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崔庄中学七年级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到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
A.回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白族
2.下列有关隋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立于581年 B.开国皇帝是杨广
C.定都长安 D.统治时间较短
3.唐朝是我国文化大发展时期。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杜甫——《长恨歌》 B.柳公权——《玄秘塔碑》
C.白居易——《将进酒》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4.隋朝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这说明隋朝重视发展( )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军事
5.公元589年,隋文帝使国家再次走向统一。他灭掉的最后一个南朝政权是( )
A.北周 B.北齐 C.梁朝 D.陈朝
6.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阿骨打 D.阿保机
7.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发展商业,鼓励贸易 B.重农抑商,打击海盗
C.设立关卡,实行海禁 D.征收重税,限制商业
8.如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 1.84 约4902 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071 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 3.34 约5260 2.36
1851年(咸丰元年) 4.32 约5042 1.75
A.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耕地面积大幅增长
9.元朝疆域广大,驿路发达。驿路上约设驿站1500处,包括水站和陆站。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陆站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分为马站、牛站、驴站、轿站等。在黑龙江下游用狗拉雪橘作为交通工具,是故还有狗站。据此可知,元朝的驿站设置( )
A.沿袭前朝旧制 B.注重因地制宜 C.保障政令通达 D.沟通中外贸易
10.“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让该帝国隔绝于世界的政策是( )
A.八股取士 B.闭关锁国 C.军机处的设立 D.文字狱
11.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他( )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身安国宁。 ——唐太宗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制定法律和减省刑罚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12.清朝戏剧中,《桃花扇》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目连救母》则宣传了孝道。由此可知,这些戏剧( )
A.汇聚传统文化 B.突出故事情节 C.格调脱俗高雅 D.具有教化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6分,14题14分,15题16分,共36分)
13.北宋与辽的盟约称为什么?
1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请结合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管理边疆】
(1)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2)元朝时为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的机构是什么?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是什么?
(3)为巩固西北边疆,清朝设置了哪一官职负责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捍卫边疆】
(4)明朝时为解决东南沿海地区严重的“倭患”,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的年轻将领是谁?
(5)17世纪中期,面对沙皇俄国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犯,康熙帝命令清军进行什么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
【精神传承】
(6)通过对捍卫边疆相关史实的学习,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15.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维护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某校以“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为主题,分别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疆治理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东北方位:①黑龙江
(1)派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是哪位皇帝?《尼布楚条约》有何历史地位?
(2)元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明朝末期,哪国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哪位民族英雄率军收复了台湾?
(3)请列举唐蕃和亲的史实一例,并阐明其历史影响。
(4)台湾府设置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5)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请列举清朝有效管辖西藏的措施一条。
(6)元朝时设立哪一机构管理西域?请列举清朝时期安定西北边疆的史实一例,并阐述其影响。
(7)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D A C B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到了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A项正确;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藏族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排除B项;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杨广是杨坚的儿子,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隋朝建立于581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隋朝定都长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隋朝灭亡于618年,统治时间较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据所学可知,柳公权是唐朝书法家,其代表作是《玄秘塔碑》,B项正确;《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不是杜甫的,排除A项;《将进酒》是李白的,不是白居易的,排除C项;《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不是阎立本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币制与度量衡制度属于经济范畴,因此,隋朝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说明隋朝重视发展经济,C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币制与度量衡制度属于经济范畴,而不属于政治、文化、军事范畴,因此,隋朝在统一后,统一了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并不能说明隋朝重视发展政治、文化、军事,排除AB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D项正确;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排除A项;北齐是北朝政权,排除B项;南朝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A项正确;皇太极建立清朝,排除B项;阿骨打建立金朝,排除C项;阿保机建立辽朝,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反映的是清朝抑制商业发展;“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了清政府的禁海政策,C项正确;发展商业,鼓励贸易与题干“处处皆关,关关有税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重农体现不出,排除B项;征收重税,限制商业说法不完整,没有体现出海禁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人口迅速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体现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项正确;表中显示人口增长迅速,而不是缓慢,排除A项;题干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排除C项;表格中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增长,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从材料“陆站以马站为主,又设有牛站、车站、轿站、步站等种类,在黑龙江下游还有狗站,以狗拉雪橇作为交通工具。水站则用船”可以看出,元代驿站的设立结合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前代的信息,不能看出沿袭前朝旧制,排除A项;保障政令通达是驿站设置的影响,材料强调的是特征,排除C项;驿站设置在国内,不能沟通中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和所学可知,人为地隔绝于世,指的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初年,为镇压东南沿海一带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项正确;八股取士是明清时期科举制的选取人才的方法,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立是为了加强了皇权,强化专制统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文字狱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身安国宁”结合所学知识,图示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可知反映了唐太宗治措施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D项正确;图示内容反映不出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制定法律和减省刑罚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据题干“《桃花扇》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目连救母》则宣传了孝道”可知,清朝戏剧体现对民众的伦理道德教育,于人心风教而言,要能够起到“激劝人心,感移风化”的作用。因此,题干材料注重强调了清朝戏剧教化作用,D项正确;汇聚传统文化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中未涉及相关信息,反映的是清朝戏剧注重教化作用,排除A项;突出故事情节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中未涉及相关信息,反映的是清朝戏剧注重教化作用,排除B项;戏剧面向的是市民阶层,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淡化格调高雅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澶渊之盟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澶州之战中,宋军打退辽军,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称为“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故北宋与辽的盟约称为澶渊之盟。
14.(1)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
(2)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机构:驻藏大臣。
(3)官职:伊犁将军。
(4)谁:戚继光。
(5)战役:雅克萨之战。
(6)感悟:面对外敌入侵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详解】(1)行政机构: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它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机构: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其中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的机构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机构: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是驻藏大臣。
(3)机构:为巩固西北边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负责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谁:明朝后期,抗倭名将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取得胜利。
(5)战役:清朝时期,面对沙皇俄国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犯,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侵略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6)感悟: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以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来看,面对外敌入侵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以戚继光抗倭来看,维护国家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来看,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捍卫边疆的史实来看,要学习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15.(1)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澎湖巡检司;荷兰殖民者;郑成功。
(3)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或金城公主嫁与尺带殊丹。康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4)1684年;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5)元朝;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驻藏大臣,乾隆设金瓶契签。
(6)北庭都元帅府;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妥善安置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7)各个朝代对边疆管辖都作出了很多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当自觉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决反对分裂,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等。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大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了台湾。
(3)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唐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康熙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在当地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辖于宣政院,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有效管辖西藏的措施有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驻藏大臣,乾隆设金甁掣签制度。
(6)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设立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清朝时期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这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妥善安置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7)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各个朝代对边疆管辖都作出了很多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当自觉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决反对分裂,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