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1)

文档属性

名称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9 07: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4 即景抒情诗四首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过目不忘
陈子昂一日成名
你知道唐代大诗人陈子昂是怎么在“一日之内,名满都下”的吗?陈子昂21岁来到京师,有一天见到一架开价百万的琴,陈子昂当场买下,并邀请围观者说,“恳请诸位明日来我处赏琴”。第二天,陈子昂等众人到后,把琴举起,当场摔碎,说:“百万之琴乃入俗之物,不值一赏;今奉上我百篇文章,请各位一阅,望不吝赐教。”说罢把文章分送给大家。就这样,陈子昂一日成名。◆ 作者卡片 ◆◆ 知识链接 ◆
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把握写景抒情诗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好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①“乐”景正衬“乐”情,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喜悦之情;②“哀”景正衬“哀”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落叶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③“乐”景反衬“哀”情,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用色彩明丽之景表现的是依依惜别之情;④“哀”景反衬“乐”情,如“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里的“哀”景,就是用来反衬豪情的。感伤的样子蜿蜒曲折雪珠追随飞越通宵湿润能够邻居稀落违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海上明月共潮生月照花林皆似霰江畔何人初见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斜月沉沉藏海雾落月摇情满江树海上生明月僧敲月下门1.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来看,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名师指津]作答时,应深刻理解诗人面对江月美景所引发的关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从中把握诗人对它们所持的态度和寄寓的情感,进而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我的理解: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自古文人多感叹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时代之音的回响。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名师指津]第一问,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第二问,要着眼于全诗来把握其构思特点。
我的理解:这是一个工整的对偶,上句写景,下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名师指津]作答时,要从多个角度寻找其艺术特点,一首诗,读者的审视角度不同,其对艺术特点的感知也不一样,比如从抒情方式、诗歌韵律、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我的理解:艺术特色:(1)本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前半部分重在写景,是写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分重在抒情,情产生于景,如长江流水,清风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有情。对景物的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赋予斑斓的色彩,能够引人入胜。同是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变化多端。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的月亮上,但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也在统一之中出现了变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效果。(2)韵律节奏也富有特色,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形成整齐有致而又错综变化的韵律。使诗歌富有乐感。在句式上,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都十分的巧妙,文章气韵宏大。诗中的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要主题相互交错,描绘了一个炫目多彩的境界。(3)语言自然流畅,旋律圆润悠扬,情文摇曳生姿,语言工整音韵优美,委婉含蓄清新自然。用词十分精练,如“空里流霜不觉飞”,因为是月光照耀而不是真的下霜,所以用“流”而不说“飞”。4.《望月怀远》这首诗写情颇具特色,诗中的“情人”应如何理解?
[名师指津]诗歌是思维跨度较大、语言高度凝练的一种文学艺术,有的诗,甚至诗中的一些意象的意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这也正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对文中“情人”的理解也是这样,因人而异,理解不求唯一。我的理解:此诗写情颇具特色。情人的“情”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对“情人”一词可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情人”理解为“多情之人”,指诗人自己;也可理解为“亲爱之人”,即亲人或男女情人。5.试赏析贾岛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名师指津]此处的思想内容主要指诗句描写的景物及人物的活动,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出来即可;艺术特色主要指写景的空间层次和景物的动静特点。我的理解:诗句中的“僧”,是作者自称,作者早年曾皈依佛门。诗人写景,难在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景致,而此诗巧妙地抓住了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瞬间:月色皎洁,池水潋滟,池边浓绿的树林里闪动着斑驳月光,鸟儿在树上栖宿,在这万籁俱寂的荒园里,一个僧人在轻轻敲门,其声笃笃,俨然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鸟宿”在高处,是静景,“僧敲”在低处,有动态,有音响,一高一低,一静一动,相互配合得多么和谐。短短十个字,意象密集,境界幽绝。6.《题李凝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主旨有什么内在联系?
[名师指津]本诗歌尾联直抒胸臆,从中可以很好地把握诗人对幽居生活的态度,进而明了主旨。前三联是对幽居之处的景、事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幽居之处的幽僻迷人,这就为尾联的主旨抒发做好了铺垫。我的理解:本诗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一开始就用两句诗描写了朋友幽居周围的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概括地写出了一个“幽”字。突出了居所周围环境的幽静迷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也刻画了环境之幽静,动中寓静。“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原野色彩斑斓,晚风轻拂,这一切又笼罩在洁白如银的月色中,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正因为诗中所写的景色如此幽美,因此引起诗人的喜爱、羡慕之情,让诗人对隐逸生活产生向往。2.在用词造句及句式上化用楚辞体。
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加苍茫有力。
同时在句式上,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音节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依乐府旧题而作,但它的艺术成就却远远超过此前许多的《春江花月夜》,它在初唐诗坛达到了七言歌行体的最高水平,成为“初唐体”诗歌的代表。
1.多角度写景。如写江,有时江潮连海,有时波光滟滟,有时奔涌万里,有时鱼龙潜跃;忽而雄阔,忽而辽远,忽而明丽,忽而婉转,写出了春江的多姿多彩。又如写月,随时间的推移写了月生、月悬、月斜、月落;据感情变换写了明月、孤月、藏月、落月。故而诗中江水无处不在,月色无所不包,描绘出春江的自然美和月夜的宁静美。2.多层次抒情。这里有赞美自然之情,有人生哲理之思,还有缠绵的离愁别恨;有赞誉,有感叹,有痛苦,有惆怅,感情波澜起伏变化多端,激荡升沉不绝如缕。
3.诗中情景和谐水乳交融。如“白云一片去悠悠”写云,但景中含情,暗含思妇的念远之情。“皎皎空中孤月轮”写月,但寓情于景,表现游子思妇的孤寂之情。
4.这首诗章法有序,极善铺陈渲染,用词华丽,句式多样,或复叠咏叹,或偶句反复,或蝉联而下,或前呼后应,用韵多变,抑扬交错,声情谐和。《望月怀远》
1.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诗人望见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他同望,思念之情就更加浓烈,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吹灭蜡烛,徘徊于室内,更爱月光满屋,披衣出户,流连于庭院,又感到露水沾衣。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许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2.全诗意境清幽秀丽,形象细腻传神,情感真挚且绵绵不尽,细细品味如嚼橄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脱口而出,浑然天成,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明朗豁达。《题李凝幽居》
1.构思精巧,造句精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敲”字体现当时月光皎洁,万籁俱寂,老僧的敲门声,惊动宿鸟,或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鸟儿从窝里飞出,转了一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的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2.语言质朴,收束自然。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事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却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的境界,语言质朴,贴切自然,韵味醇厚。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句都是写景和叙事,最后一联点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主旨水到渠成,收束自然。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不因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废,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无限的意义,在史书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笔。正因为陈子昂抱有这种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正是因为张若虚抱有这种态度,他才在苍莽的月下思考“不知江月待何人”的哲学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张九龄和贾岛更加珍视爱情、友情的可贵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1.描写文段
初唐杰出诗人陈子昂年轻时,离开四川老家到京都洛阳。虽然他才华出众,却无人赏识。
一天,踯躅街头的陈子昂花三千钱,从一位老者那里买下一把桐琴,并对周围的人说:“我叫陈子昂,明天早上,我在寓所宣德里为大家演奏此琴,请诸位莅临指教。”第二天一早,来到宣德里听琴的人很多。陈子昂取出了桐琴,猛地一摔,顿时弦断琴裂。正当人们惊异之时,陈子昂高声说道:“我陈子昂从小饱读诗书,熟知经史,不想来到京都屡遭冷遇,甚是不平。今日不过是以弹琴为由,想请各位观看我的诗文是真。”说罢,从箱中取出一大沓诗文稿,分给大家,大家读后,大加赞赏。从此,陈子昂的名声,传遍了洛阳城。2.抒情文段
推敲推敲,当无法把那个句子定下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人生不也是那么一回事么!
繁忙的人很多,闲着的人也不少。但能看到野草把整个园子吞没了的没有几个,谁愿意看那些影响美丽的地方呢?其实,影响美丽的事物有时候也是另一种美丽的事物。只是我们没有那双从事物侧面观察的眼睛。
鸟宿营不会挑拣地方。它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随遇而安。它们的本领让我们人类感到汗颜。面对生活,我们往往缺乏信心和耐力,有时甚至会在新的环境中丧失自我。 站在世纪的长河之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把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怒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啊!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谱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唯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消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颜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赏评] 诗歌是最本原而且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类的理性与情感,睿智与思索,想象与呐喊,坎坷与坦途。唐诗更是展现了“诗歌的国度”的绚烂与辉煌。本文对唐诗作了诗意的检阅和解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读性。唐诗名句集锦
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陈子昂《郭隗》)
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⑤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⑦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
⑨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