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的人口(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中国的人口(课件3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2 11:1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人口
【1课时】
(2024人教版)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和区域认知素养。
视频导入
a populous country
一. 世界人口大国
PART 01
一. 世界人口大国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 ,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
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达14.1178亿人,居世界第一
二. 我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2020年最新人口数据
三. 中国人口数量及占世界人口比重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曾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
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19.4%,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的比重(截至2021年)
中 国
印 度
其他国家
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拓展延伸】中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历程
1971年
计划生育
政策起步
1984年
计划生育
政策微调
2002年
“双独二孩”
陆续推开
2013年
启动“单独二孩”
2016年
实施“全面放开二孩”
2021年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可以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还可以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等的变化特征。将人口普查数据换算成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占比,并绘制成合适的图像,是帮助我们直观了解人口变化特征的一种方法。表1.3为我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表1.3 中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年份 全国人口普查 0—14岁人口所占比重 (少年儿童人口) 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 (青壮年劳动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
(老年人口)
2000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2010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020 第七次 17.95% 63.35% 18.70%
年份 全国人口普查 0—14岁人口所占比重 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
2000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2010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020 第七次 17.95% 63.35% 18.70%
表1.3 中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1. 根据表的数据,参照图中已绘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完成图的绘制。
16.60%
70.14%
13.26%
17.95%
63.35%
18.70%
表1.3 中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年份 全国人口普查 0—14岁人口所占比重 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
2000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2010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020 第七次 17.95% 63.35% 18.70%
2. 总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0-14岁人口比重先降后增,15-59岁人口比重先增后降,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从劳动力供应和产品消费的角度,讨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数量会逐年减少。短期内可能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长期则可能驱动医疗、养老、人工智能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②国家应该通过延迟退休、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等政策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通过银发经济与新时代人群消费协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1.3 中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年份 全国人口普查 0—14岁人口所占比重 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
2000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2010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020 第七次 17.95% 63.35% 18.70%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表1.3 中国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
年份 全国人口普查 0—14岁人口所占比重 15—59岁人口所占比重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
2000 第五次 22.89% 66.78% 10.33%
2010 第六次 16.60% 70.14% 13.26%
2020 第七次 17.95% 63.35% 18.70%
4.谈谈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少子化问题加剧,未来我国将面临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②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可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子女负担。同时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满足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a populous country
二. 人口分布不均
PART 02
一. 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2020 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47 人/ 千米 ,接近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 人/ 千米 )的2.5 倍。
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
二.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
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 ;西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面积占43%
人口占94%
东南部
人口稠密
西北部
人口稀疏
面积占57%
人口占6%
我国东部景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我国西部景观: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气候干旱、生活水平低
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
三. 我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原因
自然因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因素:东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生活条件优越。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水平低。
历史原因:东部地区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思与学】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怎么来的
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
图1.12中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的直线,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怎么来的?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利用各县人口与土地面积数据,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他从图中发现,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省腾冲县(今腾冲市)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他将这条线作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直至今日,虽然我国人口增长了2倍多,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体现的人口分布大格局却一直没有改变。
四. 我国城镇人口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9亿
五. 我国流动人口概况
流动规模: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7亿,平均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年龄特点: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8岁,这部分流动人口主要以80后为主。
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向家庭化迁移转变,由临时工作向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流动目的地:主要由乡村向城市迁移,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由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2015
2.47亿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
人口密度是描述某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通过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区域间人口密度的对比,可以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也可以进一步思考这种人口分布特征变化的可能性。
1. 图中找出黑河—腾冲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

内蒙古






表1.4 江苏与青海的人口与面积(2020年)
省级行政区 人口数量/万人 面积/万千米2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
江苏 8474.80 10.72
青海 592.40 72.23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2. 在图中找到江苏和青海,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两省的人口密度并填入表中。
【比一比】青海的面积是江苏的几倍?人口是江苏的百分之几?
青海的面积是江苏的7倍,
人口密度是江苏的1%。




791
8
【课堂活动】认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
3. 针对下面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西部地广人稀,应采取措施鼓励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减轻东部人口压力。。
人口分布与很多地理要素有关。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宜大量增加人口。
单纯依靠鼓励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从而减轻东部人口压力,并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改善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等,以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人 口
人口密度:较大(147 人/ 千米 )
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
人口流动:从乡村人口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
人口分布不均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数量:世界人口大国(14.12亿)
人口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持续放缓
人口政策调整(2021年落实三孩政策)
【本节知识小结】
【随堂演练】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如图是2019—202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
A.2019年 B.2020年
C.2021年 D.2022年
2.据图中趋势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呈高速增长
C.女性比例过高 D.教育资源极度紧张
C
A
【随堂演练】
3.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原因是( )
A.人口增长失控 B.人口基数大
C. 人口出生率高 D.自然增长率太高
A
B
【随堂演练】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年 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占人口总数% 17.95 63.35 18.7 13.5
5.2021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明( )
A.儿童比例超高 B.我国人口老龄化很严重
C.劳动人口占比合理 D.年龄结构非常合理
B
【随堂演练】
6.针对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没有调整人口政策 B.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C.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 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7.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C
D
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8—10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亿) 0—14岁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 15—59岁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城市化水平(%) 每10万人受
本科教育比重 %
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49.68 8.93
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
【随堂演练】
8.对比两次人口普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 ③总人口减少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9.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10.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堂演练】
A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