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示:1.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岑参《逢入京使》)
(3)【主题式默写】唐诗重情,宋诗尚理。唐人在诗中抒闲情:“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抒乡情:“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抒豪情:“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宋人在诗中寓“顺境勿惑”之理:“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逆境勿忧”之理:“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站得高看得远”之理:“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国诗歌中有中国人的智慧,读古诗,学做重情明理的少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户外活动时间缺乏,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________。户外活动能沐浴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________不在影响着孩子,不要以为家长的一个小行为是wēi bù zú dào的。家长要________,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做好孩子的bǎng yàng。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dū cù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wēi bù zú dào( ) (2)bǎng yàng( ) (3)dū cù(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 B.劳逸结合 时时刻刻 言传身教
C.一劳永逸 时时刻刻 以身作则 D.一劳永逸 无时无刻 言传身教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B.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C.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D.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曾几何时,年轻一代受欧美潮、日韩风影响不小。如今,新生代群体放下对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热衷“国潮”,喜爱“国风”。“国潮热”的背后是文化自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会更加强烈。
“国潮”产品走红,国产动漫爆火,“老字号”纷纷推陈出新……“国潮”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时尚。因为经济高速发展,民众在物质需求上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文化需求。
材料二:
消费者选择国潮产品的偏好表
5.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国潮热”的原因。(2分)
6.某公司想为自己的产品增添国潮元素,请你结合材料二的表格向他提出建议。(2分)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②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③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蓊(wěng):草木蓬勃茂盛。③京洛:泛指国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仙则名/名列前茅 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
C.其外修竹森然以高/静以修身 D.有江湖之思/问女何所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其 中 因 汴 之 余 浸 以 为 陂 池 取 山 之 怪 石 以 为 岩 阜
10.【诗文对比】【乙】文灵壁张氏园亭的氛围与王维《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情景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11.【古文新题】学校地理社团拟在“游山河,赏胜景”主题活动中宣传“陋室”“灵壁张氏园亭”两处景观。作为社团成员,请你任选一处,结合文段内容,写一则宣传语。要求:①包含景观名称;②突出景观特点;③语言简洁。(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
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
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去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2.本文介绍汉族的饮食时先介绍 ,再介绍 ,最后介绍 。(3分)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饮食习俗。
C.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14.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1)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常稍微咸一点?
(2)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有声音的字
胥得意
①新兵入伍离开家之前,母亲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新兵拿着钢笔端详了一会儿,琢磨了一阵儿,问,拿
这个做啥?
②母亲给新兵整理了一下衣领,抻了抻衣襟,温和地告诉他,没事时练练字,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
③新兵突然想起来,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母亲就说过这句话,而且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只不过,这些年不
怎么写字,听不到母亲重复这句话了。
④新兵把钢笔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背包夹层里面,一边放一边想,这一走,两年后才能回来,一定
要在部队变个样子回来给母亲看看;噢,对了,还要写一笔漂亮的字给母亲瞧瞧。
⑤新兵去的地方离家很是遥远,在一片雪域高原之上。
⑥新兵到了部队之后就知道了,他即将去的是边防连队,主要任务是守护国境线。指导员一边放着宣传片,
一边和新兵们动情地讲,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
⑦这话让新兵听得热血沸腾,从来没有想过祖国和他竟然这样近。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任务神圣起来,
腰杆也挺了起来。
⑧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在紧张忙碌中度过了,学习、训练,训练、学习。当然,还要时时刻刻和高原缺氧做
斗争。
⑨缺氧实在是一件难受的事,只要一迈步,胸腔里就像是塞满了棉花,每一次吸的气好像刚到嗓子眼就又
呼出去了。头疼得像要炸裂一样。手机也没有信号,休息时,觉得时光过得太慢了。
⑩有一天,新兵想起了母亲送给自己的那支钢笔。他把钢笔找了出来,开始在本子上练字。没想到,一笔
一画写字,时间竟然好过多了。
又是一天,指导员对新兵们说,下连后,连队的荣誉墙上要贴上每个人的照片,每个人在旁边都要写上
一句话。就写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最真实的内心话。
新兵听到指导员这样讲,一下子想起了母亲曾说过的话:字如其人。新兵练字练得更认真了,他怕自己
的字贴到墙上后对不起自己帅气的脸。可是,照片下面要写什么呢?这着实让新兵有些费心思。
新兵下连之后,开始和老兵们一起巡逻了。那条巡逻路实在艰难,与其说是路,倒不如说没有路。因为
到国境线上,有一段路就是要经过山崖才可到达。听说,曾经就有马掉下了山崖。山崖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偶尔可以看见雄鹰从缭绕着雾气的深渊下面飞上来。
新兵曾不解地问过指导员,这里没有任何人烟,也不会有人越境,我们为什么总要到这里巡逻呀?新兵
问这话时,指导员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他没有回答新兵,却突然唱起了《边关军魂》。唱着唱着,他停了下来,然后回头望着战友们。新兵从指导员的眼神中,似乎一下子全懂了——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
新兵成长得很快,好多老兵都说,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你第二年就够资格入党了。新兵听后心中暗自
高兴,他练字练得更认真更用心了,有时候小心翼翼地抄写入党誓词。他还想,到某一天,他就用母亲送给他的那支钢笔写入党申请书。
后来的事真是谁也没有料到……
新兵在国境线上巡逻时,突遇险情,为保护战友英勇牺牲。
战友们为新兵整理遗物时,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支钢笔,和许多练过字的纸。那厚厚的一沓练字纸上,
写的几乎都是“妈妈我想你”“妈妈我爱你”“我好帅气”。看着这些字,战友们在悲痛中又想起了新兵的笑脸,觉得他真像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可是,当战友们经过荣誉墙,停下脚步去看新兵的照片时,发现照片旁边有一行遒劲有力的钢笔字,写
的是: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妈妈我爱你!
战友们忽然意识到新兵长大了。荣誉墙上的那些字似乎也动了起来,而且,还有着特别的声音……
(有删改)
15.小说围绕“练字”展开故事情节,请简要概括与“练字”有关的几件事。(4分)
16.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品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新兵把钢笔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背包夹层里面。(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只要一迈步,胸腔里就像是塞满了棉花,每一次吸的气好像刚到嗓子眼就又呼出去了。头疼得像要炸裂一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7.文中多次写到“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这句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3分)
18.文章结尾写道:“荣誉墙上的那些字似乎也动了起来,而且,还有着特别的声音……”假如你是新兵的战友,你从这“特别的声音”里听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选项 作品名称 人物 情节
A 《骆驼祥子》 刘四爷 转让人和车厂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加入红军,成为共青团乌克兰区委会书记
C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纠正“我”画的解剖图
D 《西游记》 猪八戒 四圣试禅心
20.学校举办“名著中的人物故事”阅读活动,活动海报会根据每期名著人物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底色。请结合名著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从下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说说他的海报底色应采用哪种颜色。(4分)
A.祥子(《骆驼祥子》)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作文(50分)
21.以“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结尾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万里赴戎机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3)弹琴复长啸 何人不起故园情 会当凌绝顶 赚得行人错喜欢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微不足道 (2)榜眼 (3)督促
3. C (2分)
4. A(2分)
5. 文化自信,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更加强烈。(1分)经济发展,民众开始追求文化需求。(1分)
6. 示例:①建议用数字技术激活传统元素;②建议结合科技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③建议对传统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写出两条即可,一点1分)
二、阅读(49分)
(一)(18分)
7.B (3分)
8.(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分)
(2)瓜果蔬菜可以让邻里乡亲吃饱,鱼鳌笋茹可以馈赠来自远方的宾客。(2分)
9.其 中 因 汴 之 余 浸 / 以 为 陂 池 / 取 山 之 怪 石 / 以 为 岩 阜 (3分)
10.《竹里馆》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之中,弹琴并长啸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趣和自然之美。(1分)苏轼在【乙】文中描述的园亭,也有“其深可以隐”的幽静特色(1分)以及“修竹森然以高”的自然景观。(1分)两者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1分)
11. 示例一:陋室不陋,德馨雅居——探访刘禹锡笔下的隐逸之境!(2分)
示例二:灵壁园亭,自然与人文的交响——尽享八百里外的隐逸桃源!(包含景观名称,给1分;突出景观特点,给2分;语言简洁,给1分)
(二)(10分)
12. 南北方的主食 副食 饮食礼俗文化 (3分)
13. B (3分)
14.(1)由于女婿在北方长大,而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稍咸一些,所以张伯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常稍微咸一点。(2分)
(2)过节的菜肴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过年做一道红烧鱼有“年年有余”的寓意。(2分)
(三)(15分)
15.①新兵收起钢笔,决心练出一笔漂亮的字
②新兵学习训练之余,开始练字
③听指导员说荣誉墙要写字后,新兵练字更认真了
④听了老兵们的夸赞,新兵练字更认真更用心了 (一点1分,共4分)
16.(1)“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1分)表现了新兵对钢笔的珍视,也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的心意和嘱托。(1分)
(2)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士们在缺氧环境中身体的痛苦反应,(1分)表现了高原恶劣的生活环境,也从侧面表现了战士们不畏艰苦的奉献精神。(1分)
17.①体现了文章主旨,全文以爱国情感贯穿始终,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新兵从这句话
中感悟到自身的价值、职责的神圣。③表达了以新兵、指导员为代表的戍边战士的爱国情怀。(一点1分)
18.示例:我从中听到(听出)了:①远离家乡的新兵对母亲的思念之情。②新兵热爱祖国,对守卫祖国边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③新兵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危险,敢于牺牲,把自己对母亲和祖国的爱付诸行动中,经受住了锻炼和考验,由单纯逐渐成熟。④新兵热爱祖国,对党忠诚,积极进步,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和牺牲,代表着新时代军人的形象。(一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四)(6分)
19.B (2分)
20. 示例一:选择A.祥子。祥子的海报底色应用灰色。(1分)祥子来到北平成为一名人力车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在黑暗的现实中屡次受挫。“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灭,最终堕落成麻木的行尸走肉。(2分)灰色与祥子的悲惨命运及作品所反映的黑暗腐败社会现实高度契合。(1分)
示例二:选择B.保尔。保尔的海报底色应用红色。(1分)保尔从一名具有反抗精神的倔强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人生充满生活的压迫、工作的磨炼、伤病的折磨。但他始终满腔热血,坚定地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2分)红色象征着革命、热情、勇气与希望,与保尔不屈不挠、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高度契合。(1分)
三、作文(50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