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维诗四首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1. 王维诗四首 课件 (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8 20:5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单元序曲
王维诗四首
清波荡漾的湖泊镶嵌在绿野之中,宛如少女的明眸脉脉含情。湖畔杨柳依依,轻拂水面,水转筒车,鸥鸟传情,听童子牧歌,看酒旗临风。置身于山水田园,撷一袖花香蕙英……走进王维的诗歌,仿佛走进了诗与画交融的意境、聆听一位智者的心语、体会山水的幽情。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李白诗四首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这位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让我们带着惊奇来品读他的诗歌,让我们怀着敬仰探究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杜甫诗五首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这些饱含真挚情感的赞美之辞,是对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度概括。杜甫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他的诗歌的节奏就是他心跳的节奏。作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是对中唐社会现实最直接的反映。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即景抒情诗四首
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宁静而又清纯;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穿透和感动,一切世俗的丑陋和鄙俗,都在诗意的光泽里消融;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浸润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这是一眼脉脉的源泉,汇聚成河流,千年不息,一直流到遥远的未来……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山水田园诗四首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情,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静下心来诵田园诗,赏山水意,味漫游乐,得潇洒身。为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去领略生活的些许亮色,让郁闷烦躁随风而逝,重拾生命中的许多美丽。山水田园诗——灵魂的一片栖息地。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边塞战争诗四首
一群朝气蓬勃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仪仗队,展示着盛唐的国威。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盛唐的精神。一提起盛唐边塞诗,总能让人想到那大漠风尘中的热血男儿、无奇不有的绝域景色,以及边关将士粗犷豪放的大无畏气概和回肠荡气的儿女柔情。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最能体现大唐盛世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作品。
1 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过目不忘
王维与他的救命诗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做了伪官,被拘于菩提寺。好友裴迪冒险来探望,王维向他说及乐工在凝碧池流泪为安禄山演奏之事,并作了一首《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赠予裴迪,以表不愿做伪官的心迹。安史之乱平定后,王维被下狱治罪。后来这首诗传到肃宗那里,肃宗大加赞许,称其忠诚,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过。这首诗竟成了他的一首救命诗。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 作者卡片 ◆
姓 名 王 维
字号称谓 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曾任尚书右丞),亦称“诗佛”(因其笃志奉佛)
朝代/生卒年月 唐代/701—761
籍 贯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州)
用酒食等款待,文中指送饭
水雾弥漫的样子
作者自谓
生长出
渔人,文中指船夫
迅猛
快速
漠漠水田飞白鹭
山中发红萼
惟有相思似春色
草枯鹰眼疾
[名师指津]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两个典故,然后再抓住“争席罢”“更相疑”等词语,联系诗的主旨,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
[名师指津]王维的送别诗大多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写送别之情:或烘托送别气氛,或点明送别时令,或寄寓送别之情。结合诗句分析即可。
我的理解:《送沈子福归江东》中,诗人开篇先写了送别渡头的景物,烘托了送别气氛。三、四两句即景寓情,情景结合,自然地抒写出作者心中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依依不舍地望着友人乘船而去,眼前剩下的只有大江南北两岸无限的春色,此时此刻,诗人仿佛觉得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就像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由此发出想象: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随处可见的春色,从大江南北一齐涌向你,随你乘船而去吧。诗人在这里,化实景为虚情,借助美好的想象和景物,来展现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
[名师指津]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再现诗句描写的场景,并点明其作用。
我的理解:这两句主要描写射猎时的情景。“草枯”“雪尽”在绘景的同时,给我们传达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鹰眼疾”“马蹄轻”正面写战马、猎鹰狩猎时的动作体态,并未直接描绘将军的神情,但“疾”“轻”却是将军内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从侧面渲染出了将军驾鹰纵马追逐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旺盛昂扬。
我的理解:《观猎》诗前半部分写出猎,发端突兀,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展现了风起云涌的射猎场面;同时写出了猎鹰的迅捷敏锐,骏马潇洒的扬蹄,充分体现了将军高超的猎技和射猎动作的迅疾。而诗的后半部分写猎归,收笔意远,以写景作结,非营地景色,而是回看行猎处的景色,已是“千里暮云平”,首尾彼此呼应,形成对比:当初是风起云涌,是出猎时的紧张;此时是风定云平,是猎归后的从容。
2.议论文段
环境虽然是人生选择的外在因素,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维的一生,离不开禅佛的规范,他生在佛教家庭,长在佛教兴盛之际,佛教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但王维却没有局限于佛教思想的清静无为,而是积极投身于自然之中,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因而,他的艺术生活变得更加广泛,不论绘画、音乐、书法、诗歌,成就无不高而远,这是其他文人所不及的。王维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之下,能大显其艺术才华,把田园灌溉得更翠绿,更幽美、更可爱,这显然是他摆脱当时社会的纷扰,走进宁静的自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的结果。
[赏评] 美丽的辋川是王维的精神家园,是“与其让他人主宰,不如放飞自我”的精神象征。文章融议论于优美而又抒情的文字中,本身就是辋川“清幽、明净与静寂”风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