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1 19:25:28

文档简介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 12 课 阿拉伯帝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掌握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到
阿拉伯帝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史料实证:通过引用相关史料,如文献记载、图片等,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
的能力,从而论证历史问题;
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
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阿拉伯帝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
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重难点】
1.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成就对
世界文化的影响。
学习任务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55—56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思想,于 世纪,在
亚洲的 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经典。(时空观念)
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基础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基
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3.结合前面所学,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档案。
宗教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公元 世纪 世纪 世纪初
诞生地点 洲南亚古印度 洲巴勒斯坦地区 洲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忍受苦难,死后进天堂 独尊安啦
经典 —— 《圣经》 《古兰经》
第 1 页 共 4 页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以下人物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双重使命的是
A. 穆罕默德 B. 屋大维 C.耶稣 D.查理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穆罕默德 40 来岁时开始相信上帝选他为
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在他死后不久被记录成书《古兰经》,成为新教的圣典。”
书中介绍的“新教”是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3.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
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将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
强大的民族统一体主要靠
A. 政治口号 B. 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个人魅力
学习任务二、阿拉伯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阅读课本 56—57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从 56 页“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可知,8 世纪中期阿拉伯
帝国极盛时,版图横跨 三洲,与他同样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还有波斯帝国、亚历
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时空观念)
2.阿拉伯帝国实行的是 中央集权统治专制政府,最高责任是集君权、政权、
神权于一身的 ,特点是政教合一。
3.结合所学,完成阿拉伯帝国兴衰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6 世纪末 7 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中
世纪初 创立伊斯兰教
7 世纪前期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51 年 赢得怛罗斯之战,获得造纸术,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世纪中期 帝国极盛,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830 年 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9 世纪中叶起 阿拉伯帝国内讧不断
11 世纪到 13 世纪 十字军东征,消耗阿拉伯帝国实力
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4.【时空观念】8 世纪前期,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出现了大帝国,即大唐帝国和
A. 亚历山大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5.【历史解释】(2025·重庆中考·13)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
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
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A. 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第 2 页 共 4 页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 创造0到9计数法
学习任务三、阿拉伯文化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57—58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中国的 、 、火药等重大发明
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担当了 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历史解释)
2.在数学领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数字,它的发明者实际
上是 人。阿拉伯人的贡献是改造并传播了这一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历史解释)
3.在文学领域,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
《一千零一夜》,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史料实证)
4.在医学领域,阿拉伯的两大医书是《医学集成》和《医典》,其中《医典》的作者伊
本·西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5·新疆中考·13)西欧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初期实际上已被
摧毁得荡然无存,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才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传回欧洲。由此可见
阿拉伯人
A. 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欧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C.用理性之光驱散了愚昧黑暗 D. 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7.(2025·四川达州中考·11)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
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他们是
A. 罗马人 B. 希腊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
8.【时空观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绍下图所示封建时代国家所取得的文明成
果,可以入选的是
A. 《荷马史诗》 B. 《哈姆雷特》 C. 《天方夜谭》 D. 《物种起源》
9.【历史解释】下边示意图强调阿拉伯人
第 3 页 共 4 页
A. 复兴了欧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
C.完全照搬了外来文化 D. 浓缩了东方文明精华
10.【历史解释】(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
下材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与方程的运算》一直到 16 世纪都
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科书。
●阿拉伯数学家海雅木编著了《代数》一书,研究了二次方程与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和
几何作图法,并把数值代数用于度量几何。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A. 阿拉伯文化兴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与影响
C.阿拉伯文明兴衰的历程 D. 阿拉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11.【历史解释】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领域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
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
造出自己的文化。8 世纪初,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
学校和图书馆。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 数千年文明区的深厚积淀 B.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C.信仰与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 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2.【史料实证】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帕特农神庙遗址 西亚建筑遗址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
A. 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 东西文化的差异
第 4 页 共 4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掌握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史料实证:通过引用相关史料,如文献记载、图片等,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论证历史问题;
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阿拉伯帝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重难点】
1.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成就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学习任务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5—5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思想,于 世纪,在亚洲的 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经典。(时空观念)
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基础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3.结合前面所学,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档案。
宗教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公元 世纪 世纪 世纪初
诞生地点 洲南亚古印度 洲巴勒斯坦地区 洲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忍受苦难,死后进天堂 独尊安啦
经典 —— 《圣经》 《古兰经》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以下人物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双重使命的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耶稣 D.查理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穆罕默德40来岁时开始相信上帝选他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在他死后不久被记录成书《古兰经》,成为新教的圣典。”书中介绍的“新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3.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将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主要靠
A.政治口号 B.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个人魅力
学习任务二、阿拉伯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6—57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从56页“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极盛时,版图横跨 三洲,与他同样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还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时空观念)
2.阿拉伯帝国实行的是 中央集权统治专制政府,最高责任是集君权、政权、神权于一身的 ,特点是政教合一。
3.结合所学,完成阿拉伯帝国兴衰时间表。
时间 事件
6世纪末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中
世纪初 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前期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51年 赢得怛罗斯之战,获得造纸术,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世纪中期 帝国极盛,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830年 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9世纪中叶起 阿拉伯帝国内讧不断
11世纪到13世纪 十字军东征,消耗阿拉伯帝国实力
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4.【时空观念】8世纪前期,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出现了大帝国,即大唐帝国和
A.亚历山大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5.【历史解释】(2025·重庆中考·13)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创造0到9计数法
学习任务三、阿拉伯文化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7—58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中国的 、 、火药等重大发明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担当了 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历史解释)
2.在数学领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数字,它的发明者实际上是 人。阿拉伯人的贡献是改造并传播了这一从0到9的计数法。(历史解释)
3.在文学领域,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史料实证)
4.在医学领域,阿拉伯的两大医书是《医学集成》和《医典》,其中《医典》的作者伊本·西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5·新疆中考·13)西欧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初期实际上已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才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传回欧洲。由此可见阿拉伯人
A.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欧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C.用理性之光驱散了愚昧黑暗 D.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7.(2025·四川达州中考·11)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他们是
A.罗马人 B.希腊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
8.【时空观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绍下图所示封建时代国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选的是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物种起源》
9.【历史解释】下边示意图强调阿拉伯人
A.复兴了欧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
C.完全照搬了外来文化 D.浓缩了东方文明精华
10.【历史解释】(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与方程的运算》一直到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科书。 ●阿拉伯数学家海雅木编著了《代数》一书,研究了二次方程与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和几何作图法,并把数值代数用于度量几何。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A.阿拉伯文化兴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与影响
C.阿拉伯文明兴衰的历程 D.阿拉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11.【历史解释】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领域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的文化。8世纪初,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数千年文明区的深厚积淀 B.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C.信仰与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2.【史料实证】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帕特农神庙遗址 西亚建筑遗址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
A.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东西文化的差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掌握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史料实证:通过引用相关史料,如文献记载、图片等,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论证历史问题;
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阿拉伯帝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重难点】
1.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
2.难点: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成就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学习任务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5—5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思想,于7世纪,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经典。(时空观念)
2.穆罕默德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基础的穆斯林公社,形成了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3.结合前面所学,完成世界三大宗教档案。
宗教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初
诞生地点 亚洲南亚古印度 亚洲巴勒斯坦地区 亚洲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教义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忍受苦难,死后进天堂 独尊安啦
经典 —— 《圣经》 《古兰经》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以下人物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双重使命的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耶稣 D.查理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不仅创立了伊斯兰教,还成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奠定了基础,故选A项;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完成了罗马的统一,但并未创立宗教,排除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创立了基督教,但没有建立统一国家,排除C项;查理并没有创立宗教,排除D项。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提到:“穆罕默德40来岁时开始相信上帝选他为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在他死后不久被记录成书《古兰经》,成为新教的圣典。”书中介绍的“新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到穆罕默德被上帝选为先知,其教诲被整理为《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于7世纪创立,故选A项;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经典为佛经,与穆罕默德无关,排除B项;基督教由耶稣创立于1世纪,经典为《圣经》,题干中的“新教”指新创立的宗教而非基督教的派别,排除C项;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形成于东汉时期,与老子相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3.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将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主要靠
A.政治口号 B.文化成就 C.宗教信仰 D.个人魅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伊斯兰教, 622年,他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这是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故选C项;政治口号不是促进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因素,排除A项;穆罕默德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不是靠文化成就,排除B项;穆罕默德的个人魅力不是促进阿拉伯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
学习任务二、阿拉伯帝国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6—57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从56页“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极盛时,版图横跨亚欧非三洲,与他同样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还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时空观念)
2.阿拉伯帝国实行的是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专制政府,最高责任是集君权、政权、神权于一身的哈里发,特点是政教合一。
3.结合所学,完成阿拉伯帝国兴衰时间表。
时间 事件
6世纪末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中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前期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51年 赢得怛罗斯之战,获得造纸术,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8世纪中期 帝国极盛,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830年 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9世纪中叶起 阿拉伯帝国内讧不断
11世纪到13世纪 十字军东征,消耗阿拉伯帝国实力
1258年 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4.【时空观念】8世纪前期,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出现了大帝国,即大唐帝国和
A.亚历山大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蒙古帝国
【答案】C
【解析】8世纪前期,阿拉伯半岛逐渐统一,穆罕默德病逝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疆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与当时大唐帝国并立,故选C项;亚历山大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4世纪建立,主要活动在地中海地区,时间早于8世纪且地域不符,排除A项;查理曼帝国由查理曼大帝于800年加冕建立,核心位于欧洲西部如法兰克地区,不属于亚洲西部,排除B项;蒙古帝国由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13世纪才扩张崛起,时间晚于8世纪,排除D项。
5.【历史解释】(2025·重庆中考·13)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将埃及、波斯等古代文明地区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并且阿拉伯帝国与中国、印度、拜占庭等文化昌盛的国家相毗邻。这一局面有利于
A.多元文明的交融 B.罗马法典的编撰
C.伊斯兰教的产生 D.创造0到9计数法
【答案】A
【解析】阿拉伯帝国地跨三洲,统一众多古代文明地区且与多个文化昌盛国家毗邻,这种广大地域与多元文明汇聚的局面有利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故选A项;罗马法典编撰于罗马帝国时期,早于阿拉伯帝国建立,与阿拉伯帝国局面无关,排除B项;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未统一时,并非题干所述帝国形成后的情况影响,排除C项;0到9计数法由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但发明者是古印度人,排除D项。
学习任务三、阿拉伯文化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57—58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历史解释)
2.在数学领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阿拉伯数字,它的发明者实际上是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的贡献是改造并传播了这一从0到9的计数法。(历史解释)
3.在文学领域,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天方夜谭》,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史料实证)
4.在医学领域,阿拉伯的两大医书是《医学集成》和《医典》,其中《医典》的作者伊本·西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6.【历史解释】(2025·新疆中考·13)西欧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初期实际上已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才保留了下来,并将其传回欧洲。由此可见阿拉伯人
A.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欧洲文化 B.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C.用理性之光驱散了愚昧黑暗 D.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答案】A
【解析】阿拉伯人翻译希腊罗马著作使其免于失传并传回欧洲,这直接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欧洲文化,故选A项;阿拉伯人保存的是古典哲学和科学知识,并未涉及批判欧洲封建道德伦理观念,排除B项;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典著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基,但驱散愚昧黑暗主要指后来启蒙运动,非阿拉伯人直接作用,排除C项;题干强调传播欧洲古典文化,阿拉伯自身虽有伊斯兰黄金时代等成就,但此处未体现创造特色文化,排除D项。
7.(2025·四川达州中考·11)他们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了欧洲。他们是
A.罗马人 B.希腊人 C.雅利安人 D.阿拉伯人
【答案】D
【解析】阿拉伯人在中世纪通过丝绸之路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关键角色,将中国唐朝的造纸术、宋朝的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如造纸术经阿拉伯帝国西传至西班牙等地,故选D项;罗马帝国在公元前后与中国有间接贸易,但造纸术等发明传入欧洲是在5世纪西罗马灭亡后由阿拉伯人完成,排除A项;希腊人虽在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但未在将中国这些发明传入欧洲方面起主要作用,排除B项;雅利安人主要在印度和中亚地区活动,并对印度文明有重要影响,并非传播中国重大发明到欧洲的群体,排除C项。
8.【时空观念】(2025·湖南中考·13)若要介绍下图所示封建时代国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入选的是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物种起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封建时代国家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中的国家以“巴格达”为首都,横跨亚非欧三洲,很明显是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符合题意,故选C项;《荷马史诗》属于古希腊文学成就,当时古希腊属于奴隶社会,排除A项;《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成就,当时西欧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于1859年出版,当时英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排除D项。
9.【历史解释】下边示意图强调阿拉伯人
A.复兴了欧洲古典文化 B.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
C.完全照搬了外来文化 D.浓缩了东方文明精华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进水管“保存古希腊学术”“吸收波斯、埃及传统文化”可知,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阿拉伯文化吸收。据材料“阿拉伯人自己的创造”可知,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为欧洲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人成了文明交流的使者,故选B项;复兴了欧洲古典文化的是文艺复兴,不符合题意,且材料还有阿拉伯人自己的创造,排除A项;完全照搬了外来文化说法错误,阿拉伯人进行了创造,排除C项;浓缩了东方文明精华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还有西方文化,古希腊学术属于西方文化,排除D项。
10.【历史解释】(2025·四川眉山中考·9)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创立了代数学,他的《代数与方程的运算》一直到16世纪都是欧洲各大学的主要教科书。 ●阿拉伯数学家海雅木编著了《代数》一书,研究了二次方程与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和几何作图法,并把数值代数用于度量几何。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A.阿拉伯文化兴盛的原因 B.阿拉伯文明的成就与影响
C.阿拉伯文明兴衰的历程 D.阿拉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答案】B
【解析】材料详细列举了阿拉伯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如花拉子密创立代数学并其著作长期作为欧洲教材,海雅木研究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并将代数用于几何,以及阿拉伯人改造印度数字形成现代数字体系,这些史实凸显了阿拉伯文明的创新贡献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故选B项;材料仅描述成就而未分析文化兴盛的原因如经济或政治背景,排除A项;材料聚焦具体成就未涉及文明兴衰的完整过程如兴起或衰落阶段,排除C项;虽有改造印度数字的借鉴元素,但核心是阿拉伯的主动创新如代数学的创立和传播而非外来借鉴,排除D项。
11.【历史解释】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领域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的文化。8世纪初,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数千年文明区的深厚积淀 B.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C.信仰与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阿拉伯人翻译希腊著作、学习中国造纸术并建立学校图书馆,体现了积极吸收和改造其他民族文化,推动自身文化繁荣,这直接展示了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选D项;数千年文明积淀不符合史实,阿拉伯帝国7世纪兴起,其文化繁荣主要依赖继承而非自身悠久历史,排除A项;自然地理环境虽可能辅助交流,但题干未提及且繁荣主因是文化继承而非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讲是文化传播发展,未强调信仰与征服对文化繁荣的作用,排除C项。
12.【史料实证】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帕特农神庙遗址 西亚建筑遗址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
A.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C.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D.东西文化的差异
【答案】C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依次反映了西方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与东方西亚建筑具有相似的建筑特点,印度人发明的0—9数字经阿拉伯人改造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选C项;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属于海洋文明,排除A项;材料能体现世界文明多元,而不能体现文明源于一体,排除B项;题干图片体现的是东西文明的交流互鉴,没有强调东西文化的差异,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