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课时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__________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________,掌握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_______________。
2、了解_______________。
3、掌握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和______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常用的危险化学品
阅读教材P4并回答问题:
危险化学药品是指会对人们造成伤害或对物件造成破坏的物质。我们根据化学药品的危险性质把它们分类。盛有这些化学药品的容器须贴上适当的危险警告标签。
在贴有下列图标的试剂中,你认为应密封、谨慎存放在冷暗处的是 ,如果老师请你分装酒精,那么你认为贴哪个图标最合适 。
【反馈练习】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抹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鉴别食盐和芒硝晶体,可用口尝药品的味道,有咸味者,则为食盐晶体
2.现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甲做完实验,将余下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B.乙在无用量说明时,取用稀盐酸2
mL用于实验
C.丙在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水来冲洗
D.丁在量取50
mL水时,俯视读数
3.使用下列仪器进行加热操作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
A.试管 B.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4.下列说法中,有关药品取用和仪器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白磷必须用镊子夹取,且在水中切割
B.加热烧瓶时,如外壁有水珠,可不必擦干
C.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来节约使用
D.熄灭酒精灯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
5.浓H2SO4的试剂瓶贴图中最合适的标志是( )
6.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A
B
C
D
物质的化学式
浓HNO3
CCl4
P4
KClO3
危险警告标签
7.危险化学药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
8.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质的标志是( )
9.运期间,一些易燃、易爆、剧毒品、易腐蚀品等,严禁旅客带上车。下列化学药品,可允许旅客带上车的有( )
①浓硫酸②氰化钾③水银④TNT炸药⑤汽油
⑥白磷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没有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时2)学案
学习目标
使学生整体上把握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
3.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
知识点归纳
一、过滤与蒸发
1.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1)主要仪器: 、烧杯、 、铁架台、滤纸等。
(2)简易装置图
(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 ,使滤纸紧贴 。滤纸边缘应略 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 滤纸的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 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 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
相接触。以上就是平常所说的“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1)主要仪器: 、 、酒精灯、玻璃棒。
(2)简易装置图图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 不断搅拌,防止由于
造成液滴飞溅;
b.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 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c.热的蒸发皿应用 取下,不能直接放在 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上 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在 上。
【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①溶解: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约12
g水中,用 搅拌,直至 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 ,食盐水略呈 。
②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 倒入 中,若烧杯中的溶液,再 一次
不溶物留在 ,液体沿 流入另一烧杯中
③蒸发:将滤液倒入 中,用加热同时用 ,待出现较多 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
【思考讨论】
1.粗盐水过滤后,滤液仍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因?下一步如何操作?
2.整个过滤蒸发过程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二、SO42-的检验
1.试剂: 、 溶液
2.现象: 。
3.化学方程式:
4.问题探讨:
在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时,每次应取少量进行检验,而不能将检测试剂一次全部加入到待检测的试样溶液中,为什么?
三、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1.粗盐的成分:主要为NaCl、并有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
2.除杂试剂及反应原理。
阅读课本中的溶解性表,填写下列空格
加入试剂
杂质
化学方程式
NaOH溶液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盐酸
3.问题讨论
(1)除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除MgCl2时能否用KOH?除CaCl2时能否用K2CO3溶液?
(2)为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应是过量的,过量的氯化钡是怎样除去的?
(3)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又是怎样除去的?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过滤操作是在哪一个环节进行?
4.结论:
根据溶解性表,除去SO42-一般用
,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食盐的成分,应选择作
试剂;除去Mg2+一般选择
,使之生成
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而又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应选用
除Mg2+;除Ca2+应用
作除杂剂,使之生成
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原则应用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加入的试剂往往是过量的,而过量的试剂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这就要求除杂剂在除去杂质离子的同时,又要除去新引入的杂质离子,故试剂的加入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本次实验中,加入除杂剂的顺序应满足在之前,操作应放在加之前的条件。滴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1) ;
(2)
;
(3)
。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时3)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蒸馏、萃取、分液的原理,掌握蒸馏、萃取、分液的实验操作;
2、学会氯离子Cl-的检验方法。
知识点归纳
蒸馏、萃取和分液
1、蒸馏:
(1)原理:利用___________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
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装置图:(右图)
(3)使用仪器:a
;b
;c
;d
;e
;f
g
.
(4)蒸馏操作注意事项:
Ⅰ.蒸馏烧瓶里盛液体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烧瓶容量的2/3,也不少于1/3。
Ⅱ.为了避免加热时液体发生暴沸现象,可以在蒸馏烧瓶里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Ⅲ.冷凝管套管下端的开口用橡皮管与自来水龙头相连接,上端开口接上橡皮管后通到
水槽下水道里。即:冷却水从______进从______出。
Ⅳ.温度计下端水银球应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Ⅴ.在实验开始时,先________,后__________。在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
【实验1-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实验
现象
1.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
Cl-。
2.蒸馏: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3.检验蒸馏水中是否存在
Cl-。
萃取、分液
:
(1)萃取的定义: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______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_________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2)萃取剂的选择: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大。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相溶。
③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反应。
(3)分液的定义:将两种
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作分液。
(4)萃取、分液使用的仪器:
。
(5)操作过程:检漏
-混合
-振荡
-静置
-分液(上倒下流)。
参照【实验1-4】从碘水中提取碘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
1、物理方法
方法
分离的物质的过程
利用性质
举例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不同
蒸发
从溶液中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不同
蒸馏
从溶液中分离_______和非挥发性_______。
_________的不同
萃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
溶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_________的不同
分液
分离两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
液体_________
2、化学方法
例:
化学方程式
(1)沉淀法
NaCl(MgCl2):
KCl(BaCl2):
KNO3(AgNO3):
(2)气体法
NaCl(Na2CO3):
(3)置换法
FeSO4(CuSO4):
(4)加热法
NaCl(NH4Cl):
离子检验
常见离子
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SO42-
Cl-
H+
OH-
CO32-(或HCO3-)
NH4+
aA
c
eA
dA
fA
gfA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