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暑假提升专项训练:填空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上面各数中,( )更接近0.5,( )更接近2。
2.在括号里面填“>”“<”或“=”。
7.98( )5.6 4.6×0.9( )9×0.46
8.03( )8.30 5.23×0.4( )5.23+0.4
3.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 )小数:( )
分数:( )小数:( )
4.如下图,一个四边形被遮住了一部分,这个图形可能是( )。
5.找规律填数:1.5,11.5,21.5,( ),( )。
6.填出下面角的度数。
( )。
7.下列等式中,的有哪些?(在括号里画“√”。)
(1)( )
(2)( )
(3)( )
(4)( )
8.3.7×4.1=0.37×( )=( )×0.41=( )×410。
9.14元9角8分=( )元 1.083千克=( )吨( )千克
10.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顶角是80,它的底角是( )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填“钝角”、“锐角”、“直角”)
11.笑笑早上起床,听音乐用8分,吃早饭用10分,叠被用2分,刷牙洗脸用6分,洗碗筷用1分,整理书包用1分。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做完全部事情,至少需要( )分。
12.比2.3的1.4倍多0.37的数是( );比1.25的8倍少4.3的数是( )。
13.0.7可以表示( )个0.1,还可以表示( )个0.01,0.463里面有( )个0.001。
14.3里面有( )个0.1;0.030里面有( )个0.001。
15.已知189÷14=13.5,那么13.5× =18.9。
16.把68.2缩小到原来的是( ),(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75。
17.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是两大国际主流的计量温度的标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选择用℃(摄氏度)计量温度。摄氏温标将水结冰的温度看作0摄氏度,而将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而少数国家坚持用°F(华氏度)计量温度,它将水的结冰点定为32华氏度,而将沸水的温度定为212华氏度。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换算: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淘气今早的体温是36.5摄氏度,可以转化成( )华氏度。
18.在括号里填上“>”“<”或“=”。
703克( )0.73千克 16.02( )16.020 0.99×0.9( )1
52×0.36( )3.6×5.2 4.9×0.85( )0.85 82.6×0.7( )82.6
19.找规律填数。
(1)12,11.4,10.8,( ),( ),9。
(2)0.1,0.2,0.4,0.7,( ),( )。
20.两个数的乘积等于0.36,如果给第一个乘数扩大100倍,第二个乘数缩小它的,那么现在的积是( )。
21.在某次数学成绩检测中甲考了98分,乙考了89分,丙考了92分,三个人的平均分是( ),丁考了97分,四个人的平均分比原来( ),提高或降低( )分。
22.1.45×1.5的积是(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23.28厘米=( )米 5千克40克=( )千克 3.0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
25.1.6×4×2.5=1.6×(4×2.5)应用了( )律。
26.因为15×12=180,所以0.15×12=( ),( )×1.2=1.8。
27.目前中国鞋子的尺寸一般用“码”做单位,“码”与“厘米”之间可以这样换算:码数=厘米数×2-10。王阿姨穿38码的鞋子,她的脚长( )厘米。
28.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2154.9的计数单位是( )。
29.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8m、高是xcm,它的面积是( )cm2。
30.要使8.4×□+1.6×□=66成立,□里应填( )。
31.找规律,填一填。
(1)4.5,( ),4.9,5.1,( ),5.5。
(2)9,8.1,( ),6.3,( ),4.5。
32.在括号里填上“>”“<”或“=”号。
( )4.6 ( )6.56 ( )
33.1.26×0.2的积有( )位小数,把乘数的小数点都去掉,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
34.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12.45,原来的数是( )。
35.王阿姨用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烙2张,烙一张饼需要4分(正、反面各2分)。如果王阿姨要烙5张饼,至少需要( )分。
36.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200米,那么( )格可以表示1000米。
37.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一定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一定要对齐数位点上小数点。
38.聪聪和慧慧两家相距1500米,他们相约8:50各自从家向对方家的方向出发,9:02在途中相遇。聪聪的速度为65米/分,慧慧的速度是( )米/分。
39.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5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5°,它的顶角是( )°。
4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吨50千克= 吨 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时= 分 40.06千克= 千克 克
41.八百三十万四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42.2024年4月19日,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在西安举行。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和陈芋汐以364.86分的高分夺冠,加拿大组合296.10分获得亚军,乌克兰组合294.42分获得第三名,这是一次断层式夺冠。中国组合比亚军高出了( )分,这是一个(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3.求3个2.5的和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 ),列乘法算式是( )。
44.小明在平底锅里煎鸡翅,每次只能煎2个鸡翅,两面都要煎,每面需要2分钟,煎5个鸡翅至少需要( )分钟。
45.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4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2米,宽是1.8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宽不变,面积( )10倍。
4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米7分米=( )米 7吨40千克=( )吨 52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3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顶角是( )。
49.比较大小。
6.5×0.9( )6.5 3.42( )3.24 6.08( )6.8
50.有4根小棒,长分别是2cm、3cm、7cm和5cm,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51.图形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手机支架是利用了三角形具有( )的性质;自动升降机是利用了( )容易变形的性质。
52.计算2.6×1.8时,先按26×18算出积,再把积缩小到它的( ),就是2.6×1.8的积。
53.大于6.2小于6.5的一位小数有( )个。
54.每个本子2.75元,淘气买回4个,应付( )元;淘气给了15元,应找回( )元。
55.在□里填数,使6□.□4这个数最接近65,这个数是( )。
56.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烙2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都需要3分钟。烙3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烙4张饼至少要( )分钟。
57.0.29×0.16的积是( )位小数,9.5×8.4的积是( )。
58.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吴堡县地区生产总值5.61亿元,“1”在( )位上,表示1个( )。
59.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401.60亿元。在401.60中,从左往右,“6”的计数单位是( )。
60.武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东接兴平市,南临渭水与西安市周至县相望,西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市扶风县,北和乾县接壤,总面积397.8平方千米。397.8的计数单位是 。
《四年级暑假提升专项训练:填空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1.0.2;0.6;1.3;1.8
0.6;1.8
【分析】0和1之间有10小格,每小格表示0.1。第一个方框在0的右边2小格处,表示0.2。第二个方框在0右边6小格处,表示0.6。第三个方框在1右边3小格处,表示1.3。第四个方框在1右边8小格处,表示1.8。
观察数轴可知,第二个方框表示的0.6更接近0.5,第四个方框表示的1.8更接近2。
【详解】
上面各数中,0.6更接近0.5,1.8更接近2。
2. > = < <
【分析】(1)(3)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
(4)先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7.98>5.6;
(2)4.6×0.9=9×0.46;
(3)8.03<8.30;
(4)5.23×0.4=2.092,5.23+0.4=5.63,2.092<5.63,5.23×0.4<5.23+0.4。
3. 0.3 0.38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小数的意义是指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像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详解】
分数:()小数:(0.3)
分数:()小数:(0.38)
4.梯形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长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从四边形露出部分可以看出,这个四边形有一个角不是直角,这个四边形不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四边形露出的对边不平行,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梯形。
【详解】如下图,一个四边形被遮住了一部分,这个图形可能是(梯形)。
【点睛】熟记常见四边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5. 31.5 41.5
【分析】观察这组数据,11.5-1.5=10,21.5-11.5=10,则这组数据的规律是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0,据此解答。
【详解】21.5+10=31.5
31.5+10=41.5
则这组数为:1.5,11.5,21.5,31.5,41.5。
6.55°/55度
【分析】根据题意,图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另一个角是3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1=180°-90°- 35°。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1=180°-90°- 35°=55°
∠1=55°
7.(1)√;(4)√
【分析】解答此题可以用赋值法,先确定的值,再求出的值,最后比较大小。
【详解】(1)=1,1+0.1=1.1,=1.1,1<1.1,<;
则(√)
(2)=1,1-0.1=0.9,=0.9,1>0.9,>;
则( )
(3)=2,2×0.1=0.2,=0.2,2>0.2,>;
则( )
(4)=3,3×1.1=3.3, =3.3,3<3.3,<。
则(√)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41 37 0.037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要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和3.7×4.1的因数比较:
一个因数3.7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得0.37,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4.1要扩大到原数的10倍得41,即0.37×41;
一个因数4.1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得0.41,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3.7要扩大到原数的10倍得37,即37×0.41;
一个因数4.1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得41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3.7要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得0.037,即0.037×410。
所以,3.7×4.1=0.37×41=37×0.41=0.037×410。
9. 14.98 1 83
【分析】根据1元=10角=100分,将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把9角的单位化为元,是0.9元,将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把8分的单位化为元,是0.08元,然后换算即可。
整数部分是1吨,根据1吨=1000千克,把小数部分1.08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0.083吨的单位化为千克即可。
【详解】9÷10=0.9(元),8÷100=0.08(元),即14元9角8分=14.98元;
1.083×1000=1083(千克),即1.083千克=1吨83千克。
10. 50 锐角
【分析】已知顶角为8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一个底角的值,即一个底角的度数是:(180°-80°)÷2=50°;再根据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顶角是80°,它的底角是5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锐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1.20
【分析】听音乐可以在吃早饭的同时进行,其它事情只有按顺序依次进行,所以,把吃早饭10分、叠被2分、刷牙洗脸6分、洗碗筷1分、整理书包1分的时间加起来的和,就是至少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10+2+6+1+1
=12+6+1+1
=18+1+1
=19+1
=20(分)
所以,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做完全部事情,至少需要20分。
12. 3.59 5.7
【分析】先求出2.3的1.4倍,所得的积再加上0.37即可;
先求出1.25的8倍,所得的积再减去4.3即可。
【详解】2.3×1.4+0.37
=3.22+0.37
=3.59
1.25×8-4.3
=10-4.3
=5.7
比2.3的1.4倍多0.37的数是3.59;比1.25的8倍少4.3的数是5.7。
【点睛】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先求出这个数的几倍,然后再加上(减去)多(少)的几。
13. 7 70 463
【分析】一个小数最后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1;最后一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01;最后一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就是0.001,以此类推;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整数是几,就有几个该小数的计数单位;0.7中有7个0.1,也可以看作70个0.01,而0.463中有463个0.001;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0.7可以表示7个0.1,还可以表示70个0.01,0.463里面有463个0.001。
14. 30 30
【分析】10个0.1是1,3里面有3个1,即30个0.1是3;0.030是一个三位小数,0.001也是一个三位小数,10个0.001是0.01,30个0.001是0.030。
【详解】3里面有30个0.1;0.030里面有30个0.001。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15.1.4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则商×除数=被除数,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189÷14=13.5
所以13.5×14=189
那么13.5×1.4=13.5×(14÷10)=189÷10=18.9。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16. 6.82 0.075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可知,把68.2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68.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6.8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75,则把75缩小到原数的得到这个数,这个数是0.075。
【详解】68.2÷10=6.82,把68.2缩小到原来的是6.82。
75÷1000=0.075,0.075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75。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7.97.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将淘气今早的体温乘1.8,再加上32,求出淘气今早的华氏温度。
【详解】36.5×1.8+32
=65.7+32
=97.7(华氏度)
淘气今早的体温是36.5摄氏度,可以转化成97.7华氏度。
18. < = < = > <
【分析】(1)根据1000克=1千克,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将709克的单位进行换算,把克转换成千克,然后再进行比较;
(2)根据小数的性质,一个小数在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不变。
(3)、(5)、(6)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703克=0.703,0.703<0.73,所以703克<0.73千克;
(2)16.02=16.020;
(3)0.99<1,0.9<1,两个乘数都小于1,那么它们的积就小于1,所以0.99×0.9<1;
(4)52×0.36=(52÷10)×(0.36×10)=5.2×3.6,所以52×0.36=3.6×5.2;
(5)4.9>1,所以4.9×0.85>0.85;
(6)0.7<1,所以82.6×0.7<82.6。
19.(1) 10.2 9.6
(2) 1.1 1.6
【分析】(1)从左往右数字逐渐减小,并且相邻两数相差0.6,
(2)数字从左往右逐渐增大,并且每次增加的数在递增0.1。也就是说,第一次加0.1,第二次加0.2,第三次加0.3,那么接下来的增加量应该是0.4和0.5。
【详解】(1)10.8-0.6=10.2
10.2-0.6=9.6
(2)0.7+0.4=1.1
1.1+0.5=1.6
20.3.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倍。我们先分别确定两个乘数的变化情况,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求出变化后的积。
已知第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积也要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第二个乘数缩小它的,积也要再缩小原来的。所以积先乘100再除以10。
【详解】0.36×100÷10
=36÷10
=3.6
所以,现在的积是3.6。
21. 93 提高 1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把甲、乙、丙三人分数相加再除以3就是甲、乙、丙三个人的平均分;甲、乙、丙三人总分加上丁的分数再除以4就是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平均分,再把甲、乙、丙三个人的平均分和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平均分比较,用高的平均分减去低的平均分。
【详解】(98+89+92)÷3
=(187+92)÷3
=279÷3
=93(分)
(98+89+92+97)÷4
=(187+92+97)÷4
=(279+97)÷4
=376÷4
=94(分)
94>93,平均分提高了;
94-93=1(分)
在某次数学成绩检测中甲考了98分,乙考了89分,丙考了92分,三个人的平均分是93分,丁考了97分,四个人的平均分比原来提高了1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总份数。
22. 三 2.18
【分析】先算出1.45×1.5的积,再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把积保留到百分位即可。
【详解】1.45×1.5=2.175
1.45×1.5的积是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2.18。
【点睛】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0.28 5.04 305
【分析】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需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除以10,100,1000,10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4位。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乘10,100,1000,10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4位。
(1)28厘米=( )米,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需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5千克40克=( )千克,只需要把40克转化为多少千克。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需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
(3)3.05平方米=( )平方分米,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需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
【详解】(1)28÷100=0.28,所以28厘米=0.28米。
(2)40÷1000=0.04,所以40克=0.04千克,5千克40克=5.04千克。
(3)3.05×100=305,所以3.05平方米=305平方分米。
24.0.01;0.07
;
【分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一……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判断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
25.乘法结合
【分析】在计算1.6×4×2.5时可以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1.6×4×2.5
=1.6×(4×2.5)
=1.6×10
=16
1.6×4×2.5=1.6×(4×2.5)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明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6. 1.8 1.5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而另一个乘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
【详解】0.15×12中0.15是15缩小到原来的,所以积缩小到原来的,相当于原来积的小数点左移两位,故0.15×12=1.8。
1.2是12缩小到原来的,1.8是180缩小到原来的,所以另一个乘数要缩小到原来的,即15小数点左移一位是1.5,故1.5×1.2=1.8。
27.24
【分析】根据“码数=厘米数×2-10”可知,厘米数=(码数+10)÷2,由此列式计算就可以计算出脚长。
【详解】(38+10)÷2
=48÷2
=24(厘米)
所以王阿姨穿38码的鞋子,她的脚长24厘米。
28.0.1/
【分析】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2154.9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注意要牢固掌握,准确知道各个数位的位置和计数单位。
29.140x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注意统一单位。
【详解】2.8m=280cm
280×x÷2
=280x÷2
=140x(cm2)
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8m、高是xcm,它的面积是140xcm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记面积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0.6.6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4×□+1.6×□=66
(8.4+1.6)×□=66
10×□=66
□=66÷10
□=6.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1.(1) 4.7 5.3
(2) 7.2 5.4
【分析】(1)观察这列小数,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大0.2,据此解答。
(2)观察这列小数,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小0.9,据此解答。
【详解】(1)4.5+0.2=4.7
5.1+0.2=5.3
4.5,(4.7),5.1,(5.3),5.5。
(2)8.1-0.9=7.2
6.3-0.9=5.4
9,8.1,(7.2),6.3,(5.4),4.5。
【点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32.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
【详解】0.98<1,所以4.6×0.98<4.6
1.1>1,所以 6.56×1.1>6.56
8.5×6=51,0.85×600=510,51<510,
所以 8.5×6<0.85×600。
33. 三 1000
【分析】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加,比如两个乘数都是两位小数,那么积就是四位小数。如果乘积末尾有零,积末尾有几个零,小数位数相应的减少几位。
积的变化规律: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几)倍。
【详解】1.26和0.2的小数位数共有2+1=3(位),则1.26×0.2的积有三位小数,1.2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126,0.2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2,则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100×10=1000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与运用。
34.1.245
【分析】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12.45。要求原来的数,只需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得到的数为1.245。
【详解】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12.45,原来的数是1.245。
35.10
【分析】先烙两张饼,需要4分。剩下的三张饼分别为a、b、c;第一次烙a、b的正面;第二次烙a的反面和c的正面;第三次烙b、c的反面。所以烙剩下的三张饼需要3×2=6分。这样烙5张饼至少需要4+6=10分。
【详解】4+3×2
=4+6
=10(分)
至少需要10分。
【点睛】在烙饼优化问题中,要统筹安排烙饼的顺序,使锅里始终没有空位,这样才能保证需要的时间最短。
36.5
【分析】用要表示的米数除以1格表示的米数,即等于需要的格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00÷200=5(格)
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200米,那么5格可以表示10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37.小数点
【详解】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一定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一定要对齐数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2.35+4.6=6.95。
38.60
【分析】用9:02减去8:50求出二人相遇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设慧慧的速度是x米/分,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相遇时两人走的路程,根据等量关系:“相遇时聪聪走的路程+慧慧走的路程=1500米”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慧慧的速度是x米/分。
9:02-8:50=12(分)
12x+65×12=1500
12x+780=1500
12x+780-780=1500-780
12x=720
12x÷12=720÷12
x=60
因此,慧慧的速度是60米/分。
39. 38 13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90°,用90°减52°,即可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的度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25°,用180°减25°,再减25°即可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详解】90°-52°=38°
180°-25°-25°
=155°-25°
=130°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5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3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25°,它的顶角是130°。
40. 6.05 30 72 40 60
【分析】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1吨=1000千克,50千克=0.05吨,6吨50千克=6+0.05=6.05吨,6吨50千克=6.05吨;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0.3平方米=30平方分米;
(3)1时=60分,0.2时=12分,1.2时=60+12=72分,1.2时=72分;
(4)1千克=1000克,0.06千克=60克,40.06千克=40千克60克。
【详解】6吨50千克=6.05吨 0.3平方米=30平方分米
1.2时=72分 40.06千克=40千克60克
41. 8304000 830.4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整数的改写:如果是整万或整亿的数,只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并加一个“万”或“亿”字。
把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的末尾的0,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即可。
【详解】八百三十万四千写作8304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830.4万。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写法与改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 68.76 两 0.01 6876
【分析】用中国组合得分364.86减亚军加拿大组合得分296.10,按照小数加减法法则计算:把小数点对齐,先按整数加减法法则计算出结果,再打上结果的小数点;
观察求出的结果,小数点右边有几个数字即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得数改写成分数形式,分子即是它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详解】364.86-296.10=68.76(分)
68.76=
所以,中国组合比亚军高出了68.76分,这是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1或,它有6876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3. 2.5+2.5+2.5 2.5×3/3×2.5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3个2.5的和是2.5+2.5+2.5。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则3个2.5的和是2.5×3。
【详解】通过分析,求3个2.5的和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2.5+2.5+2.5,列乘法算式是2.5×3。
【点睛】掌握加法和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4.10
【分析】第一次先煎2个鸡翅,剩下的3个鸡翅可以这样煎:先煎2个鸡翅的正面;煎熟后拿出第一个,放入第三个,煎第二个的反面和第三个的正面;煎熟后第二个就熟了,再煎第一个和第三个的反面,据此计算出时间即可。
【详解】前2个鸡翅煎2面,用时间4钟。剩下3个鸡翅:
第一次:放①的正面和②的正面,煎熟后①拿出;
第二次:放②的反面和③的正面,煎熟后,此时②完全熟了;
第三次:放①的反面和③的反面,煎熟后,此时①和③完全熟了。
用时:(分钟)
全部时间:(分钟)
所以煎5个鸡翅至少需要10分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烙饼问题的应用,一次最多烙2张,所需时间=个数×煎一面所用时间。
45.44
【分析】根据题意,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题目给出两条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18厘米,需判断哪条边为腰,哪条为底边。若腰长为8厘米,底边为18厘米,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8+8=16(厘米),16<18,显然不成立。因此此情况不成立。若腰长为18厘米,底边为8厘米,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8+18>8,18+8>18,所有条件均满足,此时三边为18厘米、18厘米、8厘米。再把三边相加,求周长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8+8=16(厘米)
16<18
18+18>8
18+8>18
三角形的三边应为18厘米、18厘米、8厘米。
18+18+8
=36+8
=44(厘米)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8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44厘米。
46. 8 3.96 扩大到原来的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长+宽)×2,长方形面积公式:S=长×宽,将数据代入求值即可;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m或者除以m(0除外),另一个因数乘n或者除以n(0除外),积就乘mn或者除以mn(0除外),据此判断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宽不变,该长方形面积如果变化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2.2+1.8)×2
=4×2
=8(米)
2.2×1.8=3.96(平方米)
因为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其中长扩大到原来10倍,宽不变,则该长方形面积也扩大到原来10倍。
综上所述: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2米,宽是1.8米,它的周长是8米,面积是3.96平方米,如果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宽不变,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7. 2.7 7.04 5.28
【分析】第1题,根据1米=10分米,将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将其单位化为米,再把所得数与2相加即可。
第2题,根据1吨=1000千克,将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即可将单位化为吨,再把所得数与7相加即可。
第3题,根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将52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将单位化为平方米。
【详解】7分米=0.7米,2+0.7=2.7(米),2米7分米=2.7米;
40千克=0.04吨,7+0.04=7.04(吨),7吨40千克=7.04吨;
528平方分米=5.28平方米。
48. 36° 108°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度数相等,把一个底角看作1份,则顶角是1×3=3(份),所以三个角的度数和就是1+1+3=5(份),用180°除以总份数5,即得到每份数一个底角的度数,再乘3即得到顶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1×3=3
1+1+3
=2+3
=5
底角:180°÷5=36°
顶角:36°×3=108°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6°,顶角是108°。
49. < > <
【分析】(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2)(3)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1),所以;
(2)整数部分,十分位,所以;
(3)整数部分,十分位,所以。
50.15
【分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3=5(cm),2+5=7(cm),2+3<7,3+5>7,且7-3<5,所以 3cm、7cm和5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详解】3+5>7且7-3<5;
3+5+7
=8+7
=15(cm)
有4根小棒,长分别是2cm、3cm、7cm和5cm,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5cm。
51. 稳定 平行四边形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图形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手机支架是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的性质;自动升降机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性质。
52.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乘积,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即可,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前面用0补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计算2.6×1.8时,先把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把1.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先算26×18的积,然后结果中从后向前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也就是把积缩小到它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53.2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大于6.2小于6.5的一位小数有6.3、6.4,共有2个。
【点睛】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54. 11 4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应付多少钱,再用付的15元减去应付的钱,就是找回多少钱。
【详解】2.75×4=11(元)
15-11=4(元)
每个本子2.75元,淘气买回4个,应付(11)元;淘气给了15元,应找回(4)元。
55.65.04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这个数最接近65,如果这个数比65小,那么个位上应是4,十分位上是9;如果这个数比65大,那么个位上应是5,十分位上应是0;再分别求出64.94、65.04与65的差,差最小的那个数最接近65。
【详解】65-64.94=0.06
65.04-65=0.04
0.04<0.06
使6□.□4这个数最接近65,这个数是65.04。
56. 9 12
【分析】(1)3张饼,第一张和第二张的正面一起烙,再把第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一起烙,最后再把第二张和第三张的反面一起烙,需要烙3次,每次需要3分钟,共需要3×3=9分钟;(2)4张饼,每次烙2张,正反各需要烙一次,需要烙4次,共需要3×4=12分钟;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3=9(分钟)
3×4=12(分钟)
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只能烙2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都需要3分钟。烙3张饼至少需要9分钟,烙4张饼至少要12分钟。
【点睛】合理安排,使每次都能同时烙2张饼,这样用时最少。
57. 四 79.8
【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据此算出算式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0.29×0.16=0.0464,积是四位小数。
9.5×8.4=79.8
0.29×0.16的积是四位小数,9.5×8.4的积是79.8。
58. 百分 0.01
【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详解】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吴堡县地区生产总值5.61亿元,“1”在(百分)位上,表示1个(0.0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注意在什么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9.0.1/
【分析】根据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01(或),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或),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401.60亿元。在401.60中,从左往右,“6”的计数单位是0.1(或)。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以及各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60.0.1/
【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或0.001)……
【详解】武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东接兴平市,南临渭水与西安市周至县相望,西靠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市扶风县,北和乾县接壤,总面积397.8平方千米。397.8的计数单位是0.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