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 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 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2 12:02:57

文档简介

东洲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其中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作答,其它试题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内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和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7 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矗立 (zhù) 沟壑(hé) 羁绊(jī) 海枯石烂(làn)
B.陨石 (yǔn) 狩猎(sòu) 狡辨(biàn) 草长莺飞(yīng)
C.劫难(nàn) 蠕动(rú) 穹顶(gōng) 人情事故(shì)
D.漩涡 (xuán) 拙劣(zhuō) 干预(yù) 分崩离析(bēng)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面对“文化传承”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 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 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 个体心灵、振奋民族精神、 民众心智,引领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不仅 还 安顿 启迪 B. 不仅 还 安置 启发
C.不是 而是 安顿 启发 D. 不是 而是 安置 启迪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2分)
①“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全世界的人,甚至是政治观点相左、信仰不同的人也要互相支撑。②只有互相支撑,才能有生存空间。你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别人时,别人的身体也在支撑着你。③你用真诚的善意抚慰着他人的创痛时,你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提升。④如果某天你遭逢劫难,必会有人抚慰你。
A. “结构” “世界” “相左”都是名词。
B.“信仰不同” “互相支撑” “生存空间”都是主谓短语。
C. 句③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把“提升”改为“升华 ”。
D.句④中两个“你”都充当主语成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1页 (共8页)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
(1)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 (2分)
A. 《礼记》是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它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B.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我们学过他的《马说》,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年到1930 年前后法国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少年时代的冬妮娅善良、热情,与保尔结下深厚的情谊;成年后,她贪图安逸生活,与保尔形同陌路。
(2)本次名著阅读分享会的主题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这一称谓,承载着对为国家、为民族和崇高理想无私奉献、英勇奋斗者的崇高敬意。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推荐理由。 (3分)
朱赫来 保尔·柯察金

5.古诗文默写(6分)
(1)▲,君子好逑。 (《关雎》)
(2) 野马也, 尘埃也,▲。 (《北冥有鱼》)
(3)▲,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4)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好友小语将迁居远行,我们可以用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赠别。
二、古诗文阅读 (17分)
(一)古诗阅读(3分)
6.选出下面对两首古诗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 ( ▲ ) (3分)
【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 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共8页)
【乙】 空 囊①
[唐] 杜 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②,吾道③属艰难。
不爨④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 留得一钱看。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这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②卤莽:同“鲁莽”,苟且偷安。③吾道:我的忠君报国之道。④爨 (cuàn):烧火做饭。
甲乙两诗都描绘了诗人在战乱动荡中艰苦的生活状态。甲诗围绕“破”字,展现了诗人屋破漏雨、被破透寒的境遇;乙诗围绕“空”字,描绘了诗人温饱难保、囊中羞涩的窘境。
B. 甲诗第②节中的“欺” “忍” “公然”朗读时要重读,要读出诗人的焦急和坚定。
C.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人的苟且偷安和诗人的忠君报国对比,既凸显了诗人不俗的品格。
D. 甲诗诗人由自身困顿的生活,推己及人,联想到天下寒士,忧国忧民;乙诗流露出诗人坚持“忠君报国”志向却生活困顿的沉重悲苦情绪。
(二)文言文阅读 (14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波罗村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①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
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②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 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注释】 ①何巢阿:作者的朋友。②漱:用水清洗
(节选自徐霞客《滇游日记二十六》,有删改)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3页 (共8页)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3分)
A.卷石底以出 苏、黄共阅一手卷(《核舟记》)
B. 不可知其源 其下又有一小树
C. 即发花如蝴蝶 有时朝发白帝 (《三峡》)
D. 以其境过清 过五月乃已
8.将选文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分)

(2)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 (3分)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自 树 巅 倒 悬 而 下 及 于 泉 面 缤 纷 络 绎
10.从体裁来看,甲乙两文都是▲(文体),都采用了▲的写作手法:按照实际浏览路线的移动,依次向读者描绘所见画面。但是两文所抒情感不同,柳宗元通过甲文传达出▲,徐霞客在乙文中展现了▲。(4分)
三、现代文阅读 (36 分 )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40岁的家长胡小华感叹,儿子军军上课时间总忍不住偷偷吃点零食,玩个玩具,偶尔还要上个厕所,一节课下来就没几分钟在认真听。
一位家长抱怨道:“朋友家的小孩太会学习了,比如每天饭前几分钟这点碎片时间都会写一写汉字背一首古诗,我家孩子怎么就不知道呢 ”
八年级一位家长说道: “儿子理科成绩非常好,但是文科就很差。每次做作业都先做擅长的理科,长达几小时。临睡前才分配时间做文科作业,常常是十几分钟匆忙完成。”
不仅家长表现出担忧,部分学生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表示苦恼。一位学生表示:“在学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我们严格遵照它去学习休息,学习效率非常高。在家里我总是睡到自然醒,想学就学,想休息就休息,即使学到晚上十一二点,都不如在学校的学习效率呢!”
【材料二】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技巧、技术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提升时间利用的效率,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经典的时间管理方法有:
(一)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首先需要真实记录各类时间耗费情况,甚至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各类时间消耗比例;其次对照工作效果,重点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重新调整时间分配计划。
(二)GTD时间管理法。它的核心理念在于只有将你心中所想的所有事情都写下来,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计划,你才能够做好眼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三)番茄工作法。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4页 (共8页)
(该方法认为25分钟是人保持专注的最佳时间长度),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短暂休息5分钟,此为一个番茄时段,循环工作。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15-20分钟)。番茄工作法对于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四)时间管理四象限法。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提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1)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这需要优先完成;(2)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这需要我们集中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制定计划去完成,次优先等级;(3)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我们平时大多数时间浪费在这里,这类事件有时间再做;(4)第四象限:不紧急不重要,这往往是我们生活中需要处理的琐事,这类事件可以不做或让别人做。
【材料三】
手账指用于记事的本子,可通过绘画、文字、拼贴等各种形式来记录生活,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自我管理以及对人生进行规划。生活中,各类手账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间管理工具。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语的手账展示:
2025.4.19 星期六 晴 计划清单 实际用时 7:15起床, 制定计划. 8:00起床 ●重要紧急 完成数学定时作业并提交 2h 9:00-11:00 地理、生物改错并提交 0.5h 11:30-12:00 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10min 11:10-11:20 ●重要不紧急 外出剪头发 2h 阅读《经典常谈》第9-13章20min 20:00-20:35 完成物理作业 1h 15:30-16:10 背英语单词及语文文言文 30min ●紧急不重要 取快递 10min 16:50-17:00 ●其他 玩手机 1h 12: 50-15: 30 和1 8:00-19:00 和21: 00-22:00 ●今日总结: ①早上睡懒觉耽误了背书,导致今日未背诵,明天一定按时起床。 ②玩手机时间大大超过计划时间,达到4h40min,还耽误了剪头发,明天玩手机要克制,要计时。 ③阅读名著预计时间太少,明天可增加为40min。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 (共8页)
11.对以上材料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感到担忧,因为学校有固定作息时间表,而在家里一切要靠自觉。
B.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通过分析各类时间消耗比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
C. GTD时间管理法是一种微观时间管理方法,对于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好的效果。
D.从手帐可以看出,小语同学是个有时间管理观念的学生,尽管部分项目没有完成,但他能及时总结并计划调整。
12.阅读材料一,概括说出学生缺乏时间管理能力有哪些表现 (3分)

13.材料三中的图片是八年级学生小语的手帐记录,请你结合材料二具体分析他使用了哪些时间管理法。 (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 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 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节选自鲁迅《社戏》)
14.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不超过20字) (3分)

15.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①段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16.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17. 第②段中加点词“跑”与第①段中的哪个词语相呼应 它们有什么作用 (3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5分)
跟着植物去探矿
江 南
①有一种野生石竹,繁殖能力极差,所以这种花都是“独来独往”,大约一百平方米才有一株。但在1985年,科学家在胶东三山岛附近发现了大量连片生长的野生石竹,让人大惑不解。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科学家竟然发现此处的地下有储量丰富的金矿!
②除了石竹花之外,还有一些植物能带你找到金矿。比如沙漠中的蒿子和兔唇草就被称作“金草”,因为在这两种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地下极有可能藏有金矿。此外,野蘿子、杉木、铁芒箕,以及蕨类植物中的鸡脚蘑、凤眼兰,都是金矿的“引路者”。有的植物更是“金玉其外”,澳大利亚科学家在2013年发现一些桉树的叶子上有很多金色的斑点,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检测了其生长的土壤,意外地发现地下有一座金矿。
③不仅仅是黄金,银、铜、锰、铁、锡、硒等元素都可以通过植物“引路”找到矿藏。如羽扇豆长得茂盛的地方,地下可能有锰矿;紫云英开出浅红色花朵,或喇叭花大量生长的地方,地下可能有铀矿;当三色堇花的蓝、黄、白三种颜色特别鲜艳时,地下可能有锌矿;针茅草或锦葵大量生长的地方,可能会有镍矿……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七十多种植物常作为找矿人员的“向导”。
④那么,这些植物指示矿藏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地下矿藏经过地下水的冲蚀、溶解和搬运作用后,大量游离元素渗入表层土壤。植物庞大的根系除了吸收氮、磷、钾等必需的矿物质外,还会吸收其他元素,并大量储存在自身内部,同时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外部特征。至于吸收哪些元素,就要看植物的“喜好”了。如海州香薷最喜欢“吃”铜,所以在这种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极有可能隐藏着一座铜矿。
⑤利用植物找矿,在我国古代早有文字记载。《荀子·劝学篇》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最早记录了矿藏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公元三世纪的《文子》中曾说:“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本地理专著《地镜图》记载更为详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器。”唐朝文学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中也记载说:“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薙,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直到几百年之后,世界上其他国家才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记载。比如罗马帝国时期,人们通过堇菜和海石竹(后来这两种植物被称为“锌草”)在德国的亚琛附近找到了锌矿;公元17世纪左右,在约克郡吉斯巴勒,英国的查洛纳爵士兄弟通过栎树矮小粗壮的树干和深绿色的叶子找到了一个铝矿。
⑥真正把植物找矿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实践的是苏联科学家特卡利奇,他最早提出了植物地球化学概念,并在1938年将其应用于找矿行业中,之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将其逐渐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利用桉树找到了五个铀矿;1963年,我国科学家周德忠、陈再演利用大叶醉鱼草找到了汞矿。
⑦大自然中的植物真是奇妙无比,不但绿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热情地“引路”,帮我们寻找地下无穷的宝藏。那就让我们跟着植物,去探矿吧!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7页 (共8页)
1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 。 (2分)
19.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20.结合选文第④段,概括说出有些植物可以指示矿藏的原因。 (3分)

21.第⑤段除了作引用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2.读过选文与【链接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3分)
【链接材料】
在辽宁抚顺的红透山矿区,曾有一种紫红色的野草蓬勃生长,当地人称之为“铜锈草”,学名“海州香薷”。它的根系能深入土壤,贪婪地吸收铜离子,将毒素转化为生命的勋章——叶片因此染上浓烈的紫红。矿工们世代相传: “铜草茂处,必有铜藏。”
然而近三十年,这片“铜草红霞”逐渐褪色。探矿队的检测报告揭示真相:矿渣堆积使土壤酸化,重金属浓度飙升;酸雨侵蚀下,铜锈草的根系如遭火灼,成片枯萎。更令人忧心的是,失去这盏“预警灯”后,有毒金属随雨水渗入地下水,农田与溪流开始发出生态警报……
科学家们正尝试逆转危机:向污染土壤撒入石灰中和酸性,移植人工培育的铜锈草幼苗。这些“生态矿工”重新扎根后,不仅能吸附重金属,更用复苏的紫红向人类报告:“土壤正在康复。”

四、作文(50分)
23.生活中处处需要智慧。学得很累时,寻找高效的方法是智慧;心里烦闷时,适当的放松也是智慧;求不能得时,适时的放弃也是智慧……生活处处有智慧。
请以“有一种智慧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 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 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⑤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8页)2024-2025年度八年级下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
1. D (2分)
2. A (2分)
3. C (2分)
4.(1) C (2分)
(2)(3分)结合小说情节,紧扣“最可爱的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示例1:我推荐朱赫来。为粉碎残余匪帮的暴动阴谋,朱赫来坚定意志,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危急时刻,他负责指挥两个共产主义大队,制止了匪帮预谋的暴动,保护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因此,我认为朱赫来是优秀的战士,也是“最可爱的人”。
示例2:我推荐保尔·柯察金。为了让成千上万的居民免受严寒的侵袭,保障过冬木材的供应,在修筑通往伐木场的铁路时,遇到恶劣的天气、疾病和匪兵的偷袭等各种考验,保尔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面对,最后病倒在筑路的岗位上,可见其高尚的品质和坚忍的意志。因此,我认为保尔是“最可爱的人”。
5. (6分)(1)窈窕淑女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缥缈孤鸿影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17分)
(一)本题满分3分
6. (3分)B
(二)本题满分14分
7. (3分)B
8.(1)(2分)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凄”“悄怆”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3分)(泉水)从树的根部向东流出,(泉水)清澈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东”“洌”“鉴”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9.(2分)自 树 巅 倒 悬 而 下 / 及 于 泉 面 / 缤 纷 络 绎
(断对一处得1分)
(4分)游记(散文) (1分) 移步换景 (1分);
贬谪后孤凄悲凉(1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1分)(意对即可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本题8分
11. (2分)C
12.(3分)做事不专注;不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时间分配不合理;不会主动规划作息时间/不规划学习休息时间。(每答一点得1分)
13.(3分)①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小语按照事件的轻重缓急分成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等类别,且对“重要紧急”事件都在上午优先完成,1分。②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小语对6月11日当天各类事情进行了时间统计,还重点分析了时间耗费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并调整第二日计划,2分。
(二)本题满分13分
14.(3分)“我”去赵庄看社戏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15.(3分)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小伙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1分,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看社戏心情的急切,1分。
16.(4分)景物描写,1分,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多感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月夜的优美,1分,渲染了静谧、美好的气氛,1分,衬托出“我”能够去赵庄看戏的愉快心情,1分。
17.(3分)与“飞”相呼应,1分,生动地写出了行船之快,1分,衬托了“我”看社戏的迫切心情,1分
(三)本题满分15分
18.(2分)植物为什么能指示矿藏(植物能指示矿藏的原因),1分
逻辑顺序,1分。
(3分)不能,1分,“可能”表推测,在文中的意思是“羽扇豆长得茂盛的地方,地下估计有锰矿,但并非一定有,1分,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1分。
20. (3分)因为地下矿藏在外力作用下大量游离元素渗入表层土壤,不同植物喜好不同元素,通过根系吸收这些元素并大量储存在体内,同时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外部特征。(意对即可得分)
21. (4分)举例子,1分,作比较,1分,引用我国多部古籍的内容,列举罗马帝国和17世纪英国利用植物找矿的事例,并将它们进行比较,1分,有力、具体而突出地说明了利用植物找矿,我国古代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早很多,1分。
22. (3分)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阐述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红透山矿附近的铜锈草消亡向我们提出了环境预警。人类掠夺式开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必将自食其果。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面对自然,我们要心怀敬畏,将制度保护与科技修复相结合(协合治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作文(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