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课程讲授
课程导入
本课小结
习题练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二课时
课程导入
如图所示,你能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A
B
A`
B`
利用特殊的光线可画出凸透镜成像状况:
以A点为发光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光线经过焦点;
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折射;
经过焦点的光线,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
这样就找到了A点的像A’点,画出AB物体成的像A’B’。
确定折射光线会聚的点,只需要两条光线,所以作图时只需画出其中两条光线即可。
O
u>2f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A
B
A`
B`
O
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f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O
A`
B`
A
B
u=2f
成倒立、等大、实像
v = 2f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O
A`
B`
A
B
f成倒立、放大、实像
v > 2f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平行光线
O
A
B
u=f
不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
F
O
A`
B`
A
B
u成正立、放大、虚像
木牍
S
S′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物距 u 像的性质 像距 v 像的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异侧
f2f 异侧
u=f 不成像 / /
u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课程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课程讲授
u > 2f
f < v < 2f
成像原理:
当 u > 2f 时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 f < v < 2f 。
想一想:如何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呢?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
课程讲授
F
F
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所以应让物体靠近镜头,镜头向外拉,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远一些。
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课程讲授
也可以可以通过改变焦距,即光学变焦的方式,来改变成像大小。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
课程讲授
v > 2f
f < u <2f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投影仪
成像原理:
当 f < u < 2f 时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 v > 2f 。
课程讲授
F
F
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如何调节?
成实像时,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所以应让幻灯片靠近镜头,屏幕远离镜头。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投影仪
课程讲授
成像原理:
当 u < f 时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放大镜
课程讲授
F
F
想一想:怎样通过放大镜看到更大的像呢?
成虚像时,
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远像远像变大。
所以应让放大镜远离物体,但要在一倍焦距以内。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投影仪
小结
课程讲授
凸透镜的原理
画光路图的方法解释凸透镜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投影仪:f照相机: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放大镜:u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习题练习
1.如图是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蚂蚁时的情形,所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蚂蚁离透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或“小于”)透镜的焦距。
虚像
小于
习题练习
2.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B.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增大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A
习题练习
3.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物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答:除了指尖触碰的部分,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发光物体完整的像,但因为此时凸透镜会聚的光线要少一些,所以像的亮度会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