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答:杨氏子的机智表现:(1)答得快,孔君平话音刚落,他就“应声答曰”;(2)答得妙,孔君平拿杨梅他的姓氏开玩笑,他马上由孔君平的姓氏想到孔雀,同样以姓氏来回应;(3)答得礼貌,他用“未闻”这样的否定句式委婉礼貌地表达了“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当然也不是我们家的果子”的意思。
课后二题
《杨氏之子》
《手指》
《童年的发现》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八)
《世说新语 言语》
杨氏之子
21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据统计大概写了1500多人,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每个人物都生动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小资料
《王戎不取道旁李》 《孔融让梨》
《望梅止渴》 《七步成诗》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初读——正其音
解读——明其意
品读——悟其情
学法百宝箱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初读——正其音
yì
wèi
yìng
qín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读——明其意
同“慧”(通假字)
①
②
③
④
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说一说。
品读——悟其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当孔君平看到眼前的“杨氏之子”和“杨梅”,不由得想: 。
(2)当杨氏之子听到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话语,心中会想: 。
(3)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的回答,心中又会想: 。
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
你还了解到哪些机智风趣的人物故事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积累拓展
这是抗美战利品
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说完,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
周总理风趣地回答:“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周恩来总理
译文
钟毓(yù)兄弟年纪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在午睡,二人就趁着这个时机一起偷喝药酒。父亲当时已经醒来,就装睡观察他们要干什么。钟毓在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课堂寄语
“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也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但在风趣和幽默的同时,一定要以“尊重”为前提。拥有这样的做人智慧,才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带给自己、带给他人更多的快乐!
作业推荐
1.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2.硬笔书法练习:抄写《杨氏之子》。
3.选做:合理想象,把《杨氏之子》扩写成一个白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