生阅读的本数,不符合题意;
B. 三年级6个班总阅读量525本,只能说明三年级6个班总阅读量,不能说明全校学生阅读的本数,不符合题意;
C.全校阅读冠军一年阅读达57本;只能说明阅读冠军一个同学一年阅读的本数,不代表全校学生阅读的本数,不符合题意;
D.去年全校人均阅读7.6本;可以用7.6乘全校的人数,即可知道全校学生阅读量的情况,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得票最多的人是明明,票数是16;得票最少的人是乐乐,票数是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所以得票最多的人的票数是得票最少的人的票数的4倍。
故答案为:C
11.(1)35
(2) 西瓜 香蕉
(3)8
【分析】(1)数出喜欢吃西瓜、香蕉、梨、葡萄的人数,再相加,求出小兰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2)比较喜欢吃西瓜、香蕉、梨、葡萄的人数,即可解答;
(3)用喜欢吃西瓜的人数减去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求出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比喜欢吃香蕉多多少人。
【详解】(1)喜欢吃西瓜的有13人,喜欢吃香蕉的有5人,喜欢吃梨的有10人,喜欢吃葡萄的有7人;
13+5+10+7
=18+17
=35(名)
小兰一共调查了35名同学。
(2)5<7<10<13
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西瓜,最不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
(3)13-5=8(人)
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比喜欢吃香蕉多8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 篮球组 书法组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课外活动小组每组人数的多少,找出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小组与人数最少的小组,即可求出哪两个小组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
【详解】
由此可知,篮球组参加的人数最多,书法组参加的人数最少,
所以篮球组和书法组参加的人数相差最多。
13.(1)1;2;6;9;8;11;6;
(2)①43
②10时;8时30分;10时30分
③
【分析】(1)数出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2)①将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相加,求出三·1班的总人数。
②比较各个睡眠时间的人数大小解答。
③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要求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分母是三·1班的总人数,分子就是睡眠时间为10时和10时30分的人数之和。
【详解】(1)
时间 人数/人
7时30分 1
8时 2
8时30分 6
9时 9
9时30分 8
10时 11
10时30分 6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1+2+6+9+8+11+6=43(人),则三·1班一共有43人。
②11>9>8>6>2>1,则三·1班每天睡眠时间为10时的人数最多,每天睡眠时间为8时30分和10时30分的人数相等,都有6人。
③11+6=17(人),那么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1)√
(2)×
(3)×
(4)×
(5)√
【分析】根据图表可知,睡眠7时的有0人;睡眠7时30分的有1人;睡眠8时的有3人;睡眠8时30分的有8人;睡眠9时的有9人;睡眠9时30分的有7人;睡眠10时的有6人;睡眠10时30分的有2人;睡眠11时的有0人;
(1)找到7时30分,然后看其上方有几个×,就有几个人;
(2)找到睡眠9时对应的×,一共有9人;
(3)1+3+8+9+7=28(人),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这个班有28人没达到睡眠时间标准;
(4)睡眠8时30分的同学有8名,睡眠9时30分的同学有7名,7<8,睡眠8时30分的同学比睡眠9时30分的同学多;
(5)6÷3=2,睡眠10时的人数是睡眠8时人数的2倍;
【详解】(1)有1名同学只睡眠7时30分,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睡眠9时的人数最多,有9名同学,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3+8+9+7
=4+8+9+7
=12+9+7
=21+7
=28(人)
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达到10时,这个班有28人没达到睡眠时间标准,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睡眠8时30分的同学比睡眠9时30分的同学少,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6÷3=2,睡眠10时的人数是睡眠8时人数的2倍,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1)24
(2)
【分析】(1)仔细数出各个等级的人数,再相加;
(2)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图中的数据,模拟唱票过程。
【详解】(1)(1)1+5+14+4
=6+14+4
=20+4
=24(人)
三(3)班男生有24人。
(2)画“正”字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人数/人
【点睛】要点是仔细数出各个等级的人数,求出总人数。再尝试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图中的数据。
16.3;4;5
【分析】数出〇有3个,▲有4个,■有5个,填在表中相应位置即可。
【详解】如图:
形状 〇 ▲ ■
数量 3 4 5
17.(1)63;(2)秋;(3)
【分析】(1)1个“×”表示1人,统计出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然后相加即可解答。
(2)观察上图中“×”的多少可以看出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3)总共调查的学生数作分母,夏季过生日的人数作分子,即可表示出夏季过生日的人数是调查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1)16+10+21+16
=26+21+16
=63(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63名同学。
(2)秋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3)总共调查了63名同学,夏季过生日的有10名同学,夏季过生日的人数是调查总人数的。
18.(1) 8 48
(2)18
(3)43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三(2)班得100分的有8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该班共有多少人。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90到99分和100分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3)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详解】(1)5+6+9+10+10+8
=20+28
=48(人)
三(2)班得100分的有8人,三(2)班一共有48人。
(2)10+8=18(人)
三(2)班评分等级获得优秀(90分及以上)的有18人。
(3)6+9+10+10+8
=15+28
=43(人)
三(2)班及格(60分及以上)的有43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9.×
【分析】根据分类知识可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的结果不同。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成绩分或者按年龄分。
【详解】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不是只能按男女来分,也可以按成绩或者年龄分,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对同一组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0.×
【分析】白菜、黄瓜、土豆等是蔬菜,苹果、香蕉、梨等是水果,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白菜、土豆是蔬菜,苹果是水果,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分类,把握好分类的标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分析】从图中可知,穿35号鞋子的男生有5人,是所有鞋号中数量最多的,则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5号鞋。
【详解】由分析得:
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5号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
【分析】通常用“正”字记录收集的数据,先写出需要收集数据的名称,然后哪种数据增加就在对应数据的后面加一画。
【详解】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设计统计活动,本题重点是对画“正”字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的考查,是基础题型。
23.√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三种品牌的销量,选出销量最少的少购进即可。
【详解】13<35<42
该商店应少购进丙品牌的月饼。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972;104;2856;5.5;
【分析】(1)(3)根据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根据小数减法法则可得,先将小数点对齐,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27×36=972 624÷6=104
408×7=2856 8.4-2.9=5.5
25.352;84;2200
560;170;398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5)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6)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110+726÷3
=110+242
=352
35×12÷5
=420÷5
=84
25×11×8
=275×8
=2200
480+320÷4
=480+80
=560
(118+392)÷3
=510÷3
=170
450-312÷6
=450-52
=398
26.20;260;750;130;
2.8;2.2;6.3;5.4;
;1
【详解】略
27.见详解
【分析】根据具体气温,画在下面对应的气温上面即可,整理、统计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详解】整理结果如下所示:
28.(1)36;
(2)合适,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图示,完成作业用时20分的有1人,30分的有5人,40分的有9人,50分的有8人,1时的有6人,1时10分的有2人,1时20分的有3人,1时30分的有2人,将所有人数相加,即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据此作答;
(2)计算出1时之内完成作业的人数,如果大多数学生在1时之内能够完成作业,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比较合适的,据此作答。
【详解】(1)1+5+9+8+6+2+3+2
=6+9+8+6+2+3+2
=15+8+6+2+3+2
=23+6+2+3+2
=29+2+3+2
=31+3+2
=34+2
=36(名)
所以三(1)班一共有36名同学。
(2)1+5+9+8+6
=6+9+8+6
=15+8+6
=23+6
=29(名)
所以多数学生在1时之内能够完成作业,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比较合适的。
29.(1)图见详解
(2)150;127
(3)
【分析】(1)图中每大格之间平均分了5小格,则每小格代表1厘米,根据表中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后在图中标记好即可。
(2)结合(1)中的数据最右边的身高最高,最左边的身高最短,据此填空即可。
(3)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24名同学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24份,整理出身高在145厘米及以上的有几人,则占总人数的二十四分之几,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
(1)如图:
(2)该手工小组同学身高最高的是10厘米,身高最短的是127厘米。
(3)身高在145厘米及以上:145、146、150一共3人。
身高在145厘米及以上的占这个小组总人数的。
30.600平方米(图见分析)
【分析】如下图,鱼池减少的面积除以长减少的长度等于鱼池的宽,鱼池原来的长乘宽即等于原来鱼池的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0÷5×30
=20×30
=600(平方米)
答:原来鱼池的面积是600平方米。
【点睛】先计算出鱼池的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1)见详解
(2)2;9;12;1
(3)140~149cm;;150cm及以上;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后在图中标记好即可。
(2)结合(1)中整理好的数据,对(2)中表格中的数据所对应人数进行填写即可。
(3)结合(2)中表格的数据进行填写即可。
【详解】(1)对表中数据整理如下:
(2)如下表:
身高段 130cm以下 130~139cm 140~149cm 150cm及以上
人数 2 9 12 1
(3)140~149cm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150cm及以上身高段的人数最少,占总人数的。
32.(1)5;3;2;1;1
(2)12;4;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定要保护好眼睛。
【分析】(1)根据数据完成统计表。
(2)各种视力人数的和就是全社团人数,计算视力不良的人数的和,全社团人数是视力不良的同学人数的几倍,视力不良的同学就占社团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合理即可。
【详解】(1)
视力等级 正常视力 边缘视力 轻度视力不良 中度视力不良 重度视力不良
人数 5 3 2 1 1
(2)5+3+2+1+1
=8+2+1+1
=10+1=1
=11+1
=12(名)
2+1+1=4(名)
12÷4=3,把12名同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名同学,所以视力不良的同学占社团总人数的。
“航模”社团一共有12名同学,其中视力不良的同学有4名,占社团总人数的。
(3)我想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定要保护好眼睛。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所给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33.(1)见详解
(2)50;18
(3)5;11;3;2
(4)
【分析】(1)从图中可知,每小格表示1,据此把其他同学的成绩用“×”表示出来。
(2)从(1)的结果中可知,最右边的表示成绩最高,最左边的表示成绩最低。
(3)从(1)的结果中可知,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个以上的有5人,34~39个的有11人,21~33个的有3人,20个及20个以下的有2人。
(4)用分数表示不及格同学人数占全班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时,分母是全班同学人数,分子是不及格同学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
(2)在这次测试中,成绩最高的同学1分钟做了50个;成绩最低的同学1分钟做了18个。
(3)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5人 11人 3人 2人
(4)全班同学人数是21人,不及格同学认识是2人。
三(1)班测试结果中,不及格同学人数占全班同学人数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