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六至七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六至七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1 22:0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六至七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a的等于b的,那么(  )
A.a>b B.b>a C.a≤b D.a≥b
2.图中阴影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
3.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A. B.米 C.1米 D.0.5米
4.队伍中有3个女生和5个男生,女生人数占全队人数的( )。
A. B. C.
5.宁宁和兰兰比赛跑,跑同样长的一段路,宁宁用了时,兰兰用了时,那么( )。
A.宁宁跑得快 B.兰兰跑得快 C.一样快
6.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7.下面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 )
A., B., C.,1
二、填空题
8.如果红绳比绿绳长,那么绿绳比红绳短   .
9.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这个分数再加上就是最小的质数.
10.读作   ,它的分数单位是   .
1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再把其中一段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
12.在横线上填“”“”或“”。
(1)4090克 44千克 (2)
(3)800dm 80m (4)
13.的分数单位是   ,它总共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三、判断题
14.一个苹果,甲吃了它的,乙吃了它的,乙吃的多。( )
15.、、相比较,最大的是。( )
16.小红吃了一个西瓜的,小方吃了另一个西瓜的,她们吃的西瓜一样多。( )
17.把一张纸对折两次后,每份的面积是原来的。( )
18.同样的两盒牛奶,笑笑喝了一盒的,妙想喝了一盒的,笑笑喝得少。( )
四、计算题
19.看图列式并计算。
20.直接写出得数。
99÷3= 0×42=
13×30= 17+28= 240÷3= 46÷2=
五、作图题
21.涂色表示下列分数。
六、解答题
22.一张彩纸做花用去了,做小旗用去了,还剩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3.妈妈把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切成8块,邀请小动物们吃。
(1)小猴吃了这个蛋糕的, 小狐狸吃了这个蛋糕的。
(2)( )吃得最多,( )吃得最少。( )和( )吃的同样多。
(3)大熊猫和小狐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4)小狐狸比小牛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5)这个蛋糕吃完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24.请你用3、5、7三个数字组成真分数、假分数、一个最小的带分数和一个最大的带分数.
25.下面是根据三(1)班同学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画的图。
(1)根据上图填一填。
锻炼时间 30分 1时 1时30分 2时 2时30分 3时
人数
(2)锻炼时间是( )的同学最多,锻炼时间是( )的同学最少;三(1)班一共有( )名同学。
26.三(3)班同学到图书室阅读,全班的同学阅读《童话故事》,的同学阅读《成语故事》,其余同学阅读其他书籍。阅读其他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7.笑笑调查了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记录如下:
学号 1 2 3 4 5 6 7 8
成绩/cm 120 115 121 100 106 132 145 160
学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成绩/cm 130 90 166 154 157 137 164 156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如图。(学号为1的同学已标记)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最好成绩是( )号同学,跳了( )厘米。
②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在“120-139厘米”的有( )人。
③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在“160厘米及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 )。
《三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六至七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A C A D A
1.B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先利用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比较出与的大小,再据“两个数的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即可知道A和B的大小关系.
解:a×=b×,
因为>,
则b>a;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比较出与的大小,即可得知答案.
2.A
【解析】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据此来选择。
【详解】A选项,将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故正确。
B选项,没有将圆平均分成4份,故不对。
C选项,没有将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故不对。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必须是将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3.A
【解析】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4米长的绳子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则每段占全长的1÷4=。
【详解】将全长看作单位“1”。
1÷4=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最终结果是分数没有单位,这是易错点。
4.C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占的份数;将全队人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5)份,女生占其中的3份;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3+5=8(人)
所以女生人数占全队人数的。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在相同距离的比赛中,用时最少的成绩最好。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小,分数就小。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小的反而大。据此解答。
【详解】<,所以宁宁跑得快。
故答案为:A
6.D
【详解】铁丝长度未知,第一根截去的不是具体的长度,第二根截去的是具体的数量,因此,两根铁丝剩下的长度不能比较长短.
7.A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五部分,其中涂色部分为其中的两部分,所以涂色部分表示。第二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2个部分,所以涂色部分表示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8.
【详解】试题分析:红绳比绿绳长,则红绳是绿绳的1+=,则绿绳比红绳短=.
解:÷(1+)
=
=.
即如果红绳比绿绳长,那么绿绳比红绳短.
故答案为.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单位“1”一般处于“比,是,占”的后边.
9.,1
【详解】试题分析:(1)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分母是5,比5小的最大整数是4,因此得解;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即可得解.
解:(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2)2﹣=1,
所以这个分数再加1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考查了真分数以及质数的意义.
10.三又八分之一,
【详解】试题分析:带分数的读法为:先读整数部分,中间加“又”字,再读分数部分,所以3 读作三又八分之一;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所以3 的分数单位是 ,
解:3读作三又八分之一;
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3的分数单位是,
故答案为三又八分之一,.
点评:求一个带分数含有几个分数单位时,一般要将这个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11.
【详解】第一次对折后剪断,每一段是全长的,再把其中一段对折后剪断,就是把全长的再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全长的。
答: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
12.
【分析】(1)1千克=1000克,把千克换算成克,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2)和,都是先算,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0,所以填等于号;
(3)1m =100dm ,把dm 换算成m ,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4)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详解】(1)44千克=44000克,44000>4090,故4090克千克;
(2);
(3)800dm =8m ,8<80,故800dm <80m ;
(4)。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3.,26,1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在这里是把单位位“1”,把它平均分成七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即它的分数单位是;把3化成假分数是,它由26个,即由2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也就是,它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6﹣14=12,因此,它减去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总共有2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减去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26,1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质数的意义等.
14.√
【分析】由题干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吃的份数,甲和乙吃的是同一个苹果,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吃的越多;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
综上可知,一个苹果,甲吃了它的,乙吃了它的,乙吃的多。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分母相同,就直接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值较大;如果分子相同,就直接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值比较大。
【详解】根据分析:
先把与进行比较,<;再把与进行比较,<;
所以最大的是,故此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理解掌握。
16.×
【详解】两个西瓜的大小不一定相同,所以无法确定小红和小方谁吃的多,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把这张纸的面积看整体“1”,对折一次就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面积是原来的;对折两次就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面积是原来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张纸对折两次后,每份的面积是原来的;所以原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要明确,把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就相当于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解题即可。
18.×
【分析】同样的两盒牛奶,比较喝的多少,哪个分数大,那个就喝的多,哪个分数小,那个就喝的少。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据此解答。
【详解】>
即笑笑喝的多,妙想喝的少,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3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拿走其中的1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还剩2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据此列出算式。
【详解】根据分析,可以列算式。
20.33;0;0;1;390;45;80;23
【详解】略
21.见详解
【分析】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色其中的3份;
表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其中的2份;
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其中的1份;
表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其中的7份。据此解答。
【详解】涂色如下图:
22.
【分析】把这张彩纸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1--即可求出还剩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详解】1--=
答:还剩这张彩纸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
(2)小狐狸;小牛;大熊猫;小猴
(3)
(4)
(5)吃完了,因为它们相加等于1(把整个蛋糕看作“1”)。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熊猫和小牛一共吃了其中的3份,则剩下5份,而小猴和小狐狸一共吃了5块,说明1份是1块,则小猴吃了总数的,小狐狸吃了总数的。
(2)把4个小动物吃的占总数的份数比较一下,即可解答。
(3)大熊猫吃了,小狐狸吃了,相加即可。
(4)用小狐狸吃的占总数的份数减去小牛吃的占总数的份数即可解答。
(5)把四个小动物吃的占总数的份数相加,再和1比较。
【详解】(1)+=,1-=,说明小猴和小狐狸一共吃了5份,2+3=5(块),5÷5=1(块),即1份是1块,小猴吃了,小狐狸吃了。
(2)>>,=,则小狐狸吃得最多,小牛吃得最少。大熊猫和小猴吃的同样多。
(3)+=。
答: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4)
答:小狐狸比小牛多吃了这个蛋糕的。
(5)+=,+=,+=1,1=1。
答:吃完了,因为它们相加等于1(把整个蛋糕看作“1”)。
【点睛】会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般的分数问题,注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
24.真分数为:、、;
假分数为:、、;
最小带分数:3;
最大带分数:7.
【详解】试题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由整数部分与真分数组成的分数为带分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真分数为:、、;
假分数为:、、;
最小带分数:3;
最大带分数:7.
点评:明确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5.(1)3;5;7;4;2;1
(2)1时30分;3时;22
【分析】(1)一个“×”代表一个人,根据统计数据分别数出每个时间段锻炼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即可;
(2)将人数进行大小比较,即可得出锻炼时间在什么时候的同学最多,锻炼时间在什么时候的同学最少;将人数相加即可得出三(1)班的总人数。
【详解】(1)如图所示:
锻炼时间 30分 1时 1时30分 2时 2时30分 3时
人数 3 5 7 4 2 1
(2)7>5>4>3>2>1
所以锻炼时间是(1时30分)的同学最多,锻炼时间是( 3时 )的同学最少;
3+5+7+4+2+1
=8+7+4+2+1
=15+4+2+1
=19+2+1
=21+1
=22(人)
所以三(1)班一共有22名同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需仔细观察图。
26.
【分析】用单位“1”减去阅读《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即可解答。
【详解】1--
=-

答:阅读其他书籍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7.(1)见详解
(2)①11;166;②5;③
【分析】(1)数出各段人数,再根据数出的数量画√即可。
(2)①通过比较找出成绩最好的同学即可。
②通过数出的各段人数确定120-139厘米的有几人。
③把全班总人数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1人,160厘米以上的有几人,就占几份,即十六分之几。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如图。(学号为1的同学已标记)
(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①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最好成绩是(11)号同学,跳了(166)厘米。
②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在“120-139厘米”的有(5)人。
③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在“160厘米及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