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总结概括三角形的概念,在描述画三角形的画法是总结概括出“三条线段”“围成”等关键词,并依据学生的画理解“端点和端点相连”就是“围成”。2、利用平行四边形高的理解以及画法的知识迁移,自己探究三角形高的画法,通过辨析明白三角形的高要从顶点向对边画,把三角形高的画法细化成四步,初步掌握画三角形指定地边上的高的技能,在画高过程中感受三角形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系。
3、在自主探究三角形高的画法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在图形认识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能够画出对应底上的高。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概念,初步掌握画对应底上高的技能,特别是斜边为底的相对应高的画法。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是:在一年级下册,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种平面图形,能够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四年级学过线段、射线和直线、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从小到大见过很多图形,能说说都有什么吗?
2、这些图形在数学课中我们都会学习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请边欣赏边找里面的三角形。
4、你能用手描出看到的三角形吗?大家看他描的是三角形吗?
5、大家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点课件隐去图片抽出三角形)看,这就是图片中的三角形。二、三角形定义和特点
1.画三角形
(1)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你能自己画一个吗?
(2)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1名学生)学生如果说,先画一条线,(问:这是一条什么线?我们以前学过,这叫线段。)如果学生说在这里/从这头再画。(问:这里/这头是这条线段的什么?)能重新调整一下语言说怎么画的吗?(你的学习能力真强,马上就用上老师引导你的语言了。)预设1::生:我先画一条线段,在这条线段的这个端点接着画一条线段.......师:你说的“接着”是什么意思?(生:接着就是连在一起)你是怎么连的?同意他的表达吗?预设2:生:不能有缝隙。
师:不能有缝隙,就是这条线段的端点了这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起。小结:大家都是把三条线段连起来画出了三角形,其实“连着”用数学 语言 来说是“围成”,相应板书。)
2.概念
(1)孩子们,你们不仅会画三角形,还会说怎么画的。非常棒!
(2)回想一下咱们刚才画三角形的过程(慢一点说,加上手势),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学生自由说,让学生自己辨析。预设: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你赞同吗?(如果 有学生说先让学生说;如果没有问:刚才我们画角了吗?我们画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画了两条线段就出来了一个角。)(举反例)看来这样说不太严谨。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你赞同吗?如果有学生说先让学生说;如果没有问:刚才我们画边了吗?我们画的是什么?再重新说说?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你赞同吗?看来说“组成”不够严谨,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教师引导说出三角形的定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谁的声音洪亮,给大家读一遍?
3.(边说边画,再说一遍定义)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4.辨析练习。看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紧靠定义:三条线段围城)
5.三角形的特点:看看这个和自己画的三角形,想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相应的标在黑板的三角形上。)边标边说: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标上三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每相邻两条线段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标上三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每相邻两条线段相交的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标上“顶点)三角形形有三个顶点。
6.为了方便表示,我们一般用三个大写字母代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A、B、C。这个三角形就称作三角形ABC,数学上我们一般写作⊿ABC(板书)
三、三角形的高
1、画法和概念。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前我们还学过平行四边形,会画它的高。想一想三角形有高吗?你会画吗?拿出练习纸,看到三角形ABC了吗?试着画出它的高。画完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收集两种画法:从边上选点的/从顶点处画的。)还有不同的画法吗?你感觉谁画的是三角形的高?(学生辩论)(如果没人说错误的)为什么要从顶点画?学生说,谁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教师举例:就像我们量身高, 咱们是从头顶量到脚底,有从肩膀 往下量的吗? 头顶就相 当于 三角形的顶点,脚底就相当于顶点的对边。
小结:看来三角形的高应该从顶点向对边画。这是谁画的,你来说说你怎么画出来的?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生说预设:学生直接放上就画
师:他放上就画,我这样直接放上就画行吗?(移动一下三角板)那应该怎么样?
2、生:先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这条边重合。(学生移动三角尺)师:大家看他在移动三角尺,移动三角板是为了?他不仅画的很标准,说的也很条理,鼓掌表扬!
师:我们看着屏幕 一起回忆一下刚才 画三角形高的过程,第一步?(先 让学生说,齐答 ,再出示)。(边说边出示)第一步:找到顶点和它的对边。(闪烁)第二步: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对边重合,平移三角尺,让另一条直角边和顶点重合。第三步:沿着直角边用虚线画出一条垂线。第四步:标上垂直符号。这就是画高的几个步骤,咱黑板上的这个三角形还没有画高呢,谁愿意来画?他画大家说。第一步!(小结:大家说的声音很洪亮,你画的也标准。)
师:(指顶点和和垂足)这就是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向它的?做一条?顶点有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所以我们还有最后:标上底和高。(出示)自己翻到课本60页,大声读出三角形的高。
3、出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你能画出来吗,你看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给你一个条件了,是什么?练习纸上自己画画。展示:(1)钝角三角形预设:学生转纸,摁住不动。怎么画?说做法。(2)直角三角形你怎么画的?原来这里已经是互相垂直了,所以直接写上底和高。如果,我把这条直角边作为底呢?(红笔标)高在哪里?(红笔标上“底“)你看,发现了什么?小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拿起三角尺)我们正是利用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画高的。
师:刚才在这个直角三角形里我们已经找到了两组底和高,还有吗?(这条边可以作底,这条边可以作底,这条边呢?)你能画出这底上的高吗?
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底,可以画三条高。(屏幕上三角形,不同颜色闪烁)这个底对应着这条高,这个底对应着这条高,这个底对应着这条高。你能试着能不能把这三角形ABC的三条高都画出来吗?
4、拓展
师:看平行线之间的这几个三角形?请画出他们的高,看看他们的高有什么关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课堂小结:孩子们,看着黑板上的内容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关于三角形的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