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1.1 感觉世界
【第一单元 对环境的感觉】
八年级上册
观察自己或同桌同学的舌的表面,你能看到些什么?请描述。
想一想:小凸点内有些什么呢?
人们常用舌来感觉食物的味道。那么,人们是如何品尝到食物的味道的呢?
味蕾
舌头表面约有1万个微小的味蕾(味觉感受器)
四、舌和味觉
味蕾
味觉
味蕾里有许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 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液态
2、味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味觉中枢
(大脑皮层)
味觉神经
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
形成味觉
3、几种基本味觉:
酸味、甜味、苦味、咸味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的敏感性不同。设计一实验检测酸、甜、苦、咸的敏感区。
味觉敏感区
苦 味
甜 味
咸 味
酸味
嗅觉和味觉的形成
嗅觉和味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嗅觉和味觉中枢中形成的。
因鼻腔内的嗅细胞被覆盖,使带气味的物质很难刺激嗅细胞。
2、人在感冒时,吃食物为何感觉没味道?
人在感冒时,味觉虽不受影响,但嗅觉的灵敏度却下降了,而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
1、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 对气味很不敏感?
练习、蒙着眼睛的小孩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怎样的味道 (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D
1、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
鼻腔
刺激
嗅觉神经
大脑皮层
(嗅觉中枢)
形成嗅觉
产生兴奋
传入
传导兴奋
2、味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味觉中枢
(大脑皮层)
味觉神经
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
形成味觉
嗅觉神经末梢
(嗅觉感受器)
1、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
对他(她) 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不会对冷热的刺激作出反应,着衣不当等。
2、人如果没有痛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是
有益,为什么?
答:痛觉具有保护意义。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所以有害。
痛觉
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
防止肌体进一步受到损害
警报器
物 质 方 法
粗沙和细沙
茶和咖啡
糖和盐
金属块和木块
红色花和黄色花
用眼观察,用手触摸
(利用视觉和触觉)
气味不同(利用嗅觉)
或在口中品味(利用味觉)
放在口中品味(利用味觉)
用手触摸、用眼观察
(利用味觉和视觉)
用眼观察(利用视觉)
Q、你用什么方法来辨别以下这些物质?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随之下降。请解释: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更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
1.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什么感觉
4.两个颜色、大小均相同的圆柱体,其中一个用木材做成,另一个用铁做成。如何运用身体的感觉器官区分它们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感觉世界》第二课时教案
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
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人体感官的结构与功能)
跨学科概念:系统与模型(感官作为信息接收系统)、结构与功能(味蕾结构与味觉关系)
二、教学目标
维度 目标内容
科学观念 1.知道舌的结构与味觉形成过程 2.理解嗅觉与味觉的协同作用 3. 认识痛觉的保护意义
科学思维 1. 通过味觉敏感区实验设计培养控制变量思维 2. 分析感冒时食之无味的现象发展因果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 1. 设计实验探究舌不同部位对基本味觉的敏感性 2. 运用多感官综合辨别物质的方法
态度责任 1. 养成健康饮食的意识 2. 关注感官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流程
1. 情境导入
课件内容:展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图片
提问:"这道菜哪些特征需要用到不同感觉器官?"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填空(对应课件P15练习1)
菜肴特征 使用感觉 相关器官
色 视觉 眼睛
香 嗅觉 鼻腔
味 味觉 舌
2. 新知探究
(1)舌的结构与功能
课件展示:舌表面显微图(标注味蕾位置)
核心问题:为什么舌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结构?
味蕾中的什么细胞负责味觉感受?
学生活动:观察同桌舌面并描述(对应课件P1观察任务)
(2)味觉形成实验设计
课件提示: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区分布图
探究任务:设计"检测酸甜苦咸敏感区"实验
材料选择:棉签、糖水/盐水/柠檬汁/苦瓜汁
控制变量:溶液浓度、测试顺序随机化
跨学科联系:化学:不同物质的呈味原理
心理学:感觉阈值的个体差异
(3)嗅觉与味觉协同
课件案例:感冒时食之无味现象(对应课件P10)
数据分析:统计班级中感冒时味觉变化体验
3. 深度讨论
议题1:为什么老年人偏爱重口味食物?
(结合课件P14"味蕾数量随年龄变化"数据图分析)
议题2:痛觉缺失的利弊辩论(对应课件P12-13痛觉保护作用)
4. 巩固练习
课件题目:
蒙眼嗅橙吃苹果的味觉体验(D选项解析)
区分木/铁圆柱体的方法(触觉+听觉综合应用)
四、板书设计
1.1.2感觉世界
味觉系统 嗅觉系统
味蕾结构 嗅细胞分布
四种基本味觉 气味分子扩散
敏感区差异 感冒灵敏度下降
痛觉:身体的警报系统
五、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包:酸/甜/苦/咸测试液、消毒棉签、味觉分布记录表
拓展视频:《国家地理:味觉的奥秘》(3分钟精选片段)
六、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绘制味觉形成流程图(对应课件P7)
实践作业:记录家中三代人对同一食物咸度的评价差异
挑战题:设计"温度对味觉影响"的实验方案
七、教学反思
重点关注学生在味觉实验设计中是否体现:
控制变量的科学性
多感官综合应用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