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 哀江头
杜甫 这首诗为至德二载(757)春,杜甫陷贼长安时作。曲江为唐时长安有名的游赏胜地,唐玄宗与杨贵妃常游幸于此。今玄宗奔蜀,杨妃缢死,诗人身陷贼中,旧地重游,抚今追昔,哀思有感,遂作此诗。诗写作者春日潜行曲江而感玄宗与杨妃生离死别之事,着力突出一个____字。“哀”背景介绍哀江头 杜 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诵读 感受诗的情感,并从诗中找出最能概括整首诗情感的词出来。哀感情基调是:沉痛1. 吞声哭:不出声地哭。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曲江:地名又叫曲江池,是人工挖的屈曲湖池。
2.为谁绿:意谓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3. 生颜色:万物生辉。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辇:皇帝乘坐的车子。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贵妃之受宠超出常规。
4.正坠双飞翼: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词语解释5.明眸皓齿四句写安史乱起,玄宗奔蜀,路经马嵬驿,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清渭:渭水清澄,流经马嵬驿南。杨贵妃即葬于渭水之滨。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玄宗入蜀所经之地。6.臆:胸膛。人生总有情,触景伤情
终极:穷尽。这句说,然而花草无知,年年依旧,岂有穷尽。7.胡骑:指叛军的骑兵。欲往城南:杜甫这时住在城南,天已黄昏,应回住处。
望城北:北望官军所在之地,盼望早日收复长安。当时肃宗在灵武,地处长安之北。 《哀江头》韵译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
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
江头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
杨柳轻柔菰蒲娇嫩苍绿为谁生?
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
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
昭阳殿杨妃真是最受皇宠的人,
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车前矫捷女官人人背带弓箭,
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哀江头》韵译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
一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
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
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
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
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
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
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
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诵读 感受诗的情感,并从诗中找出最能概括整首诗情感的词出来。哀感情基调是:沉痛围绕“哀” ,全诗分三层展开:眼前——从前——现实哀江头 杜 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一、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二、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曲江的繁华景象三、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眼前从前现实诗句鉴赏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潜行(不幸) 此二句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诗句鉴赏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千门——昔日之繁华锁——今日之萧条乐景衬哀情今
昔
对
比 此二句写诗人曲江所见。凄凉、伤心。诗句鉴赏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忆昔——引出繁华热闹景象写出御驾游园的豪华奢侈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用典,暗指唐玄宗不是“贤君”。诗句鉴赏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才人”们装束豪华,帝王妃子又该是何等景象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样精湛的技艺仅仅是为了搏得贵妃一笑,却不是用来保家卫国。诗句鉴赏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帝王妃子的悲惨遭遇其实是自作自受, 必定要大祸临头。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诗人感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诗句鉴赏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情,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以无情衬有情)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诗人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揭示了内心的巨大哀痛。 1、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
2、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佚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
3、强烈的对比效果,以回忆李、杨的乐衬亡国的哀,今昔对照,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艺术特色:主 旨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