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8 06: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姓名
一、【学习导航】
1、了解明朝的建立,识记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重点: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难点: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21教育网
二、【学习新课】要求:认真读课文,结合学案,在课本上对知识做笔记并勾画。
第一部分——明朝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
朱元璋
领导的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
2、建立:1368
年,
(即明太祖)以
应天为都城,改称
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第二部分——明太祖加强君权
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除
,设立
,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
,撤销
中书省
,由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21cnjy.com
(2)设置特务机构
,由皇帝直接指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3)实行“八股取士”:①目的: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②内容: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21·cn·jy·com
③文体: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
八个
部分,称为“
”。
④危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思考:回顾前面学习的科举制度的诞生与完善过程,结合明太祖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说说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www.21-cn-jy.com
3、练一练:(1)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是(

A、按察司
B、锦衣卫
C、都指挥司
D、东厂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四书五经
D、前四史
第三部分——明成祖进一步加强君权
1、燕王称帝:燕王朱棣通过“
靖难之役
”称帝,他就是
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强君权措施:①1421年
,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继续执行
政策。
③增设特务机构
。影响: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3、思考: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4、练一练:
(1)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A、废除丞相
B、设立特务机构
C、分封藩王
D、八股取士
(2)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隋文帝杨坚
D、明太祖朱元璋
第四部分——整理回顾,知识小结
整理本课所学,了解明朝君权加强的影响。
三、课堂达标
姓名
分数
2·1·c·n·j·y
加油!努力就会有收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唐太宗
D、隋文帝
3、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
B、设六部分理朝政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5、阅读材料:(共7分)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材料中的“八股文”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1分)
(2)顾炎武的言论主要抨击了这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实行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2分)
(4)作者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有何危害?(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