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3 09:36:37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新知探究(一)——物质体积的决定因素
1.数据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气体 H2 O2
0 ℃、101 kPa时的体积/L 22.4 22.4
液体 H2O H2SO4
20 ℃时的体积/cm3 18.0 53.6
固体 Fe Al
20 ℃时的体积/cm3 7.12 10.0
结论:①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约为________。
②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__________。
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微点拨]
①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分子半径的10倍以上,故气体的体积决定于分子间距,与分子种类无关,分子大小可以忽略。
②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分子间距越大。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任何物质体积都是由其粒子大小和数目决定的(  )
(2)气体分子间距主要由温度和压强决定的(  )
(3)在同温同压下,1 mol O2和1 mol Cl2的体积相同,且均等于22.4 L(  )
(4)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
2.在标准状况下,1 mol物质的体积为22.4 L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O2 ②CO2 ③H2O ④H2SO4 ⑤Fe ⑥HCl ⑦NaCl ⑧Ne
3.气体的体积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4·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
B.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
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新知探究(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
定义 单位____________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______
表达式
单位 ______(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0 ℃,101 kPa)。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
(2)1种状态:必须为气体。如水、酒精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2个数据:“1 mol”“约22.4 L”。
3.标准状况下,气体各物理量的计算
利用公式n===进行换算
气体物质的量与体积 n=
气体的摩尔质量 M=Vm·ρ=ρ标×22.4 L·mol-1
气体的分子数与体积 N=n·NA=·NA
气体质量与体积 m=n·M=·M=ρ标·V
应用化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已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
汽车尾气的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NO2等有毒气体,因此汽车尾气是否达标是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标准状况下,1 000 L汽车尾气的物质的量约为多少?实际情况排出1 000 L汽车尾气的物质的量也是这些吗?
2.与5.6 g CO中氧原子个数相等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题点多维训练]
1.在标准状况下,2.8 g CO、0.2 mol O2和0.7 mol 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
A.2.24 L B.22.4 L
C.1.12 L D.无法计算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在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 m g 中含有 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单位为L)应是(  )
A. B. C. D.
3.(2024·保定六校联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6.72 L 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N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2NA
4.(1)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43 g·L-1,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0.51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5.(1)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等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a∶b和质量之比为a∶b的两种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思维建模|气体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
(1)根据定义式计算:M=
(2)根据ρ(标)计算:M=22.4 L·mol-1·ρ(标)
(3)根据相对密度d=d计算:M1=dM2
(4)已知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气体),则=M(A)×a%+M(B)×b%+M(C)×c%+……
新知探究(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导学设计 
CH4是21世纪的重要能源,NH3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现工业生产中需要一定量的CH4和NH3:
(1)若有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试完成下表:
项目 CH4∶NH3
质量比
分子个数比
原子个数比
氢原子个数比
(2)若有等质量的两种气体,试完成下表:
项目 CH4∶NH3
物质的量比
分子个数比
原子个数比
氢原子个数比
[系统融通知能]
1.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且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指代的是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而不是其组成原子的物质的量。注意分析分子的组成。如稀有气体Ar是单原子分子,O2是双原子分子,O3是三原子分子。
(3)同温、同压、同体积和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只要“三同”成立,第四“同”必定成立。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很多推论,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3个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同温同压 ==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同体积 == 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同温同压 = 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题点多维训练]
1.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CH4,它们的原子数之比是(  )
A.2∶5 B.1∶1
C.1∶5 D.1∶8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Cl2和N2
B.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N2
C.质量不相等、体积相等的N2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CO2
3.(2024·广州高一质检)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的CO和CH4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体积之比为7∶4
B.气体分子个数之比为4∶7
C.压强之比为4∶7
D.密度之比为4∶7
4.如图,同温同压下,分别用N2、H2、O2、CO2吹出体积相等的四个气球,其中气体密度最大的气球是(  )
5.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质量的O2与O3,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新知探究(一)
1.相同 22.4 L 不相同 2.大小 气体 相等
[题点多维训练]
1.(1)× (2)√ (3)× (4)√ (5)×
2.①②⑥⑧
3.选C 气体粒子间距离较大,远大于粒子的直径,所以粒子大小可忽略不计,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物质的粒子数和粒子间的距离;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
4.选C 固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小,决定固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是粒子数和粒子的大小,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故C错误。
新知探究(二)
1.物质的量 Vm Vm= L/mol
[应用化学]
1.提示:n==≈44.6 mol。实际情况排出1 000 L汽车尾气的温度高于25 ℃,该温度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 mol-1,故物质的量小于44.6 mol。
2.提示:5.6 g CO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0.2 mol,故C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 mol×22.4 L· mol-1=2.24 L。
[题点多维训练]
1.选B n(CO)==0.1 mo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0.2+0.7)mol=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2.选A 标准状况下,m g 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b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所以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 L= L。
3.选C 标况下水不是气体,4.48 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大于0.2NA,A项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6.72 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 mol,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3NA,B项错误;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C项正确;11.2 L由N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为0.5 mol,N2和NO均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0.5 mol×2×NA mol-1=NA,D项错误。
4.解析:(1)M=Vm·ρ=22.4 L·mol-1×1.43 g·L-1≈32 g·mol-1。
(2)n==0.03 mol。
M==17 g·mol-1。
答案:(1)32 g·mol-1 (2)17 g·mol-1
5.解析:(1)n(气体)==0.03 mol,M(气体)==64 g·mol-1,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2)T、p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即==,质量相同,则n(CH4)·M(CH4)=n(A)·M(A),M(A)=×M(CH4)=×16 g·mol-1=30 g·mol-1。
(3)相同条件下,若V(H2)∶V(O2)=a∶b,则n(H2)∶n(O2)=a∶b,== g·mol-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若m(H2)∶m(O2)=a∶b,则n(H2)∶n(O2)=∶,==g·mol-1= g·mol-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1)64 (2)30 g·mol-1 (3) 
新知探究(三)
[导学设计]
提示:(1)16∶17 1∶1 5∶4 4∶3
(2)17∶16 17∶16 85∶64 17∶12
[题点多维训练]
1.选A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H2和CH4的体积相同,则其物质的量相同。所以H2和CH4的原子个数比为2∶5。
2.选B 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若压强不相等,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A错误;体积和密度相等则两气体的质量相等,因为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故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相等,B正确;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不相等时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C错误;压强、体积相同条件下,若温度不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D错误。
3.选B 设CO和CH4的质量均为1 g,则:气体体积之比为×22.4 L·mol-1∶×22.4 L·mol-1=4∶7,A错误;气体分子个数之比为×NA/mol∶×NA/mol=4∶7,B正确;同温同压下,压强之比为1∶1,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密度之比等于28 g·mol-1∶16 g·mol-1=7∶4,D错误。
4.选A 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球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其摩尔质量越大,对应的密度越大,故A中气体密度最大。
5.3∶2 3∶2 2∶3 1∶1(共84张PPT)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目录
新知探究(一)——物质体积的决定因素
新知探究(二)——气体摩尔体积
课时跟踪检测
新知探究(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物质体积的决定因素
新知探究(一)
1.数据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
气体 H2 O2
0 ℃、101 kPa时的体积/L 22.4 22.4
液体 H2O H2SO4
20 ℃时的体积/cm3 18.0 53.6
固体 Fe Al
20 ℃时的体积/cm3 7.12 10.0
结论:①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
②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 。
相同
22.4 L
不相同
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大小
气体
相等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微点拨]
①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分子半径的10倍以上,故气体的体积决定于分子间距,与分子种类无关,分子大小可以忽略。
②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分子间距越大。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任何物质体积都是由其粒子大小和数目决定的( )
(2)气体分子间距主要由温度和压强决定的( )
(3)在同温同压下,1 mol O2和1 mol Cl2的体积相同,且均等于22.4 L( )
(4)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
(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
×

×

×
2.在标准状况下,1 mol物质的体积为22.4 L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O2 ②CO2 ③H2O ④H2SO4 ⑤Fe ⑥HCl 
⑦NaCl ⑧Ne
①②⑥⑧
3.气体的体积主要是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气体粒子间距离较大,远大于粒子的直径,所以粒子大小可忽略不计,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物质的粒子数和粒子间的距离;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
4.(2024·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
B.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C.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
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解析:固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小,决定固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是粒子数和粒子的大小,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故C错误。
气体摩尔体积
新知探究(二)
1.气体摩尔体积
定义 单位 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为____
表达式
________
单位 (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摩尔体积越大
物质的量
Vm
L/mol
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1)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0 ℃,101 kPa)。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
(2)1种状态:必须为气体。如水、酒精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2个数据:“1 mol”“约22.4 L”。
3.标准状况下,气体各物理量的计算
应用化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已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尾气的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NO2等有毒气体,因此汽车尾气是否达标是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标准状况下,1 000 L汽车尾气的物质的量约为多少?实际情况排出1 000 L汽车尾气的物质的量也是这些吗?
2.与5.6 g CO中氧原子个数相等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题点多维训练]
1.在标准状况下,2.8 g CO、0.2 mol O2和0.7 mol 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
A.2.24 L B.22.4 L
C.1.12 L D.无法计算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在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 m g 中含有 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单位为L)应是(  )

3.(2024·保定六校联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B.常温常压下,6.72 L 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N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2NA

解析:标况下水不是气体,4.48 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0.2 mol,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大于0.2NA,A项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6.72 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 mol,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3NA,B项错误;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NA,C项正确;11.2 L由N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为
0.5 mol,N2和NO均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总数为0.5 mol×2×NA
mol-1=NA,D项错误。
4.(1)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43 g·L-1,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_________。
解析:(1)M=Vm·ρ=22.4 L·mol-1×1.43 g·L-1≈32 g·mol-1。
(2)标准状况下,0.51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32 g·mol-1
17 g·mol-1
5.(1)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64
(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等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30 g·mol-1
(3)相同条件下,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a∶b和质量之比为a∶b的两种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思维建模|气体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新知探究(三)
导学设计 
CH4是21世纪的重要能源,NH3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现工业生产中需要一定量的CH4和NH3:
(1)若有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试完成下表:
项目 CH4∶NH3
质量比 ________
分子个数比 ______
原子个数比 ______
氢原子个数比 ______
16∶17
1∶1
5∶4
4∶3
(2)若有等质量的两种气体,试完成下表:
项目 CH4∶NH3
物质的量比 ________
分子个数比 ________
原子个数比 ________
氢原子个数比 ________
17∶16
17∶16
85∶64
17∶12
[系统融通知能]
1.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且既适用于单一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指代的是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而不是其组成原子的物质的量。注意分析分子的组成。如稀有气体Ar是单原子分子,O2是双原子分子,O3是三原子分子。
(3)同温、同压、同体积和同分子数,共同存在,相互制约,只要“三同”成立,第四“同”必定成立。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很多推论,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3个。
续表
[题点多维训练]
1.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CH4,它们的原子数之比是(  )
A.2∶5 B.1∶1
C.1∶5 D.1∶8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H2和CH4的体积相同,则其物质的量相同。所以H2和CH4的原子个数比为2∶5。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Cl2和N2
B.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N2
C.质量不相等、体积相等的N2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CO2

解析: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若压强不相等,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A错误;体积和密度相等则两气体的质量相等,因为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故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相等,B正确;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质量不相等时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C错误;压强、体积相同条件下,若温度不相同,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D错误。
3.(2024·广州高一质检)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的CO和CH4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体积之比为7∶4
B.气体分子个数之比为4∶7
C.压强之比为4∶7
D.密度之比为4∶7

4.如图,同温同压下,分别用N2、H2、O2、CO2吹出体积相等的四个气球,其中气体密度最大的气球是(  )
解析: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球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其摩尔质量越大,对应的密度越大,故A中气体密度最大。

5.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质量的O2与O3,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2
3∶2
2∶3
1∶1
课时跟踪检测
(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4~15小题,每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80分)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  )
A.分子直径 B.分子质量
C.分子数目 D.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16
15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解析: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直径,因此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数目,而常温常压下,温度和压强已经固定,则气体分子间距已经固定,故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分子数目的多少。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98 g H2SO4 B.6.02×1023个CO2
C.44.8 L HCl D.6 g H2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H2SO4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6.02×1023个CO2为1 mol,约22.4 L,44.8 L H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6 g H2的物质的量为3 mol,约67.2 L,体积最大。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3.(2024·南充高一检测)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泡茶,把茶装在特制包装袋中,注水后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以喝了,但要插上吸管以防止水珠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喝茶时注入的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36
B.1 mol 水的质量是18 g
C.1 mol H2O含有3 mol 电子
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冰水混合物的体积约是22.4 L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且M(H2O)=18 g·mol-1,错误;C项,1 mol H2O含10 mol 电子,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为非气体,错误。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常温常压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⑤⑥ D.①⑤⑥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②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都为0.5 mol,体积相同,正确;③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没有说明处于标准状况下,体积不一定是22.4 L,错误;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一定相同,是因为该物质的状态不一定是气体,错误;⑤根据pV=nRT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正确;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正确。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A.V L该气体的质量(单位为g)
B.1 L该气体的质量(单位为g)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单位为L)
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6.下列各组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 L H2
B.2 L H2和2 L CO2
C.1 mol H2和标准状况下22.4 L H2O
D.1 mol H2和22.4 L 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7.(2024·太原高一检测)很多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有氮气或二氧化碳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相同体积的食品包装袋内分别填充同温、同压的N2和CO2,则其中的N2和CO2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数
C.密度 D.分子数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解析:同温、同压时气体体积相同,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D正确;因为M(N2)≠M(CO2),A、C项错误;因为N2与CO2的原子组成数不同,原子数不同,B错误。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8.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A项,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B项,空气为混合物,22.4 L空气中含CO2、H2O等化合物分子;C项未指明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O2和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则所含氧原子均为0.1NA个。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9.如图表示1 g O2与1 g气体X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气体X可能是(  )
A.C2H4 B.CH4
C.NO D.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由题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因此X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四个选项中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所以该气体可能是CO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0.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1.(9分)(1)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
(2)已知4.8 g 某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个数为0.15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气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
0.25 mol
5.6 L
32 g·mol-1
2∶3
4∶5
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标准状况下,11.2 L 的A气体的质量为16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2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5)标准状况下,0.25 mol O2与0.5 mol H2混合,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16.8 L
12 g·mol-1
16
15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3
12.(8分)(1)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H2
H2
H2O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 mol×2=4 mol,0.5 mol×2=1 mol,1 mol×3=3 mol,故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H2;质量分别为4 g,0.5 mol×32 g·mol-1=16 g,1 mol×18 g·mol-1=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H2O。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解析: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原子总数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个数之比,即5∶3;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4∶11;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4∶11。
1∶1
1∶1
5∶3
4∶11
4∶1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3.(10分)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36 g·mol-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x+y=0.4 mol,根据混合物的质量为14.4 g可得28 g·mol-1×x+44 g·mol-1×y=14.4 g,解得x=0.2 mol、y=0.2 mol,由于每个CO和CO2分子中均含1个碳原子,故0.2 mol CO和0.2 mol CO2中共含0.4 mol C原子,即0.4NA。
0.4NA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3)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解析: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题图装置,则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浓硫酸干燥,则在气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纯净的CO气体。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CO,摩尔质量为28 g·mol-1。
28 g·mol-1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含有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②一个CO含有14个电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4=2.8 mol,电子总数为2.8NA。
2.8NA
16
15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③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L。
解析:③气球中的气体为CO,其体积V=nVm=0.2 mol×22.4 L·mol-1=4.48 L。
4.48
16
15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3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4.如图表示某条件下H2S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A.22.0 L·mol-1
B.22.4 L·mol-1
C.22.8 L·mol-1
D.23.2 L·mol-1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15.(2024·福州八县联考)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 ℃时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8 g 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1∶2
B.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比为1∶1
C.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比为1∶1
D.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比为2∶1
Ⅰ Ⅱ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13分)(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法利用的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前者与后者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前者与后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3∶4,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44∶17。
16
1∶1
3∶4
44∶17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2)与标准状况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H2O的质量为________g,与该质量的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10.8
8.96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3)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__倍。
1∶2
13
15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6
15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气体摩尔体积
(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4~15小题,每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80分)
1.常温常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  )
A.分子直径 B.分子质量
C.分子数目 D.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98 g H2SO4 B.6.02×1023个CO2
C.44.8 L HCl D.6 g H2
3.(2024·南充高一检测)我国航天员在太空泡茶,把茶装在特制包装袋中,注水后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以喝了,但要插上吸管以防止水珠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喝茶时注入的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36
B.1 mol 水的质量是18 g
C.1 mol H2O含有3 mol 电子
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冰水混合物的体积约是22.4 L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常温常压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⑤⑥ D.①⑤⑥
5.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  )
A.V L该气体的质量(单位为g)
B.1 L该气体的质量(单位为g)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单位为L)
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6.下列各组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 L H2
B.2 L H2和2 L CO2
C.1 mol H2和标准状况下22.4 L H2O
D.1 mol H2和22.4 L CO2
7.(2024·太原高一检测)很多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有氮气或二氧化碳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相同体积的食品包装袋内分别填充同温、同压的N2和CO2,则其中的N2和CO2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数
C.密度 D.分子数
8.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9.如图表示1 g O2与1 g气体X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气体X可能是(  )
A.C2H4 B.CH4
C.NO D.CO2
10.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11.(9分)(1)标准状况下,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体积为________。
(2)已知4.8 g 某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个数为0.15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气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11.2 L 的A气体的质量为16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0.25 mol O2与0.5 mol H2混合,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12.(8分)(1)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13.(10分)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含有的电子总数为____(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标准状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L。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4.如图表示某条件下H2S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A.22.0 L·mol-1 B.22.4 L·mol-1
C.22.8 L·mol-1 D.23.2 L·mol-1
15.(2024·福州八县联考)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 ℃时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8 g 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 Ⅱ
A.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1∶2
B.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比为1∶1
C.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比为1∶1
D.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比为2∶1
16.(13分)(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法利用的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前者与后者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与标准状况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H2O的质量为________g,与该质量的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3)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__倍。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1.选C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直径,因此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数目,而常温常压下,温度和压强已经固定,则气体分子间距已经固定,故气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分子数目的多少。
2.选D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H2SO4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6.02×1023个CO2为1 mol,约22.4 L,44.8 L H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6 g H2的物质的量为3 mol,约67.2 L,体积最大。
3.选B 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且M(H2O)=18 g·mol-1,错误;C项,1 mol H2O含10 mol 电子,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为非气体,错误。
4.选B ①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②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都为0.5 mol,体积相同,正确;③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没有说明处于标准状况下,体积不一定是22.4 L,错误;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一定相同,是因为该物质的状态不一定是气体,错误;⑤根据pV=nRT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正确;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正确。
5.选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气体物质的量n= mol,气体的质量m=nM g·mol-1= g,由ρ=得到气体的密度为 g·L-1。V L该气体的质量m=nM= g,A错误;1 L该气体的质量m=ρV= g·L-1×1 L= g,B正确;1 mol该气体的体积为 L,C错误;1 L该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D错误。
6.选A 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二者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没有指明氢气和二氧化碳所处的温度、压强,相等体积的H2和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C错误;CO2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D错误。
7.选D 同温、同压时气体体积相同,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D正确;因为M(N2)≠M(CO2),A、C项错误;因为N2与CO2的原子组成数不同,原子数不同,B错误。
8.选D A项,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B项,空气为混合物,22.4 L空气中含CO2、H2O等化合物分子;C项未指明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O2和C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则所含氧原子均为0.1NA个。
9.选D 由题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因此X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四个选项中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所以该气体可能是CO2。
10.选D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ρ=知,其密度相同,A正确;根据m=nM=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B正确;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等质量的甲和乙压强相同,C正确;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构成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原子个数是否相同,D错误。
11.解析:(4)M(A)==32 g·mol-1。
(5)V=(0.25 mol+0.5 mol)×22.4 L·mol-1=16.8 L,
M==12 g·mol-1。
答案:(1)0.25 mol 5.6 L (2)32 g·mol-1
(3)2∶3 4∶5 1∶1 (4)32
(5)16.8 L 12 g·mol-1
12.解析:(1)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H2)==2 mol,n(O2)==0.5 mol,n(H2O)=1 mol。物质的量越大,所含分子数越多,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 mol×2=4 mol,0.5 mol×2=1 mol,1 mol×3=3 mol,故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H2;质量分别为4 g,0.5 mol×32 g·mol-1=16 g,1 mol×18 g·mol-1=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H2O。(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等,原子总数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个数之比,即5∶3;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4∶11;相同状况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4∶11。
答案:(1)H2 H2 H2O
(2)1∶1 1∶1 5∶3 4∶11 4∶11
13.解析:(1)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1。
(2)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x+y=0.4 mol,根据混合物的质量为14.4 g可得28 g·mol-1×x+44 g·mol-1×y=14.4 g,解得x=0.2 mol、y=0.2 mol,由于每个CO和CO2分子中均含1个碳原子,故0.2 mol CO和0.2 mol CO2中共含0.4 mol C原子,即0.4NA。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题图装置,则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剩余CO被浓硫酸干燥,则在气球中收集到的是干燥纯净的CO气体。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为CO,摩尔质量为28 g·mol-1。②一个CO含有14个电子,由(2)求出的C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4=2.8 mol,电子总数为2.8NA。③气球中的气体为CO,其体积V=nVm=0.2 mol×22.4 L·mol-1=4.48 L。
答案:(1)36 g·mol-1 (2)0.4NA
(3)①28 g·mol-1 ②2.8NA ③4.48
14.选C 27.2 g H2S气体的物质的量n==0.8 mol,则Vm==22.8 L·mol-1,C正确。
15.选A 8 g SO2的物质的量为 mol,Ⅱ中充入8 g O2为 mol,据此分析解题。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比为∶=1∶2,A正确;ρ=,质量相同,则密度之比等于体积的反比为2∶1,B错误;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比为==1∶2,C、D错误。
16.解析:(1)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前者与后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3∶4,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44∶17。(2)标准状况下6.72 L CO2的物质的量是=0.3 mol,所含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6 mol,则H2O的物质的量是0.6 mol,质量为0.6 mol×18 g· mol-1=10.8 g,该质量的水中含1.2 mol氢原子,则NH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 mol×22.4 L· mol-1=8.96 L。(3)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g· mol-1=26 g· mol-1,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13倍。
答案:(1)1∶1 3∶4 44∶17
(2)10.8 8.96 (3)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