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物质的量概念。 2.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
难点 1.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之间转化关系建构。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新知探究(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1)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______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单位——摩尔
符号 标准 计量对象
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如原子团:OH-、SO、NH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
定义 符号 数值及单位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1)关系式:n=________。
(2)结论:粒子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的________之比。
4.理解“物质的量”的四化
(1)专有化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2)微观化
物质的量只用于描述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如1 mol 乒乓球的说法是错误的。
(3)具体化
在使用物质的量进行描述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2表示一摩尔氢分子,而1 mol 氢的表述是错误的。
(4)集体化
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很多个粒子的集合体,其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5 mol H2O、0.5 mol H2O。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或质量( )
(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4)1 mol小米的数目是6.02×1023个( )
(5)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
(6)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2.(2024·北京顺义区期末)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约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3.通过下图可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请完成图中的空格。
4.(1)1.5 mol CO2中有________mol C,______mol O,有________个C,________个O。
(2)含3.01×1023个H的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3)0.5 mol Na2CO3中含有________mol Na+,______mol CO。
(4)若测得某Na2SO4溶液中含有0.5 mol SO,则溶液中含有________mol Na+。
(5)________ mol NH3与0.3 mol H2O中所含H原子数目一样多。
新知探究(二)——摩尔质量
导学设计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粒子 符号 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g·个-1) 1 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 1 mol物质的质量/g
C 12 1.993×10-23 6.02×1023 12
Fe 56 9.302×10-23 6.02×1023 56
H2SO4 98 1.628×10-22 6.02×1023 98
H2O 18 2.990×10-23 6.02×1023 18
1.(1)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______________
(2)1 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_。
2.摩尔质量如何定义?写出其定义式和单位。
3.摩尔质量的数值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系统融通知能]
1.理解摩尔质量的“三性”
等同性 摩尔质量只是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其含义和单位是不同的,即摩尔质量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性 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近似性 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2.摩尔质量的三种计算方法
序号 前提条件 公式
① 任意状态的任意物质 M=(定义式)
② 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 M=m(分子)×NA
③ 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和一个12C原子的质量 M=×12 g·mol-1
3.物质的量(n)、质量(m)、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
(1)n=
①n、N、NA三个量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
②求N时,概念性问题用NA,数字性问题用6.02×1023 mol-1。
③N与n成正比,比较微粒数多少时只需判断其n的大小即可。
(2)n=
①m、n、M三个量中,已知任意两项可求第三项。
②对于同一物质(M相同),m与n成正比。
(3)=
①N、NA、m、M四个量中,已知任意三项可求第四项。
②该等式中一般NA、M为已知,则N与m可互求。
4.物质与构成粒子的物质的量关系
①Na2CO3~2Na+~CO~3O
1 mol 2 mol 1 mol 3 mol
②H2SO4 ~ 2H ~ S ~ 4O
1 mol 2 mol 1 mol 4 mol
[题点多维训练]
题点(一) 摩尔质量的理解
1.(2024·长沙高一期末)某风景区被称为天然氧吧,其原因是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 )
A.32 g B.33 g
C.32 g·mol-1 D.33 g·mol-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D.硫酸和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 g·mol-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5NA
C.KCl的摩尔质量是74.5 g
D.0.5NA个氯气(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题点(二) n==的应用
4.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6∶5 B.5∶6
C.2∶3 D.3∶2
5.若100滴水正好是a mL,已知水的密度为1 g·mL-1,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
A.a×100×18×6.02×1023 B.
C. D.
6.1.6 g某气体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64
C.32 D.96
7.科学家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m g,一个12C质量是n g,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NA g·mol-1
B.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mol
C.W g该原子中含有×NA个该原子
D.由已知信息可得:NA=
8.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1)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2)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g偏二甲肼含有的分子数是________。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新知探究(一)
1.(1)粒子 (2)mol 6.02×1023 原子 分子 离子
2.NA 6.02×1023 mol-1 3.(1) (2)数目
[题点多维训练]
1.(1)× (2)√ (3)× (4)× (5)× (6)×
2.选B 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2×0.5 mol=1 mol,则N(Na+)=1 mol×6.02×1023 mol-1=6.02×1023。
3.2×6.02×1023 6.02×1023 2 mol 1 mol
4.(1)1.5 3 9.03×1023 1.806×1024
(2)0.25 mol (3)1 0.5 (4)1 (5)0.2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12 56 98 18
1.提示:(1)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
2.提示: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定义式为M=,单位为g/mol或g·mol-1。
3.提示:以g·mol-1为单位,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如M(Fe)=56 g·mol-1,M(H2O)=18 g·mol-1,M(CO)=60 g·mol-1。
[题点多维训练]
1.选C O比O2多一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所以O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2.选D 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B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C错误,D正确。
3.选B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2NA,A错误;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7×NA=3.5NA,B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C错误;0.5NA个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
4.选B ∶=5∶6。
5.选B a mL 水的质量为 a mL×1 g·mL-1=a g,则一滴水的质量为 g,N=nNA=×NA= mol×6.02×1023 mol-1=。
6.选A 法一:依据n==,有M=m×=1.6 g×=16 g·mol-1,则Mr=16。
法二:分子数N=6.02×1022,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n===0.1 mol,摩尔质量M===16 g·mol-1,则Mr=16。
7.选C 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是m g,则摩尔质量为mNA g·mol-1,故A正确;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NA g·mol-1,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B正确;由题意可知,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m g,故W g该原子的数目为,故C错误;12C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1,一个12C的质量为n g,则NAn=12,NA=,故D正确。
8.(1)60 g·mol-1 (2)60 g (3)0.1NA(或6.02×1022)(共78张PPT)
第三节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物质的量概念。
2.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
难点 1.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之间转化关系建构。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目录
新知探究(一)——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新知探究(二)——摩尔质量
课时跟踪检测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新知探究(一)
1.物质的量
(1)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 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粒子
(2)单位——摩尔
符号 标准 计量对象
_____ 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 __________ 、 、 、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如原子团:OH-、 等)
mol
6.02×1023
原子
分子
离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定义 符号 数值及单位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____ ________________
NA
6.02×1023 mol-1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1)关系式:n= 。
(2)结论:粒子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粒子的 之比。
数目
4.理解“物质的量”的四化
(1)专有化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2)微观化
物质的量只用于描述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如1 mol 乒乓球的说法是错误的。
(3)具体化
在使用物质的量进行描述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如
1 mol H2表示一摩尔氢分子,而1 mol 氢的表述是错误的。
(4)集体化
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很多个粒子的集合体,其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如5 mol H2O、0.5 mol H2O。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或质量( )
(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4)1 mol小米的数目是6.02×1023个( )
(5)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 )
(6)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
√
×
×
×
×
2.(2024·北京顺义区期末)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约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解析: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2×0.5 mol=1 mol,则N(Na+)=1 mol×6.02×1023 mol-1=6.02×1023。
√
3.通过下图可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请完成图中的空格。
2×6.02×1023
6.02×1023
2 mol
1 mol
4.(1)1.5 mol CO2中有_____mol C,____mol O,有___________个C,___________个O。
(2)含3.01×1023个H的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1.5
3
9.03×1023
1.806×1024
0.25 mol
1
0.5
1
0.2
摩尔质量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粒子 符号 相对分子 (或原子)质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g·个-1) 1 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 1 mol物质的质量/g
C 12 1.993×10-23 6.02×1023 ___
Fe 56 9.302×10-23 6.02×1023 ___
H2SO4 98 1.628×10-22 6.02×1023 ___
H2O 18 2.990×10-23 6.02×1023 ___
12
56
98
18
1.(1)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______________。
(2)1 mol任何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2.摩尔质量如何定义?写出其定义式和单位。
3.摩尔质量的数值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系统融通知能]
1.理解摩尔质量的“三性”
等同性 摩尔质量只是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其含义和单位是不同的,即摩尔质量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性 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而改变
近似性 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续表
2.摩尔质量的三种计算方法
3.物质的量(n)、质量(m)、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D.硫酸和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 g·mol-1
解析: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B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C错误,D正确。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5NA
C.KCl的摩尔质量是74.5 g
D.0.5NA个氯气(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
4.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6∶5 B.5∶6
C.2∶3 D.3∶2
√
√
6.1.6 g某气体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64
C.32 D.96
√
√
8.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1)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_____。
(3)6 g偏二甲肼含有的分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60 g·mol-1
60 g
0.1NA(或6.02×1022)
课时跟踪检测
(选择题第1~11小题,每小题3分,第14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80分)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5
√
12
1.(2024·酒泉庆阳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D.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
16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5
12
解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错误;指代不明,正确的说法是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原子和2 mol氧原子,故C错误;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所以摩尔质量为98 g·mol-1,故D正确。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下列对“摩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单位,可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1 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既能计量纯净物,又能计量混合物,1 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观粒子数相等,约为6.02×1023,A、B、C项正确;用“摩尔”计量微观粒子是扩大单位,而用“纳米”计量原子直径是缩小单位,D错误。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2024·大连高一检测)下列各物质所含有原子数按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
①36 g H2O ②0.5 mol CH4 ③1.204×1024个H2
④0.2 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①36 g H2O含有原子数为6NA,②0.5 mol CH4含有原子数为2.5NA,③1.204×1024个H2含有原子数为4NA,④0.2 mol H3PO4含有原子数为1.6NA,故C项正确。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质量的单位为g,A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B错;摩尔质量有单位,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相等,C错。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1 mol O2的质量为32 g,A项错误;以g·mol-1为单位时,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O3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1,C项错误。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6.科研人员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分子的个数比为2∶1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N4属于单质,A错误;N4与N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6 g· mol-1和28 g· mol-1,B错误;等质量的N4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含分子的个数比为1∶2,所含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正确,D错误。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15
3
7.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质子数目之比为7∶11
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15
3
解析: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二者分子数相同,即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①正确;CO和CO2分子数目相同,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分别为1和2,即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②正确;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和3,即所含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③正确;一个CO分子中含6+8=14个质子,一个CO2分子中含6+8×2=22个质子,由于二者分子数相同,则所含质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④正确;每个CO和CO2分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14和22,二者分子数相同,则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⑤正确。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8.顺铂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 mol顺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氯元素的质量为35.5 g
B.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4 g
D.含铂原子的数目约为6.02×1024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由该物质的结构模型可确定顺铂的化学式为PtCl2(NH3)2,即1 mol顺铂含2 mol Cl,其质量为71 g,A项错误;1 mol顺铂中含6 mol H,B项正确;1 mol顺铂中含2 mol N,其质量为28 g,C项错误;1 mol顺铂中含1 mol Pt原子,其原子数约为6.02×1023,D项错误。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9.(2024·宁德期中)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ol-1 B.108 g·mol-1
C.55 g·mol-1 D.96 g·mol-1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之比是5∶8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4NA
C.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16.8 g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3
12.(11分)(1)6.02×1023个CO2与________ mol H2的质量相等,与________ g 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2
64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含有0.4 mol Cl-的氯化镁是______ mol,质量是______g,它跟______ g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Cl-。
0.2
19.0
23.4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4 mol Na2CO3与________ mol Na2SO4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解析:4 mol Na2CO3含12 mol氧原子,与3 mol Na2SO4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8 g甲烷是________ mol, 约含__________个甲烷分子,________ g碳元素,________ mol氢原子。
0.5
3.01×1023
6
2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5)16 g A气体的分子数为3.01×102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2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3.(10分)(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 g某气体RO2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3.612×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64 g·mol-1
32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2.5 mol Ba(OH)2中含有____________个Ba2+、__________个
OH-,Ba(OH)2的质量是______g。
解析:2.5 mol Ba(OH)2 中含有2.5 mol Ba2+,数目为1.505×1024,含有5 mol OH-,数目为3.01×1024,m[Ba(OH)2]=2.5 mol×171 g·mol-1=427.5 g。
1.505×1024
3.01×1024
427.5
16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3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4.下列四幅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最适合表示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
√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氢气和氦气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 g·mol-1、4 g·mol-1,则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氢气和氦气的分子数目之比为2∶1,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只有B项符合题意。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5.(10分)(2024·福建华安县高一月考)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作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VC的化学式为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C6H8O6
176 g· mol-1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0.1 mol VC中含氧原子数为________。
解析: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9∶1;0.1 mol VC中含氧原子数为0.6NA。
9∶1
0.6NA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3)某同学妈妈每天按上述用法与用量服用该VC片剂,该同学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30 mg VC,则该同学妈妈每天需食用西红柿________ g才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200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6.(1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X的分子式。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在注射器A中装有240 mL(0.01 mol)气体X并使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 g,实验后B管重20.00 g,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在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组成的。
16
氮
氢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若240 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氮气质量是0.28 g。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 mol-1。
(3)通过计算,确定X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32
N2H4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解析:在C管中收集到水,其中氧来源于CuO,则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氮气,说明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即X中含有氮、氢两种元素。B管中CuO含氧的质量为20.32 g-20.00 g=0.32 g,n(O)=0.02 mol,n(N2)=0.01 mol,因240 mL 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n(X)∶n(N)∶n(H)=0.01 mol∶(0.01 mol×2)∶(0.02 mol×2)=1∶2∶4,所以X的分子式为N2H4,摩尔质量为32 g· mol-1。
16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选择题第1~11小题,每小题3分,第14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80分)
1.(2024·酒泉庆阳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D.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
2.下列对“摩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单位,可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
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C.1 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
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
3.(2024·大连高一检测)下列各物质所含有原子数按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
①36 g H2O ②0.5 mol CH4 ③1.204×1024个H2 ④0.2 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4.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正确的是( )
A.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 g
5.(2024·山东师大附中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O2的质量为32 g·mol-1
B.1 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C.O3的摩尔质量是48 g
D.SO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
6.科研人员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分子的个数比为2∶1
7.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所含的质子数目之比为7∶11
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顺铂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 mol顺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氯元素的质量为35.5 g
B.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4 g
D.含铂原子的数目约为6.02×1024
9.(2024·宁德期中)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ol-1 B.108 g·mol-1
C.55 g·mol-1 D.96 g·mol-1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氖气分子的质量之比是5∶8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4NA
C.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16.8 g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11.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C.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D.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12.(11分)(1)6.02×1023个CO2与________ mol H2的质量相等,与________ g 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含有0.4 mol Cl-的氯化镁是______ mol,质量是______g,它跟______ g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Cl-。
(3)4 mol Na2CO3与________ mol Na2SO4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4)8 g甲烷是________ mol, 约含________个甲烷分子,________ g碳元素,________ mol氢原子。
(5)16 g A气体的分子数为3.01×1023,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3.(10分)(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 g某气体RO2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3.612×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2.5 mol Ba(OH)2中含有________个Ba2+、________个OH-,Ba(OH)2的质量是______g。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4.下列四幅图中,小白球代表氢原子,大灰球代表氦原子。最适合表示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
15.(10分)(2024·福建华安县高一月考)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作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VC的化学式为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0.1 mol VC中含氧原子数为____________。
(3)某同学妈妈每天按上述用法与用量服用该VC片剂,该同学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30 mg VC,则该同学妈妈每天需食用西红柿________ g才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16.(1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X的分子式。
在注射器A中装有240 mL(0.01 mol)气体X并使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 g,实验后B管重20.00 g,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在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组成的。
(2)若240 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氮气质量是0.28 g。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 mol-1。
(3)通过计算,确定X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1.选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错误;指代不明,正确的说法是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原子和2 mol氧原子,故C错误;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所以摩尔质量为98 g·mol-1,故D正确。
2.选D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既能计量纯净物,又能计量混合物,1 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观粒子数相等,约为6.02×1023,A、B、C项正确;用“摩尔”计量微观粒子是扩大单位,而用“纳米”计量原子直径是缩小单位,D错误。
3.选C ①36 g H2O含有原子数为6NA,②0.5 mol CH4含有原子数为2.5NA,③1.204×1024个H2含有原子数为4NA,④0.2 mol H3PO4含有原子数为1.6NA,故C项正确。
4.选D 质量的单位为g,A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B错;摩尔质量有单位,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相等,C错。
5.选D 1 mol O2的质量为32 g,A项错误;以g·mol-1为单位时,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O3的摩尔质量是48 g·mol-1,C项错误。
6.选C N4属于单质,A错误;N4与N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6 g· mol-1和28 g· mol-1,B错误;等质量的N4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含分子的个数比为1∶2,所含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正确,D错误。
7.选D 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二者分子数相同,即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①正确;CO和CO2分子数目相同,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分别为1和2,即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②正确;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和3,即所含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③正确;一个CO分子中含6+8=14个质子,一个CO2分子中含6+8×2=22个质子,由于二者分子数相同,则所含质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④正确;每个CO和CO2分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14和22,二者分子数相同,则所含电子数目之比为14∶22=7∶11,⑤正确。
8.选B 由该物质的结构模型可确定顺铂的化学式为PtCl2(NH3)2,即1 mol顺铂含2 mol Cl,其质量为71 g,A项错误;1 mol顺铂中含6 mol H,B项正确;1 mol顺铂中含2 mol N,其质量为28 g,C项错误;1 mol顺铂中含1 mol Pt原子,其原子数约为6.02×1023,D项错误。
9.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B)=m(C)+m(D)+m(E),则m(E)=20 g+14 g-8.8 g-3.6 g=21.6 g,故M(E)===108 g·mol-1。
10.选D O2分子和Ne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质量分别为32 g和20 g,即质量之比为32∶20=8∶5,A项错误;Na2O2由Na+和O构成,即1 mol Na2O2中所含离子数为3NA,B项错误;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项错误;16.8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3 mol,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FeCl2,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D项正确。
11.选A 该硫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A正确;1 mol该硫原子的个数为NA,1个该硫原子的质量是a g,即1 mol该硫原子的质量是aNA g,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mol-1,C错误;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A g·mol-1,故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B错误;a g该硫原子即1个该硫原子,含有16个电子,D错误。
12.解析:(1)n(CO2)=1 mol,其质量为44 g,n(H2)==22 mol。1 mol CO2中含2 mol氧原子,1 mol SO2中也含2 mol氧原子,1 mol SO2的质量为64 g。(2)1 mol MgCl2中含2 mol Cl-,则n(MgCl2)==0.2 mol,m(MgCl2)=95 g·mol-1×0.2 mol=19.0 g;0.2 mol MgCl2与0.4 mol NaCl中所含Cl-的数目相同,m(NaCl)=58.5 g·mol-1×0.4 mol=23.4 g。(3)4 mol Na2CO3含12 mol氧原子,与3 mol Na2SO4所含氧原子数相等。(4)n(CH4)==0.5 mol,N(CH4)=0.5 mol×6.02×1023mol-1=3.01×1023,m(C)=8 g×=6 g,n(H)=0.5 mol×4=2 mol。(5)n==0.5 mol,M==32 g·mol-1。
答案:(1)22 64 (2)0.2 19.0 23.4 (3)3
(4)0.5 3.01×1023 6 2 (5)32
13.解析:(1)3.612×1022个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则1.92 g气体RO2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故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2)2.5 mol Ba(OH)2 中含有2.5 mol Ba2+,数目为1.505×1024,含有5 mol OH-,数目为3.01×1024,m[Ba(OH)2]=2.5 mol×171 g·mol-1=427.5 g。
答案:(1)64 g·mol-1 32
(2)1.505×1024 3.01×1024 427.5
14.选B 氢气和氦气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 g·mol-1、4 g·mol-1,则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氢气和氦气的分子数目之比为2∶1,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只有B项符合题意。
15.解析:(1)由图示可知: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每个V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6,则VC的化学式为C6H8O6,摩尔质量为176 g· mol-1。(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9∶1;0.1 mol VC中含氧原子数为0.6NA。(3)若100 g西红柿含30 mg VC,则每天需食用西红柿×100 g=200 g才可达到服用VC片的效果。
答案:(1)C6H8O6 176 g· mol-1
(2)9∶1 0.6NA (3)200
16.解析:在C管中收集到水,其中氧来源于CuO,则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氮气,说明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即X中含有氮、氢两种元素。B管中CuO含氧的质量为20.32 g-20.00 g=0.32 g,n(O)=0.02 mol,n(N2)=0.01 mol,因240 mL 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n(X)∶n(N)∶n(H)=0.01 mol∶(0.01 mol×2)∶(0.02 mol×2)=1∶2∶4,所以X的分子式为N2H4,摩尔质量为32 g· mol-1。
答案:(1)氮 氢 (2)32 (3)N2H4
(4)N2H4+2CuON2+2H2O+2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