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定位: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介绍的相对较多,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是考察学生能力和中考的重要考点。尤其酸、碱、盐更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时内容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使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消化,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而且它既建立了酸与碱之间的联系,也为盐和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时涉及了一定的实验探究,并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化学”的原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加之教师的启示和引导,学生不难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以往知识渗透以及一些生活常识学生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还不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时已多次感受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所以在技能上能较好设计并分析中和实验的探究过程。对于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学生从上册已经初步建立微粒观认识化学反应本质,而在上一课题《常见的酸和碱》中也已了解到酸和碱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离子,这些都使学生具备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和反应的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动手实践、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初步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设计;2.中和反应的实质。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1)实验引导探索法: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发现疑问、解决问题;
(2)讨论教学法:通过多次的设疑和实验,让学生思考后交流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3)多媒体演示法:我借助电化教学,把学生实际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直观化,使其获得全面而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他们从微观角度中和反应理解的实质。
2.学习方法:
(1)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归纳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法: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
(3)类比联系归纳法:通过设置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五、教具准备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火柴、大烧杯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
情
导
入
创设
情景
导入
课题
新闻导入:播放浓硫酸泄露视频
引出课题:要想知道原因,就要学习今天的内容,
多媒体: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板书]§10-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观看,思考为什么熟石灰可以用于浓硫酸的抢险呢?
①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②为课题的引入作铺垫。
(二)
验
探
究
酸
和
碱
发
生
反
应
形成
课堂
冲突
激发
探究
欲望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很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如果今天我们将酸和碱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怎样呢?
?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跃跃欲试。
指导学生操作[探究一]:酸和碱混和有什么现象产生?
盐酸队:操作取两支试管都倒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和Ca(OH)2溶液,振荡.
硫酸队:操作取两支试管都倒入少量的稀硫酸,再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和Ca(OH)2溶液,振荡.
组织学生交流回答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没有明显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阐述想法
突破教师演示实验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止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从化学变化的实质去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设
计
探
究
方
案
[探究二]:酸和碱之间到底会不会发生反应呢?
[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先设计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交流和评价各小组的方案设计,教师给予表扬并确定可行方案。
思考回答,会!
学生先自行思考,后经师点拔,小组内讨论交流,设计的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红色消失了,就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石蕊,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蓝色消失了,就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反应。
方案三:在稀盐酸中滴加石蕊,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红色消失了,就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反应。
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并为这个探究目的积极思考。
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
施
探
究
过
程
老师分配实验任务,并组织学生实施【探究过程】来验证猜想:
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依方案操作;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巡回指导;
【反思与评价】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报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老师根分析各小组汇报的实验现象,评价得出最佳方案是方案一。
学生小组分工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现现象。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三种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并通过分析现象得出最佳的是方案一,因为现象明显,易于观察。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
(三)
探
究
中
和
反
应
的
产
物
[问]是化学变化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我们如何知道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呢?它们反应后的新物质就在这只试管里,观察到什么?
仅仅有水吗?继续探究!
[探究三]组织学生探究稀HCl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老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最后分析得出产物为水和氯化钠。
学生回答:水
各小组将方案一中反应后所得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或蘸到玻璃棒上进行加热。亲眼见到了有白色固体生成。
?
学生结合实验探究和猜测,得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体会到探究所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四)
小
结
与
反
思
找
规
律
作
归
纳
[多媒体]展示稀盐酸和氢氧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举一反三写化学方程式
2HCl+Ca(OH)2=CaCl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组织学生观察三个方程式并思考(1)这三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点?引出盐。
(2)三个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分别属于?
[讲解]:通过观察这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知酸和碱反应可生成盐和水,我们就把这种反应叫做
[板书]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学生找出这几个方程式的特点。
学生答:有水,另外一种物质都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
生答:反应物酸+碱,生成物为盐+水
认真听和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强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加深记忆。
再
深
化
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样的呢?播放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视频,从而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
观看视频,并思考中和反应的实质。
?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增强微观想像能力,加深理解反应的实质。
(五)
课
堂
流
中
和
反
应
在
生
产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应
用
提问:你现在知道为什么熟石灰可用于浓硫酸的抢险了吗?
思考,回答。
应用中和反应揭秘,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中和反应的应用。
[板书]
3.中和反应的应用
(1)农业:改良土壤酸碱性
?
学生自学课本P59-60有关中和反应内容,回答问题。
?
探究结束后,立即将中和反应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既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2)工业:处理废水。硫酸厂的废水也要处理后才能倒入水槽中。
思考、回答,练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 H2SO4= CaSO4 +2H2O
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3)医学:用于医疗。想想这些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为什么(1)治疗胃酸过多?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却不行。
(2)中和蚁酸:蚊虫叮咬。
思考、回答,练习:
Al(OH)3+ 3HCl= AlCl3 +3H2O
选用碱性物质中和蚁酸,如氨水
让学生体会当医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
总
结
与
反
馈
归纳
总
结
知
识
检
测
【谈谈你本节课的感受】
当堂练习:见多媒体页面
我的收获是:
我的启示是:
我的疑惑是:
学生现场回答
通过让学生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也初步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外延伸:
1、回家后调查松花蛋的制作方法
2、解决问题:为什么食用时会有涩味?如何除去?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化学思维
[板书设计]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2.实质:H++OH—=H2O
3.中和反应的应用
(1)农业:
(2)工业:Ca(OH)2 + H2SO4= CaSO4 +2H2O
(3)医学:Al(OH)3+ 3HCl= AlCl3 +3H2O
课件17张PPT。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盐酸硫酸探究一:酸和碱混合有什么现象产生?? 探究快乐园? 探究快乐园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酸和碱会反应探究二:= Na2SO4 + 2H2OHCl + NaOH = NaCl2HCl + Ca(OH)2
H2SO4 + 2NaOH
中和反应 盐酸碱水++= CaCl2 + 2H2O实质++ H2O? 探究快乐园探究三: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什么产物?自学性课题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用于医药 加入酸 性物质中性土壤中性土壤酸性土壤熟石灰
Ca(OH)2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从硫酸厂流出的废水用碱性物质(例如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Ca(OH)2 + H2 SO4 == CaSO4 + 2H2O2.处理工厂的废水说明书
[药品名称]维U颠茄铝胶囊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
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主要成分] 氢氧化铝[Al(OH)3 ]、
甘草提取物、维生素U(碘甲基蛋氨酸)等
【药理作用】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
的胃痛及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也可用于慢性胃炎;好药用心制造它的作用是什么呢?Al(OH)3 + 3HCl==AlCl3 + 3H2O3.用于医药(1)中和过多胃酸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被蚊虫叮咬过之后会觉得痛痒?有什么办法会消除肿痛?(2) 中和蚁酸(盐酸)我的收获与感悟 现有以下物质:
⑴NaOH;⑵FeCl3;⑶HCl; ⑷H2SO4 (5)H2CO3 (6)CuSO4 (7)Ca(OH)2 (8)KMnO4 (9)CaSO4
(10)Na2CO3属于酸的是 ;
属于碱的是 ;
属于盐的是 。⑵⑹(8)(9)(10) ⑶⑷⑸⑴ ⑺有盐和水生成的一定是中和反应吗?你认为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关键是什么?反应物必须是酸与碱C1、回家后调查松花蛋的制作方法
2、解决问题:
为什么食用时会有涩味?如何除去? 化学在我身边日积月累,你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下课了酚酞紫色石蕊溶液NaOH紫色石蕊溶液设计方案可行可行可行稀HCl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