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检测(一) 物质及其变化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淀粉溶液和烟都是胶体
B.固体NaCl、熔融HCl都能导电
C.硫酸、纯碱、食盐是按酸、碱、盐排列的
D.碱石灰、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2.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4 B.KI
C.NaOH D.CH3COOH
4.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诗词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树叶由绿变黄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增成卤”,海水晒盐涉及蒸发结晶的操作
C.“煤饼烧蛎房(贝壳)成灰”,该过程中包含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D.“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2SO4 NaOH CaCO3 H2O CaO
B HCl Ca(OH)2 NH4Cl CO MgO
C HCl KOH KNO3 SO3 Fe2O3
D HNO3 NH3 MgCl2 CO2 CuO
6.人们常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图甲表示。图乙表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则C表示( )
A.离子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 D.三者中的任一反应
7.国产航母001A等舰艇的船底都涂有含Cu2O的防污涂料,制备Cu2O的一种方法为Zn+2CuSO4+2NaOH===Cu2O+ZnSO4+Na2SO4+H2O。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得到电子 B.CuSO4被氧化
C.NaOH是还原剂 D.CuSO4是氧化剂
8.N2F4可做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它可由以下反应制得:HNF2+Fe3+―→N2F4↑+Fe2++H+(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N,被还原的元素是Fe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C.Fe3+的氧化性弱于N2F4的氧化性
D.若反应生成1个N2F4分子,则转移2个电子
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的反应为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均是电解质
B.NaN3的电离方程式为NaN3===Na++3N-
C.KNO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5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OH)2+2H+===Ca2++2H2O
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Ag++Cl-===AgCl↓
C.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BaSO4↓
D.稀硫酸滴到Fe片上:2Fe+6H+===2Fe3++3H2↑
11.下列指定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B.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OH-===NH3·H2O
C.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2++OH-+CO2===CaCO3↓+H2O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Na+、MnO、Cl-、NO
B.酸性溶液:NH、Fe3+、CO、SO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NO
D.碱性溶液:K+、Al3+、SO、NO
13.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K+、H+、Mg2+、SO、Cl-、NO。经检测废水呈强碱性,则可确定该厂废水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组合是( )
A.H+、K+、NO B.K+、NO、SO
C.H+、Mg2+ D.K+、Mg2+、SO、Cl-
14.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利用了下列反应: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11H2O(Cr2O和Cr3+在溶液中的颜色分别为橙色和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H3COOH<Cr2O
B.该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C.K2Cr2O7和Cr2(SO4)3都是电解质
D.若司机醉酒驾车,则检测器中物质由橙色变为绿色
15.某溶液仅由Na+、K+、Ba2+、Fe3+、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且各离子浓度相等,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过量盐酸无明显变化,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操作①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OH)2,产生白色沉淀1;
③取操作②后的滤液,加入过量的HNO3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根据操作①现象,推断一定不存在CO、Fe3+
B.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和K+
C.白色沉淀1是BaSO4
D.原溶液中可能存在C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列出了它们的一种主要成分(其中加碘盐是氯化钠中添加适量的KIO3,其他成分未列出)。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名称 天然气 白酒 醋酸 小苏打
成分 CH4 C2H5OH CH3COOH NaHCO3
编号 ⑤ ⑥ ⑦
名称 熟石灰 铜钱 加碘盐
成分 Ca(OH)2 Cu NaCl
(1)请你对表中①~⑦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写出④、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用④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澄清的⑤溶液与足量的④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淀粉碘化钾及③检验⑦中碘的存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盐酸 ②NaHCO3
③Cu ④CO2 ⑤Al(OH)3 ⑥NaHSO4溶液
⑦Fe(OH)3胶体 ⑧氨气 ⑨蔗糖 ⑩Ba(OH)2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胃液中含有①,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⑤)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NaHSO4溶液和⑦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⑩中逐滴滴加⑥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3分)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含Cl-、CO、SO、Na+、K+、Mg2+、Cu2+中的几种。
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③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Ⅰ.氮氧化物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下列四个反应均为含氮物质的转化反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
A.N2+O22NO
B.NH3+HCl===NH4Cl
C.3NO2+H2O===NO+2HNO3
D.2NO2??N2O4
(2)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O2+NO+2NaOH===2NaNO2+H2O
②2NO2+2NaOH===NaNO2+NaNO3+H2O
在反应①中,还原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在反应②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Ⅱ.氯酸钾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KClO3+HCl(浓)——KCl+ClO2↑+Cl2↑+H2O(未配平)。
(3)上述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4)请用单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共有六种粒子:SO2、MnO、SO、Mn2+、H+、H2O。
(5)补充并配平以下离子方程式:
MnO+____SO2+______===____Mn2++____SO+______
阶段质量检测(一)
1.选A 淀粉溶液和烟都是胶体,A正确;固体NaCl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B错误;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成分是水,是纯净物,D错误。
2.选C 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做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选A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B、C、D项均为电解质。
4.选C 树叶变色是因为树叶中的叶绿素分解,被其掩盖的红色素、黄色素露出而显红色、黄色,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A正确;“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增成卤”指将水蒸发得到盐,该过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B正确;“煤饼烧蛎房成灰”过程中存在煤炭的燃烧和碳酸钙的分解,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O2CO2,CaCO3CaO+CO2↑,故该过程中包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包含复分解反应,C错误;雾是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
5.选C H2O、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B错误;NH3是氢化物,不是碱,D错误。
6.选A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图乙中A表示氧化还原反应,B表示置换反应,C表示离子反应。
7.选D Zn失去电子,CuSO4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反应过程中NaOH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未变,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8.选C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可配平该反应为2HNF2+2Fe3+===N2F4↑+2Fe2++2H+。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N元素被氧化,Fe元素被还原,A项正确;氧化剂Fe3+和还原剂HNF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B项正确;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Fe3+>N2F4,C项错误;由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个N2F4分子,转移2个电子,D项正确。
9.选D 单质N2不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NaN3的电离方程式为NaN3===Na++N,B项错误;KNO3中N元素由+5价降低至0价,即KNO3为氧化剂,N元素被还原,C项错误;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N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5,D项正确。
10.选B Ca(OH)2应拆成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应为H++OH-===H2O,A错误;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B正确;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Cu2++SO===BaSO4↓+Cu(OH)2↓,C错误;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Fe2+,D错误。
11.选D 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发生反应,A项错误;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OH-===H2O,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久置后,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C项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则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会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使溶液的蓝色消失,D项正确。
12.选C MnO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A错误;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H+,H+、Fe3+都与CO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Na+、K+、SO、NO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OH-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正确;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OH-,Al3+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3.选C 废水呈强碱性,则废水中含有大量OH-,H+、Mg2+因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推知,废水中一定含有K+。
14.选B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r2O是氧化剂,醋酸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r2O>CH3COOH,故A正确;该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离子参加反应,也有离子生成,属于离子反应,故B错误;K2Cr2O7和Cr2(SO4)3都属于盐,在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都是电解质,故C正确;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司机醉酒驾车,检测器中Cr2O被乙醇还原为Cr3+,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故D正确。
15.选D 根据①描述,加入过量盐酸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CO,且溶液无色,说明没有Fe3+,故A正确;根据②实验现象,加入Ba(OH)2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那么阳离子中就一定没有Ba2+,再根据各离子浓度相等,与SO电荷匹配的阳离子只有Na+和K+,故一定存在Na+和K+,故B正确;根据①描述,说明没有CO,那么加入Ba(OH)2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故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1个SO与1个Na+和K+使溶液呈电中性,再无离子与Cl-平衡电荷,故一定不含Cl-,故D错误。
16.(1)③④⑤⑦
(2)NaHCO3===Na++HCO Ca(OH)2===Ca2++2OH-
(3)H++HCO===CO2↑+H2O
Ca2++2OH-+2HCO===CaCO3↓+CO+2H2O
5I-+IO+6CH3COOH===3I2+6CH3COO-+3H2O
17.解析:(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②NaHCO3、⑤Al(OH)3、⑩Ba(OH)2属于电解质;导电应满足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①盐酸、③Cu、⑥NaHSO4溶液、⑦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答案为②⑤⑩;①③⑥⑦;(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熔融)===Na++HSO;(3)Al(OH)3与胃酸中HCl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4)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5)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大量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能力很强,向氢氧化钡中加入硫酸氢钠水溶液,先发生反应H++SO+Ba2++OH-===H2O+BaSO4↓,该阶段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钡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消耗一半,还有加进来的钠离子,还能导电,接下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继续减小且加进来的硫酸根离子与钠离子未反应,导电能力减弱,但是没有第一阶段减弱得快,待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消耗完,溶液中离子浓度开始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所以导电能力变化图像为D;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按照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硫酸钠和水,溶液呈中性,溶液恰好呈中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2H2O+BaSO4↓。
答案:(1)②⑤⑩ ①③⑥⑦ (2)NaHSO4(熔融)===Na++HSO
(3)Al(OH)3+3H+===Al3++3H2O
(4)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
(5)D 2H++SO+Ba2++2OH-===2H2O+BaSO4↓
18.解析:因溶液为无色, 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Cu2+;实验②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CO、SO;实验①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实验②则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实验③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已判断溶液中无CO、SO,则该白色沉淀为AgCl,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由上述分析可知:(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Cl-;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CO、SO;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K+。(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该溶液中唯一的阴离子即Cl-一定存在,所以实验③可省略。(3)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Mg(OH)2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答案:(1)Mg2+、Cl- SO、CO Na+、K+
(2)是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3)Mg2++2OH-===Mg(OH)2↓
19.解析:(1)N2+O22NO反应中N、O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NH3+HCl===NH4Cl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3NO2+H2O===NO+2HNO3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2NO2??N2O4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2)在反应①中,NO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是NO;在反应②中,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aNO3,氧化产物是NaNO3。(3)KClO3中K元素显+1价、O元素显-2价,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Cl元素的化合价是+5。(4)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至+4价,HCl中Cl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浓)===2KCl+2ClO2↑+Cl2↑+2H2O。(5)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至+2,S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至+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SO2+2H2O===2Mn2++5SO+4H+。
答案:(1)AC (2)NO NaNO3 (3)+5
(4) (浓)===2KCl+2ClO2↑+Cl2↑+2H2O
(5)2 5 2H2O 2 5 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