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2菱形的性质 (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2菱形的性质 (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07 21:33:44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道菱形的定义;理解菱形的性质; 
2、会用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探究?.
教学难点:?菱形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连续的菱形图片),把同学们吸引到课堂上并认识今天的学习内容,认知学习目标。
探究性质:
活动一:学习菱形的定义。
师:怎样的图形叫做菱形?
生: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符号语言表述菱形的定义?
生:∵AB=AD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师:“一组邻边”必须是AB=AD吗?
生:不一定。
师请其他同学表述其它情况。
设计意图:强调“一组邻边”的其它情况是为了让同学们认识数学定义的严密性。不能做什么事情都想当然,养成严谨的好习惯。
活动二:?利用剪纸亲身经历菱形的形成过程。
猜想菱形的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推理证明?: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已知: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证明:略
推理证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
求证:AC⊥BD?;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BC?和?∠?ADC?.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BO?=?DO?.
在?△ABD中?,
∵AB?=AD?,?BO?=?DO?,
∴?AC?⊥?BD?,AC?平分?∠?BAD?.
同理AC?平分?∠?BCD?;
BD?平分?∠ABC?和?∠?ADC?.
此时展开小组交流,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教师及时鼓励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动手实践,发现规律、同伴交流、猜想结论,再经过演绎推理给出证明,使学生经历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进一步学会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总结归纳。
师:让我们一起归纳一下菱形的性质有哪些?(出示网络图)
菱形的对边平行,四条边相等。
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 对角线平分一组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重温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
巩固训练——聪明向前冲
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且AC=2,BD=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开放式教学,一生问,另一生解答,打破了老师给定问题的局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并且?通过练习使学生对菱形的性质得到加深和巩固,同时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做题速度、正确率以及规范性,及时有效的作出相应评价?.
五、达标测试——快乐无极限
见【测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