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共3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共3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07 22:5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1)
导学案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金属的物理通性
2.理解金属听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认识钠、铝分别与非金属(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知识点归纳
一、金属的存在形式及物理通性
1.金属在地壳中的存在形式:绝大多数的金属以    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    、     、    、    。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常温下,大部分为
态,不    、有金属    、易   、易   、有      。
二、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
反应(如镁条的燃烧)。
(2)活泼金属与
反应(如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2.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易   ,单质表现出 
性,遇到   剂时,就会发生  
  反应。
三、金属与O2的反应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1.钠的物理性质:钠质   ,呈光亮的  色,密度比煤油  。
2.钠的保存:在实验室中,将钠保存在

中,隔绝空气。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钠暴露在空气中则会   ,生成  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钠在坩埚中加热,会熔化成   ,并剧烈反应,发出  火焰,生成一种  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镁与O2的反应: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生成   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铝与氧气的反应
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热铝箔至熔化,液态铝不会滴落的原因是: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和   形成的氧化膜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四、金属与Cl2的反应
1.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2
2NaCl   
2.铁与氯气反应:2Fe
+
3Cl2
2FeCl3          
3.铜与氯气反应:Cu
+
Cl2
CuCl2          
五、金属与S的反应
1.钠与硫的反应:2Na
+
S
Na2S            
2.铁与硫反应:Fe
+
S
FeS            
3.铜与硫反应:2Cu
+
S
=Cu2S            
结论: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时表现出 
 (高、低)价态,与硫反应时表现出  (高、低)价态。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2)
导学案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学习目标
了解钠、镁、铝、铁、铜与酸和水的反应情况,了解共性,掌握个性。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原理,会描述实验现象。
了解铁与水反应的条件与现象,了解气体检验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
前面的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发生
反应,生成相应的

;而排在
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
二、
金属和水的反应
1.钠和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  );  成小球(说明该反应中产生   ,且说明钠的熔点  );发出“    ”的声音,四处   (说明该反应 
  ,产生 
 );水溶液变为   色(说明该反应中产生   性物质)。
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
,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为                   。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与水电离出来的
反应。
讨论:
(1)钠保存在

中,隔绝空气。其原因:         。
(2)失火现场有钠存放时,不能用   灭火,必须用       灭火。
2.铁与水的反应(按课本图3-8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安装装置,检查       。
(2)在试管中放入    和    ,将导管插入肥皂液形成泡沫。
(3)加热湿棉花和还原铁粉,观察到     时,用火柴点燃    。
现象:可以观察到加热时试管内铁粉   ,点燃肥皂泡可听到     ,冷却后得到         。
结论:铁与
反应生成   和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Mg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化学方程式:

4.Al与冷水很难反应,与沸水能反应,化学方程式:

5.Cu与水不反应。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3)
导学案
铝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
学习目标
1.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点归纳
一、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试管中有   冒出,铝片慢慢    ;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     声。
试管中有   冒出,铝片慢慢    ;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     声。
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常涉及的公式:
1.原理(找规律):
2Na
+
2H2O
=
2NaOH
+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扩大NA倍
物质的量之比
结论: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之比。
2.计算步骤与方法
P52
例题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对应化学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4)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