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43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课件(43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章末复习
第5章 物态变化
教科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释疑解惑
一、温度及温度计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____程度叫作温度。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1)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
(2)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摄氏温度
(1)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
(2)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冷热
热胀冷缩
摄氏度

冰水混合物
沸水
俯视读数偏___
仰视读数偏___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_____;
(2)选:根据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和______;
(4)放:玻璃泡_____在被测物体
中,不能接触容器____或容器____;
(5)读: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_____。
温度
估测温度
量程
分度值
浸没


稳定
相平
5.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以及体温计的区别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原理
量程
用途
分度值
构造
使用 方法
液体的热胀冷缩
-20℃~110℃
-30℃~50℃
35℃~42℃
测量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1℃
0.1℃
玻璃泡上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到35℃刻度以下
知识点1 温度计的使用
1. [2025·滨州期中]如图,小宾同学在实验室练习使用温
度计时进行了如下操作:用红液温度计测量酒精灯火焰的温
度;用寒暑表测量沸水的温度;用红液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
度、读数。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____ 。
体温计消毒后小金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__________
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 以下,然
后放入自己腋下 ,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
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0.1
用力向下甩几下
体温计有缩口,水银遇冷收缩时,在缩口处断开,上段水银柱不会回落
知识点2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3. 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 ,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
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
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B
(第3题)
A. 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D. “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4. [多选]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
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
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如图所示),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4题)
A. 铜料化为铜液,属于液化现象
B. 铜液冷却成型,属于凝固现象
C. 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变
D. 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放热



(第4题)
【解析】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
加热化为铜液,将铜液注入模具,在
这一过程中,固态的铜料变为液态的
铜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铜是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A错误,C正确;铜液在模具中
冷却成型,在这一过程中,液态的铜液变为固态的青铜器,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凝固放热, 正确。
知识点3 物态变化图像分析
5.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在 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B. 在 ,该物质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

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
D. 在 段,该物质为固态,是降温放
热过程
6. [2024·合肥月考]对甲、乙两种物
体同时持续加热,各自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加热前其中一物
体是固体,另一物体是液体,则以下
判断正确的是( )
A
A. 加热前甲是液体 B. 加热前乙是液体
C. 乙物体为非晶体 D. 液体的沸点是
【解析】加热晶体,晶体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开始熔化,温度
保持不变;熔化后,继续加热,液体
的温度升高,达到沸点时温度保持不
变。所以,乙是晶体,即乙是固体, 错误。由题知,加热
前,其中一种物体是固体,另一种物体是液体,则甲是液体,
沸点是 ,A正确,D错误。
实验1 探究不同物质熔化的规律
1.小明在家中发现了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
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他将葡萄糖粉带到学校的
实验室,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
(1)器材组装过程中,、、 三处的正确安装顺序为____。
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使葡萄糖粉受热均匀
【解析】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故
正确的安装顺序为 ;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是使葡萄糖粉受热均匀。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示数为___

58
【解析】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因此该温度
计的示数是 。
(3)小明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
在图乙中作出葡萄糖粉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实验
数据或所作图像可以判断葡萄糖粉____(填“是”或“不是”)
晶体。在第 时,试管中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7 66 75 84 84 84 84 89 94 99

固液共存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数据描点,依次连接各点;由图像可知,葡萄
糖粉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葡萄糖粉是晶体;
在第 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
实验2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2.[2024·淮安]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温度计的测温泡碰到容器壁
秒表
(2)图乙中的图___表示水沸腾前的情况。
(3)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在加热过程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将烧杯中的水倒
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图丁中加热过程中水的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
A. B. C. D.

1. 如图甲所示是气象站中的百叶箱,箱内主要有干
湿球温度计(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和两支温度计
(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干湿球温度计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如图乙所
示,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
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球温度计。若干球温度计的示
数为 ,一般情况下,湿球温度计的示数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干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差
越大,表明空气湿度越____(填“大”或“小”)。
热胀冷缩
低于

(2)测量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有一支坏了,小华放了
一支体温计进去,一段时间后小华记录下了体温计示数,则
记录的示数是今天的______(填“最高”或“最低”)气温。
最高
2. 航天航空事业对人类太空研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
义。
(1)先进战机机身会采用一种微胶囊自修复材料。其原理
是在金属内部埋植固态合金微胶囊,当机身出现裂纹,系统
会控制加热装置工作,使微胶囊内的合金______(填物态变
化名称)成液态流出并填充裂纹,然后______(填“吸热”或
“放热”)形成固态合金,从而修复损伤(图甲)。
熔化
放热
(2)飞机飞行速度超过 (音速)时必须突破一个屏
障,此时飞机周围空气会形成音爆云,同时机身周围常会有
白雾出现(如图乙)。白雾的出现是因为飞机接近音速时,
压缩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
称)成小水珠,雪的形成原理与此______(填“相同”或“不
同”)。
液化
不同
(3)由于太空接近于真空,所以在太空中水的沸点很____
(填“高”或“低”)。若在空间站的夜间(太阳光照不到空间
站),将水排入太空,水会瞬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然后又立即凝华成冰晶。

汽化
3.(1)在某“学科节”上,老师在舞台上撒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这是因为干冰发生______
变成气态,大量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得空
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而形成了白雾。
升华
吸收
液化
(2)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是因为炒菜时锅的温
度______焊锡的熔点;烧水的铁壶坏了却能用焊锡补,是因
为烧水时铁壶的温度______焊锡的熔点。(均填“高于”“等于”
或“低于”)
高于
低于
(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
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开始
沸腾以后,碗中水的温度____达到沸点,碗中

不能
不能

的水______沸腾,这是因为碗里的水______继续吸热。停止
加热后,锅里的水____汽化。(均填“能”或“不能”)
4. [2025·厦门期末]将装有浓盐水的烧杯放入冰
箱降温后取出,再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盐水中,如图甲所示,
观察试管中水的状态并记录盐水和水的温度数据于下表中。
时间 0 1 2 3 4
盐水温度
水的温度 10 5 0 0 0
水的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1)图乙为该过程中水的能量走向示意图,请在图中分别
填入对应的物质(填“盐水”“水”或“冰”)。
盐水; 水; 冰
(2)该过程中低温的盐水始终为液态,则该盐水的凝固点___。
A
A. 不高于 B. 不低于
C. 等于 D. 高于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