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3 10: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fèn

wèi
xīnɡ

wéi

zhǎnɡ
ɡuān
细读课文,走进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大道之行也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与,同“举”。
修,培养。
1.实现大同社会的途径和前提是什么?
天下为公
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
讲信修睦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细读课文,走进大同社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以……为亲
以……为子
矜,同“鳏”,老而无妻;
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者,……的人。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父母
子女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0
恶,厌恶、憎恶。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图谋之心闭塞
兴起。
作乱害人。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3.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景象是怎样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和平安定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4.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思考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故”“是故”承上作结,是文章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
第一层: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大同社会的理想景象。
总领全文
具体阐述
总结全文
5.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当时实现了吗?
研读课文,理想照进现实
大同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安宁
资料助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社会动荡,阶级压迫,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大道之行也》仅仅 107 个字,却多次出现含“不”的否定句: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构想的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
追寻足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从孔子的大同梦,到陶渊明的桃源梦,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吾辈立小康之志,追大同之远,追寻的脚步永不停止!
(1)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___________,______”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请用《大道之行也》里的句子作答)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道之行也》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记》中拿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以鼓舞人心(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真题演练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