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08: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血色山河,以史为鉴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标准: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通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一、时间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二、日本侵华原因
(1)1894到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台湾
(2)1900到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派出的军队人数最多达到2.3万人
(3)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打响,日本获胜,东北成为日本人的势力范围
(4)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朝鲜
(5)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参加一战占领山东半岛,并于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二项决议
第一、鉴于日本在远东的特殊地位,对于中国本土和满蒙自然不能不加以区别对待
第二、镇压抗日革命者以维持秩序,帝国的权利利益和在华日侨的生命财产遭受不法侵害时,应该断然采取自卫的措施
东方会议
田中义一
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
东条英机
松井石根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裕仁天皇
材料一: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
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
帝国内部现正经历痛切体验……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内务省秘密文件
材料二: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1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等地,地震造成了巨大灾难,伤亡约10万人 ,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65亿日元。地震还导致霍乱流行。
——摘自王金林著《日本历史基本史料集》
2、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关东大地震影响
日本国内陷入极端困境
孙科
汪精卫
陈济棠
粤宁分流
蒋介石
中共
阎锡山
冯玉祥
李宗仁
中原大战
毛泽东
张学良
东北军
3、中国国内政局动荡,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共内战、中原大战、粤宁分流)
1929年,美国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国民经济陷入极度困难,社会动荡不安
1928年到1932年,苏联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与此同时,斯大林清除异己,进行大清洗运动
1928年,英国国内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要求政府改善福利待遇,英国工党迅速崛起
法国谋求建立小协约国,防范德国称霸欧陆
德国正逐步挣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4、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推行绥靖政策
三、局部抗战经过
(1)入侵:1931年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变、奉天事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五个月内占领东北全境,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日本开始了在东北长达十四年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东北军
正规军16.5万非正规军4万共20万人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
正规军1.5万
非正规军1万共2.5万人
张学良于1931年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这就是所谓的“鱼电”。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南京国民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
东北义勇军是最早站出来与日寇战斗的自发武装,并得到中共的积极支持和援助。1935年改编为中共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因日军围剿,1940年,抗联活动范围和人员大量减少,一部分编入苏联远东方面军;一部分留在国内进行收集情报、组建武装、宣传抗日工作。
赵尚志
赵一曼
反抗:东北义勇军/抗联
(2)入侵: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这是爱新觉罗·溥仪人生中第三次登上皇帝的宝座,第一次是1908年到1912年;第二次史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当了12天的皇帝。第三次则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定都长春。
长春
伪满皇宫
(3)入侵:1932年一·二八事件入侵上海
十九路军将士在闸北顽强抵抗
总指挥蒋光鼐
军长蔡廷锴
反抗:十九路军淞沪抗战
(4)1933年热河沦陷、长城沿线失守、平津危急
1933年2月21日,日本全面进攻热河省。近20万张学良的东北军和东北义勇军抗击日伪军。但仅仅12天热河就全境沦陷,并入到伪满洲国。
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听闻赤峰沦陷后惊慌失措,从北平、天津征集大批汽车,并扣留前方军用载重汽车240余辆,装载私产和鸦片等运往天津租界。更令人受辱的是日军仅派128人,就兵不血刃占领热河省会承德。
二十九军大刀队
夜袭喜峰口
反抗: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抗战
二十九军
宋哲元
反抗: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建立
冯玉祥
方振武
吉鸿昌
(4)1935年华北事变
1935年6月《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反抗: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共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2、全民族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
(1)开始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
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1933年1月,中共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③1935年12月,中共召开 ,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 ,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拉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序幕
⑤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随后召开 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1936年12月12日
洛川会议
12月13日首都南京陷落
四、日军的暴行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华中派遣军司令
松井石根
第六师团长
谷寿夫
1948年东京审判被处以绞刑
1947年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
皇叔
朝香宫鸠
战后逃脱审判
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侩子手
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永不能忘
课堂练习
1、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拥护中央参加抗战。这表明( )
A.军阀派系纷争消除 B.国民政府威望高涨
C.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D.抗日战争开始兴起
2、“自九一八事变后,各中间政派便积极呼吁团结抗日:华北事变后,他们仍然坚持抗日民主立场,一方面抨击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另一方面响应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推进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和抗日民族团结的进程。”这反映了( )
A.中共抗日主张被各派接受
B.中日之间民族矛盾的激化
C.中国各个政派团结抗日
D.中国对日本全面抗战进程
C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