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蜀相 课件(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 蜀相 课件(1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06: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蜀 相 杜甫蜀 相 杜甫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写作背景简介赏析全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何处寻——诗人对诸葛亮的追慕。锦官城——成都。柏森森——以苍松翠柏之茂密暗含人们对诸葛亮的景仰,透出一种肃穆、安谧的气氛。赏析全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春色——写出春草茂盛之态。空好音——写游人稀少,鸟儿鸣声婉转,但 并不引起游人注意。此联写丞相庙宇幽静、寂寞,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诗人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者少,只有引古人为同调,这是何等寂寞的怀古之心啊!(或理解为: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赏析全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诗人最为羡慕的是诸葛亮能与刘备的君臣际会,共创大业,一生才学得以施展。此联既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隐衷。赏析全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英雄——此联隐含着诗人感时伤乱之意。应指千古以下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而赴汤蹈火之人,尤其如杜甫这样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之人。蜀 相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前四句写武侯祠,后四句先概括诸葛亮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诗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景中更含有诗人对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少的感慨。3、颈联写刘备是为了什么? 写刘备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4、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