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直线传播 课件(共1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的直线传播 课件(共1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2 16: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4.1 光的直线传播
说一说你还知道宣城有哪些美丽的夜景?
傍晚雨后的宛陵湖
美丽的新港国际
这一静一动的夜景都离不开光的点缀,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68页,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走进神奇的光现象。
引入课题
第四章 光现象
宣城城不仅风景美,文化底蕴也很丰厚。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说的就是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皮影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引入本章课题
皖南
皮影
师:皮影戏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生:影子
师:今天就通过皮影来研究影子这一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视频:皖南皮影戏
引入本节课题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影子,老师今天讲皮影戏的道具搬到了课堂,我们来玩一下有关影子的游戏。
学生活动一
所需器材:
活动说明:打开手电筒,请两位同学走上讲台,一位同学拿着道具孙悟空皮影,另一位同学抓影,表演过程中突然关闭手电筒。
活动名称:抓影子
师:影子为什么消失了
生:因为没有了光
师:游戏中的光来自哪里?
生:手电筒
师:游戏中的光来自手电筒,因此我们把手电筒称为光源。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光源?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1.概念:正在自行发光的物体
一、光源
2.分类:
思考:月亮是光源吗?
二、光的传播
思考:来自手电筒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向前传播到白色屏幕上的?列举一些实例,来支撑你的这种判断吧。
猜想: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探究:
二、光的传播
同种
均匀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3×108 m/s
请利用桌上器材,结合教材和学案探究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影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安徽省宣城市,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太平戏”,反映了人们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皖南皮影戏是美学范畴的,也是戏剧的、民俗的;它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有南方的气息;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生活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皮影戏的传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请你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试着解释课堂开始的活动手影是如何形成的。
若将手换成皮影,就是皮影戏
1.影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日晷计时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若将手换成竹竿,让我们想到哪个成语?
立竿见影
演示实验:立竿见影并转动手电筒
分析日晷的原理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师:若用光源照射一个硬纸板,会在它的后方形成什么?
演示过程中偷偷将小孔打开,引导学生观察除了影子,还看到什么?
生:方形亮斑
展示纸板上圆形的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形成方形亮斑?这个光斑的形状与什么有关?
生:光源的形状
师:为进一步研究光斑的形状与光源的关系,将方形手电筒换成F形光源。再次进行实验。
我国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
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比牛顿早两千多年总结出相似的理论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2.小孔成像
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二,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从理论角度分析小孔成像。
思考: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为何是倒立的呢?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课堂练习: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请观察图片,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树荫下暗影是怎么形成的?
2.树荫下圆形光斑是怎么形成的?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说一说:你还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激光准直
学生活动
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应用
伸出食指,说一说你如何判断靶心、食指和眼睛处在一条直线上?
射击瞄准
§4.1 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

直线传播
条件:同种均匀


现象1.
现象2.
应用:
皮影、日晷、排队、射击瞄准、日食和月食
应用:
针孔相机、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1.收集更多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等形式整理出来,下节课带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3.结合学习清单上的科学资料并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模型,用以解释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五、布置作业
2.阅读教材71页科学世界部分,回答文章后面的三个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