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2 11:32:17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答题时要认真、工整、规范、美观。

第一部分
(1一2题12分)
探秘河北民族文化瑰宝,饱览燕赵风土人情百态。学校开展了“了解民族文化,邂逅多彩风

情”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

燕赵大地,钟灵毓秀,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恰似一福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卷,散发着历久弥
新的迷人魅力。这里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井陉拉花,舞者身姿矫健,彩带翻飞,刚柔并济,在铿

锵鼓点中(yǎy)独特艺术韵味;吴桥杂技以惊险奇绝闻名遐迩,演员们身怀绝技,将力与美、
险与奇完美融合,令人甲(叹为观止/戛然而止)。这里民间工艺匠心独运:蔚县剪纸艺人

以剪刀为笔,雕琢彩纸,花鸟人物棚栩如生;武强年画线条粗犷,色彩鲜滟,承载着百姓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里传统曲艺独树一帜:西河大鼓、乐亭大鼓声韵
乙(悠扬/悠远),鼓板起落间道尽人间百态;河北挪子唱腔高元激昂、(xi6 ng hun)有力,尽
显燕赵儿女的豪迈气概。这些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风情,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

宝,更是河北人民智慧的结晶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yan yi)
②(xiong hun)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刚柔并济()
闻名遐(xid)迩
B.刚柔并济()
闻名遐(xia)迩
C.刚柔并济()
闻名遐(xia)迩
D.刚柔并济()
闻名遐(xi)迩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4)下列与“彩带翻飞”的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艺术韵味
B.匠心独运
C.高亢激昂
D.人间百态
(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蔚县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国内外极负盛名。请你仔
细观察右图,简述其内容及寓意。(2分)

【语文第1页(共6页)】
·25-CZ210b·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第二部分
(3一19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7分)
3.诗词浸润燕赵地,文脉赓续中华魂。学校开展以“诗韵燕赵,文铸精魂”为主题的活动,请根据
提示补充完成横线处内容。(7分)
触摸千年文脉,感悟燕赵风情。“水击三千里,①”(《北冥有鱼》),以大鹏高飞的宏伟
情景,展现了燕赵之士志存高远的磅礴气势;“海内存知己,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以突破地域阻隔的胸襟,暗合燕赵大地“重义轻离”的豪迈风骨;“③,④”(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个人困厄推及苍生的悲悯,与燕赵“忧国恤民”的人文传统一脉相
承;“⑤,⑥”(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坚贞喻品格,映照燕赵志士“宁折不弯”
的正义坚守;“可怜身上衣正单,⑦”(《卖炭翁》),则以直击底层疾苦的笔触,诠释燕赵文
化中“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4一5题。(共5分)
【甲】石壕吏
【乙】汝坟0贫女
[唐]杜甫
[宋]梅尧臣
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
汝坟贪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妇出门看。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
勒勒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菲。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①!拊膺⑧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帷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姬力
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注释]①汝坟:河南省汝河岸边。②去携杖:老人拄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
着手杖去充乡兵。③闾里归:指同乡应征回来的人。
与老翁别。
④何所当:有什么意义。⑤拊膺:捶胸。
4.下列对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逾墙走”生动刻画老翁为躲避官吏捉人而仓皇出逃的样子。
B.乙诗“暴”“僵”勾勒官吏凶暴催征与老父惨死寒雨中的惨状。
C.两首诗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来叙事,勾勒出社会动荡之图景。
D.两首诗均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展现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
5.以上两诗均描写朝廷征兵的内容。请你探究两首作品,完成下列表格。(3分)
篇目
《石壕吏》
《汝坟贫女》
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叙
诗人以“①
”自叙的方式,主观叙述,
写作手法
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便于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例句赏析
“有吏夜捉人”的“捉”字②
“问讯疑犹强”的“强”字写出贫女对父亲的担忧,
迟疑不敢问其消息,从侧面突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一10题。(共15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语文第2页(共6页)】
*25-CZ210b·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一2题12分)
1.(1)①演绎
②雄浑(2分,每空1分)
(2)C(2分)
(3)甲:叹为观止乙:悠扬(2分,每空1分)
(4)B(“彩带翻飞”是主谓短语。A.偏正短语;B.主谓短语;C.并列短语;D.偏正短语)(2分)
(5)把“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和“河北人民智慧的结晶”的位置对调。(2分)
2.这幅图片的主体是两只鸟,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花卉。图片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美满、吉祥如意
的祝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内容1分,寓意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部分
(3一19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7分)
3.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②天涯若比邻③安得广厦千万间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零落成泥碾作尘⑥只有香如故⑦心忧炭贱愿天寒(7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5分)
4.D(两诗均没有描写战争场景)(2分)
5.①贫家女②暗示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的意愿,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
吏们的凶残和霸道(3分,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第二空意思对即可)
(三)(15分)
6.(1)有时(2)面对(3)到(3分,每小题1分)
7.D(2分)
8.(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喂养它。
(2)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了,何况活马呢?(4分,每小题2分)
9.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批判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呼
吁统治者重视人才、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2分,意思对即可)
10.甲文中“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被食马者无知对待,而“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才华终被埋没:乙文中“千里马”因君主派遣的涓人以重金购死马骨而得以被发现和重视。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古代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能买到。(有个)亲近的侍臣对国君说:
“请让我去寻求千里马。”国君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侍臣)找到了千里马。马已经死了,(他就)用
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下来,回来向国君报告。国君大怒说:“(我)要买的是活马,怎能为了
死马而花赏五百金呢?”待臣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了,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
大王肯出高价买马,马现在就到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到了很多匹。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5-CZ210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