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2节 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课程讲授
课程导入
本课小结
习题练习
第一课时
课程导入
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铝柱和钢柱,哪个质量大 如果它们的体积很大,质量不便直接测量,我们如何间接地得到它们的质量呢
课程导入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一个铝块的体积是另一个铝块的2倍、3倍……那么它的质量也是另一个的2倍、3倍……吗 也就是说,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1V 1m
1V 1m
1V 1m
2V 2m
3V 3m
课程讲授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选择大小不同、外形规则的铝块作为探究对象;
(2)选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作为探究工具;
(3)分别测出铝块的质量和体积;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思路:
课程讲授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测量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铝块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实验过程:
被测物体 质量m /g 体积 V/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课程讲授
实验表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定的。
物质不同,这个比值一般也不同。我们用密度来表示这个比值。
铝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课程讲授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
这种物质的密度。
2.符号:ρ
3.公式: ρ=
4.单位:①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②常用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g/cm3)
5.单位换算:1 g/cm3=1×103 kg/m3
质量
体积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密度
课程讲授
对公式 ρ= 的理解
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
不同种物质:①m一定时,ρ越大,V 越小;
②V一定时,ρ越大,m越大。
变形:
m =ρV
V =
密度
密度
课程讲授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密度只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
密度
课程讲授
物质 密度 /(kg·m-3) 物质 密度 /(kg·m-3)
金 19.3×103 铝 2.7×103
铅 11.3×103 花岗岩 (2.6~2.8)×103
银 10.5×103 冰(0℃) 0.9×103
铜 8.9×103 蜡 0.9×103
铁 7.9×103 干松木 0.5×103
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小资料
密度
课程讲授
物质 密度 /(kg·m-3) 物质 密度 /(kg·m-3)
水银 13.6×103 纯水 1.0×103
硫酸 1.8×103 酒精 0.8×103
海水 1.03×103 汽油 0.71×103
小资料
一些液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密度
表示1m3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kg
课程讲授
物质 密度 /(kg·m-3) 物质 密度 /(kg·m-3)
二氧化碳 1.98 一氧化碳 1.25
氧气 1.43 氦气 0.18
空气 1.29 氢气 0.09
小资料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密度
课程讲授
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如冰和蜡。
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可能不同。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 0.9×103 kg·m-3变成 1.0×103 kg·m-3,因质量不变,所以体积要变小。
由密度表所得信息:
密度
小结
课程讲授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步骤
密度
密度
定义
实验数据处理
符号及公式:ρ=
常见物质的密度表
单位换算:1 g/cm3=1×103 kg/m3
实验结论
习题练习
1. 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物理意义是 。
每立方米的铁的质量为7.9×103 kg
习题练习
2. 一桶花生油,用去一半以后,剩余花生油的质量是原来的 ,体积是原来的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该花生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合 g/cm3。
一半
0.8
不变
一半
习题练习
3. 在学习了公式ρ=后,某同学认为根据公式可以推出“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的结论。你认为这种推论正确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不正确,因为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等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