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活动课 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2 20: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粽香飘古韵,端午话传承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二.端午传承跨千年
三.端午家香粽意浓
五.端午书签寄安康
六.端午智慧谁争锋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名称由来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屈原生平: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力主抗秦却遭贵族反对,被排挤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纪念屈原说: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提到“屈原于是日(五月五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南朝《续齐谐记》使“粽子祭屈原”的传说定型,并流传至今。
这是目前可考的最早将龙舟竞渡与屈原之死联系起来的文献。
龙图腾说: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宁波出土的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
五毒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五种动物的通称
恶日禁忌说:
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战国《吕氏春秋·仲夏纪》记载五月需“禁欲、斋戒”,认为此时“阴阳争,死生分”,是凶险之月。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五毒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
关于端午起源的学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
纪念屈原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
一.端午起源知多少
屈原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求索精神,已广泛深入人心。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秦汉时期:南北风俗相融,以北方习俗为主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者,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端阳故事·系采丝》
魏晋南北朝:禳毒除瘟之余增加了娱乐氛围
《荆楚岁时记》记载,在端午“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儿童斗草图》
隋唐时期:仲夏盛典,充满节日欢乐
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了 “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庖捐恶鸟(指枭羹)、俎献肥龟、新筒裹练、香芦角黍。”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端阳故事·赐枭羹》
宋元时期:端午渐成各民族“全民节日”
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
《金史·世宗本纪》记载:大定三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明清时期:端午节庆规模愈来愈盛
《清嘉录》“男女耆稚,倾城出游。高楼邃阁,罗绮如云,山塘七里,几无驻足之地。河中画楫,栉比鱼鳞,亦无行舟之路。”
二.端午传承话千年
《龙舟竞渡图》
三.端午家香粽意浓
三.端午家风承古韵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政府
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
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
材料二:
贵州省开阳县由退休教师和美术工作者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队,走村串寨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对村民和学生开展蜡染技艺培训和绘画辅导,实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转化。
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材料一:青海热贡艺术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地成立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青海省财政厅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同时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打破传统传承观念,形成多渠道传承格局,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促进文化致富。
四.端午古韵今人承
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
材料三: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戏曲艺术,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深化文明校园创建,2021年9月30日,“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北师大宣城学校,市玉屏皖南花鼓戏有限公司在博学楼报告厅为七年级全体学生演出经典剧目《打瓜园》《清风亭》和新创剧目《皖南花鼓追梦人》。
五.端午书签寄安康
端午寄语
在书签上书写端午寄语,并进行展示
六.端午智慧谁争锋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A
五月十五
B
正月十五
C
五月初五
D
九月初九
(C)
2.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A
秦 国
B
楚 国
C
魏 国
D
韩 国
(B)
3.在端午节,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画什么字?
A

B

C

D

(B)
4.端午节与哪三个节日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中秋节
5.背一句屈原的诗词
祝大家端午安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