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三节 黄土高原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能够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知道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及地表景观特征、地貌类型。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一、位置范围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黄土高原东西南北方分别到了什么地方?
2.黄土高原主要跨了哪些省区?二、黄土高原成因1.黄土的源地在哪里?
2.我国西北地区盛行什么风?
3.顺着风向物质颗粒怎么变化?分别形成了什么?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既然黄土高原是在风力作用下,从空中飞来的高原,那黄土应该像积雪一样均匀平整的覆盖在地面,但是……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123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4 为什么本该均匀平整覆盖在地面的黄土变成了塬、墚、峁等黄土地貌广布,地表沟壑纵横的状况呢?三、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80%, 占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8.8%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已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一大顽疾。黄土高原病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生态病历水土流失严重自然: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1.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
2.使河流含沙量剧增,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3.使沟谷增多、耕地面积减少。植树种草,修筑梯田、堤坝
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
你掌握了吗?
1.利用地图能够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知道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及地表景观特征、地貌类型。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学习了本节课,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产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发展。我们应为后人留一个绿色的黄土高原。(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 高原, B______ 平原,
C______ 山脉, D______ 山脉。
(2)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看,位于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阶梯。 (3)该区域地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特征与黄土高原的____________ 问题密切相关。第二太行山秦岭内蒙古河套北方当堂达标水土流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4)对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目前得到广泛支持的是___________ (假说)
(5)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风成说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稀疏;
人为因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生产方式落后。1.三组对比实验分别说明了水土流失和哪些因素有关?
2.黄土高原的哪些状况与以上因素有关?
3.水土流失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4.哪些因素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哪些是人为的?
5.人为因素是怎么加剧水土流失的?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强度大沟壑纵横
地表坡度大对比实验一 植被疏密对比实验二 降水强度对比实验三 坡度大小沟壑纵横,地表坡度大
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少保护
干燥的黄土遇水后变为泥浆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过度放牧乱垦滥伐陡坡耕种人为原因2.流水带走了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下游带来了什么问题? 探究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1.水土流失导致的沟谷增多,对耕地有什么影响? 沟谷增多,耕地面积减小 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地肥力下降,作物减产。泥沙汇入黄河,河流含沙量剧增,下游成为“地上河”带来严重威胁针对病因 有的放矢 治理黄土高原主要针对什么原因入手?你有什么好办法?
谢 谢!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能够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知道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及地表景观特征、地貌类型。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点。
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土高原自然及人文景观图片及歌曲就恋这把土导入。增强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展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学习任何区域,我们往往首先从位置范围入手(展示黄土高原位置范围图片及问题提示),请大家自读教材18页的地图及19页文字,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同桌互相指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所跨省区。
学生:读图找出黄土高原东南西北分别到什么地方,跨越我国哪些主要省区。同桌指地图互相说出黄土高原位置范围。
教师:(检查提问并总结)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总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土层厚度100——200米,不论从分布广度,还是土层厚度,黄土高原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教师:这么多黄土是从何而来呢?大家自己阅读19页阅读材料结合问题提示和20页“风成说”示意图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的形成。
学生:自读阅读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黄土高原的形成。
教师:选取小组代表描述黄土高原形成,并点评。
教师小结:黄土的源地在中亚、蒙古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那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粗细不等颗粒,遇到大风粗大的砾石留在当地形成戈壁,较大的沙粒滚落到近处形成沙漠,较细的尘土吹到空中,随着风力的减弱和太行山、秦岭的阻挡逐渐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的沉积才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教师:既然黄土高原是在风力作用下,从空中飞来的高原,那黄土应该像积雪一样均匀平整的覆盖在地面上,事实是这样的吗?(展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图片)
学生:总结概况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教师:具体的黄土地貌类型主要有这么几种,请大家读教材19页的黄土地貌景观图片找出这几种地貌类型分别是什么?
学生:读教材19页的黄土地貌景观图片,辨识四种黄土地貌类型
教师小结:黄土塬:顶面平坦,四周陡峻的黄土台地。
黄土墚:长条状的黄土高地。
黄土峁:馒头状的孤立黄土丘。
黄土川:沟谷里经过淤积形成的小平原。
教师:为什么本该均匀平整覆盖在地面的黄土变成了塬、墚、峁等黄土地貌广布,地表沟壑纵横的状况呢?这和黄土高原上一种严重的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展示统计资料,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成度)水土流失已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的一大顽疾。(将黄土高原拟人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依据教材中的对比实验,结合问题提示,小组依次交流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完成黄土高原生态病历。
患者
黄土高原
病情简述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诊断
?水土流失严重
病因
?
危害
?
治疗
?
【反思收获】返回本课目标,同桌互相说掌握状况。
【情感升华】学生畅所欲言学习黄土高原一课的启示。教师点拨,生产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