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新知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
1.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_____的质量与_____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w(溶质)=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是指__________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__________。符号为cB。
(2)关系式:cB=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或mol·L-1)。
(3)意义:1 mol·L-1B溶液表示1 L B溶液中含有________ B。
[微点拨] ①从100 mL 0.10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10 mL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0 mol·L-1。
②V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或“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V的单位为升(L)。
3.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
(1)标准状况下,2.24 L HCl通入水中得到100 mL稀盐酸,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58.5 g NaCl投入1 000 m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2)从200 mL 0.1 mol·L-1盐酸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 mol·L-1( )
(3)0.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4)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5)将0.1 mol Na2O投入水中,形成100 mL溶液,则溶液浓度为1 mol·L-1( )
2.(2024·武汉期中)下表为体检报告的部分检查结果,其中以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项目名称是( )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癌胚抗原 <1.73 ng/mL 0~5
载脂蛋白 1.30 g/L 1.22~1.60
尿素 5.38 mmol/L 1.7~8.3
甲胎蛋白 3.34 ng/mL 0~8.78
A.尿素 B.载脂蛋白
C.癌胚抗原 D.甲胎蛋白
3.从2 L 1 mo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有关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含NaOH的质量为4 g
D.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4.(2024·北京海淀高一月考)0.6 L 1 mol·L-1CaCl2溶液与0.5 L 0.8 mol·L-1 FeCl3溶液中的Cl-浓度之比是( )
A.6∶5 B.2∶3
C.5∶6 D.1∶1
5.(1)将53 g Na2CO3投入水中,充分溶解配成1 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为0.5 L,则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3)配制250 mL 0.4 mol·L-1 CuSO4溶液,则需CuSO4的质量为________g。
新知探究(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导学设计
以配制 100 mL 1.00 mol·L-1的 NaCl 溶液为例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多少?若称取12.3 g 固体时,固体与砝码放错位置时,称取的固体是12.3 g吗?
2.若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高于刻度线,能否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水?应该怎么处理?
3.下列操作使配制溶液浓度偏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解时溅出部分溶液 ②烧杯未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系统融通知能]
1.容量瓶构造与使用
(1)构造
(2)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②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③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对于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
④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不能溶解固体;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⑤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即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如需要240 mL溶液,应选用25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和所用仪器
3.误差的分析方法
(1)根据cB==分析
在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时,要根据cB==来分析,其中MB(溶质的摩尔质量)为定值。
①V不变,凡是使mB或nB增大(或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大(或偏小)。
②nB或mB不变,凡是使V增大(或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小(或偏大)。
(2)俯视、仰视导致的误差分析
用容量瓶定容(如图Ⅰ、Ⅱ) 图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图Ⅱ: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Ⅲ、Ⅳ) 图Ⅲ:若俯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图Ⅳ:若仰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4.从不同角度分析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1)称量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称量 砝码生锈 偏大
砝码残缺 偏小
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量筒内有水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 偏大
吸湿性、挥发性试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偏小
把吸湿性试剂(如NaOH)放在纸上称量 偏小
(2)溶解与洗涤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溶解与洗涤 溶解搅拌时有溶液溅出 偏小
转移时有溶液溅出瓶外 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注入了容量瓶 偏大
(3)定容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定容 溶液未冷却就转入容量瓶 偏大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之后再上下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又用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吸出 偏小
[题点多维训练]
题点(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
1.实验中需配制95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 )
A.1 000 mL B.950 mL
C.900 mL D.500 mL
2.(2023·全国甲卷)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3.(2024·济宁高一检测)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B.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C.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①③
D.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4.关于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480 mL 0.1 mol·L-1 CuSO4溶液,需要称量CuSO4·5H2O晶体12 g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稀释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并定容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若称量所取的NaOH样品中有KOH杂质,其他操作正确,配好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及时加水至刻度线
题点(二) 溶液的配制及其误差分析
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烧碱溶液时,没有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和玻璃棒
D.配制烧碱溶液时,烧碱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
6.(2024·酒泉四校联考)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去油污洗涤剂,纯碱溶于水的过程中放热。某同学欲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22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试剂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标签。
a.转移 b.定容 c.摇匀 d.洗涤 e.溶解
在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定容的具体操作: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配制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
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至刻度
E.所用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新知探究(一)
1.(1)溶质 溶液 (2)×100%
2.(1)单位体积 物质的量 (2) mol/L (3)1 mol
3.(1)1 mol·L-1 (2)0.05 mol 2 g
[题点多维训练]
1.(1)× (2)√ (3)× (4)√ (5)×
2.选A 尿素的单位是m 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3.选A 取出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n(NaOH)=0.1 L×1 mol·L-1=0.1 mol,m(NaOH)=0.1 mol×40 g·mol-1=4 g。
4.选C CaCl2可以电离出2个氯离子,故0. 6 L 1 mol·L-1Ca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1 mol·L-1×2=2 mol·L-1,FeCl3可以电离出3个氯离子,故0.5 L 0.8 mol·L-1Fe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0.8 mol·L-1×3=2.4 mol·L-1,浓度之比是2∶2.4=5∶6。
5.(1)0.5 mol·L-1 (2)0.4 (3)16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0.1 mol 5.85 g 托盘天平 药匙 5.9 玻璃棒 烧杯
100 mL容量瓶 玻璃棒 2~3 100 mL容量瓶 1~2 cm
胶头滴管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提示:0.1 g;不是12.3 g,称取的固体偏小为11.7 g(12.0-0.3 g)。
2.提示:不能。因为用胶头滴管吸水时,也会吸出一部分溶质,所以应该重新配制。
3.提示:①②
[题点多维训练]
1.选A 由于没有950 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950 mL且相近规格中的容量瓶。
2.选D 粗盐提纯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仪器有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除杂、过滤(漏斗、玻璃棒、⑥烧杯)、蒸发结晶(蒸发皿、⑧酒精灯、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使用的仪器是称量(①天平)→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烧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胶头滴管)。
3.选B A项,容量瓶洗净后不用干燥;C项,操作步骤应为②①④③;D项,容量瓶应用500 mL的。
4.选C 实验室没有480 mL的容量瓶,实际应配制500 mL溶液,需要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0.5 L×0.1 mol·L-1×250 g·mol-1=12.5 g,A错误;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不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造成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称量所取的NaOH样品中有KOH杂质,其他操作正确,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好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若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5.选D 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小,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量偏多,所得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C错误。
6.解析:实验室没有220 mL容量瓶,所以配制22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时,应选用250 mL容量瓶,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1)实验室没有220 mL容量瓶,所以配制22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时,应选用250 mL容量瓶,则配制过程中需要十水碳酸钠的质量为1 mol·L-1×0.25 L×286 g·mol-1=71.5 g。(2)由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3)由分析可知,配制25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adbc。在转移过程中需用玻璃棒引流。(4)定容的具体操作: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以下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5)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B符合题意;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符合题意;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所用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则称量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高,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E符合题意。
答案:(1)71.5 g (2)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eadbc 引流 (4)至刻度线以下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5)BCE(共84张PPT)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目录
新知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
新知探究(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时跟踪检测
物质的量浓度
新知探究(一)
1.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溶液中 的质量与 的质量之比。
(2)表达式:w(溶质)= 。
溶质
溶液
2.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是指 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 。符号为cB。
(2)关系式:cB= ,单位: (或mol·L-1)。
(3)意义:1 mol·L-1B溶液表示1 L B溶液中含有 B。
单位体积
物质的量
mol/L
1 mol
[微点拨] ①从100 mL 0.10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 mL溶液,10 mL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0 mol·L-1。②V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或“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V的单位为升(L)。
3.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
(1)标准状况下,2.24 L HCl通入水中得到100 mL稀盐酸,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配制5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 ,其质量为 。
1 mol·L-1
0.05 mol
2 g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58.5 g NaCl投入1 000 m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
(2)从200 mL 0.1 mol·L-1盐酸中取出5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 mol·L-1( )
(3)0.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
√
×
(4)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5)将0.1 mol Na2O投入水中,形成100 mL溶液,则溶液浓度为
1 mol·L-1( )
√
×
2.(2024·武汉期中)下表为体检报告的部分检查结果,其中以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的项目名称是( )
项目名称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癌胚抗原 <1.73 ng/mL 0~5
载脂蛋白 1.30 g/L 1.22~1.60
尿素 5.38 mmol/L 1.7~8.3
甲胎蛋白 3.34 ng/mL 0~8.78
A.尿素 B.载脂蛋白
C.癌胚抗原 D.甲胎蛋白
解析:尿素的单位是m 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
3.从2 L 1 mo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有关这
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含NaOH的质量为4 g
D.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解析:取出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n(NaOH)=0.1 L×1 mol·L-1=0.1 mol,m(NaOH)=0.1 mol×40 g·mol-1=4 g。
√
4.(2024·北京海淀高一月考)0.6 L 1 mol·L-1CaCl2溶液与0.5 L 0.8 mol·L-1 FeCl3溶液中的Cl-浓度之比是( )
A.6∶5 B.2∶3
C.5∶6 D.1∶1
解析:CaCl2可以电离出2个氯离子,故0. 6 L 1 mol·L-1Ca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1 mol·L-1×2=2 mol·L-1,FeCl3可以电离出3个氯离子,故0.5 L 0.8 mol·L-1Fe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为0.8 mol·L-1×3=2.4 mol·L-1,浓度之比是2∶2.4=5∶6。
5.(1)将53 g Na2CO3投入水中,充分溶解配成1 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为0.5 L,则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3)配制250 mL 0.4 mol·L-1 CuSO4溶液,则需CuSO4的质量为________g。
0.5 mol·L-1
0.4
1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以配制 100 mL 1.00 mol·L-1的 NaCl 溶液为例
0.1 mol
5.85 g
托盘天平
药匙
5.9
玻璃棒
烧杯
100 mL容量瓶
玻璃棒
2~3
100 mL容量瓶
1~2 cm
胶头滴管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多少?若称取12.3 g 固体时,固体与砝码放错位置时,称取的固体是12.3 g吗?
提示:0.1 g;不是12.3 g,称取的固体偏小为11.7 g(12.0-0.3 g)。
2.若配制溶液定容时加水高于刻度线,能否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水?应该怎么处理?
提示:不能。因为用胶头滴管吸水时,也会吸出一部分溶质,所以应该重新配制。
3.下列操作使配制溶液浓度偏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解时溅出部分溶液 ②烧杯未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①②
[系统融通知能]
1.容量瓶构造与使用
(1)构造
(2)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②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③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对于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
④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不能溶解固体;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⑤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即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如需要240 mL溶液,应选用25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和所用仪器
①V不变,凡是使mB或nB增大(或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大(或偏小)。
②nB或mB不变,凡是使V增大(或减小)的操作均使cB偏小(或偏大)。
(2)俯视、仰视导致的误差分析
用容量瓶定容(如图Ⅰ、Ⅱ) 图Ⅰ: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图Ⅱ: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如图Ⅲ、Ⅳ) 图Ⅲ:若俯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图Ⅳ:若仰视刻度线,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续表
4.从不同角度分析配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1)称量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称量 砝码生锈 偏大
砝码残缺 偏小
将砝码放在左盘且使用了游码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量筒内有水 偏小
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 偏大
吸湿性、挥发性试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偏小
把吸湿性试剂(如NaOH)放在纸上称量 偏小
(2)溶解与洗涤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溶解与洗涤 溶解搅拌时有溶液溅出 偏小
转移时有溶液溅出瓶外 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偏小
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取浓 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注入了容量瓶 偏大
(3)定容过程中造成的误差
步骤 具体情况 产生的误差
定容 溶液未冷却就转入容量瓶 偏大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之后再上下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
在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又用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吸出 偏小
[题点多维训练]
题点(一)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
1.实验中需配制95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 )
A.1 000 mL B.950 mL
C.900 mL D.500 mL
解析:由于没有950 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950 mL且相近规格中的容量瓶。
√
2.(2023·全国甲卷)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
解析:粗盐提纯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仪器有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除杂、过滤(漏斗、玻璃棒、⑥烧杯)、蒸发结晶(蒸发皿、⑧酒精灯、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使用的仪器是称量(①天平)→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烧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胶头滴管)。
3.(2024·济宁高一检测)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B.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C.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①③
D.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等
解析:A项,容量瓶洗净后不用干燥;C项,操作步骤应为②①④③;D项,容量瓶应用500 mL的。
√
4.关于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480 mL 0.1 mol·L-1 CuSO4溶液,需要称量CuSO4·5H2O晶体12 g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稀释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并定容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若称量所取的NaOH样品中有KOH杂质,其他操作正确,配好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及时加水至刻度线
√
解析:实验室没有480 mL的容量瓶,实际应配制500 mL溶液,需要CuSO4·5H2O晶体的质量为0.5 L×0.1 mol·L-1×250 g·mol-1=12.5 g,A错误;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不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造成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称量所取的NaOH样品中有KOH杂质,其他操作正确,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则配好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至刻度线,若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题点(二) 溶液的配制及其误差分析
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烧碱溶液时,没有洗涤溶解烧碱的烧杯和玻璃棒
D.配制烧碱溶液时,烧碱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
√
解析: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小,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量偏多,所得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偏小,所得溶液浓度偏低,C错误。
6.(2024·酒泉四校联考)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去油污洗涤剂,纯碱溶于水的过程中放热。某同学欲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配制22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需要Na2CO3·10H2O的质量为______。
解析:实验室没有220 mL容量瓶,所以配制22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时,应选用250 mL容量瓶,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
71.5 g
(1)实验室没有220 mL容量瓶,所以配制22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时,应选用250 mL容量瓶,则配制过程中需要十水碳酸钠的质量为1 mol·L-1×0.25 L×286 g·mol-1=71.5 g。
(2)实验过程中除需要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试剂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配制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
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贴标签。
a.转移 b.定容 c.摇匀 d.洗涤 e.溶解
在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由分析可知,配制250 mL 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adbc。在转移过程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eadbc
引流
(4)定容的具体操作: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定容的具体操作: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以下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至刻度线以下1~2 cm,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5)配制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
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至刻度
E.所用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
BCE
解析: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B符合题意;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符合题意;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所用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则称量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偏高,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E符合题意。
课时跟踪检测
(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2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
12
1.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 水中
B.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中配成0.5 L 的溶液
C.将1 L 10 mol·L-1盐酸与9 L 水混合
D.0.5 mol Na2O加入适量水中,配成1 L 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从1 L 1 mol·L-1 HCl溶液中取出200 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B.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含溶质7.3 g
D.与1 L 0.2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释:从1 mol·L-1的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浓度不变,而含的溶质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A错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3.(2024·开封高一检测)下列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
B.2 mL 0.3 mol·L-1 HCl溶液
C.10 mL 0.2 mol·L-1CaCl2溶液
D.1 mL 0.5 mol·L-1 KClO3溶液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未形成溶液,不存在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为0;2 mL 0.3 mol·L-1 H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3 mol·L-1;10 mL 0.2 mol·L-1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4 mol·L-1;1 mL 0.5 mol·L-1 KClO3溶液中,不含有Cl-,则氯离子浓度为0。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 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
C.从1 L 0.1 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
D.1 L 0.2 mol·L-1 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5.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6.实验室需要用1.0 mol·L-1 NaOH溶液500 mL进行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40.0 g NaOH固体配制溶液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C.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将导致结果偏高
D.容量瓶中开始有少量的水可置于烘箱中烘干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配制5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40 g·mol-1×1.0 mol·L-1×0.5 L=20.0 g,A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必须重新配制,B错误;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所得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容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干,且容量瓶中开始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可不进行处理,D错误。
√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3
7.检测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表示。某教师的体检报告血糖检测结果为90 mg·dL-1(1 L=10 dL),该血糖检测结果用下列单位表示时,不正确的是( )
A.9 mg·L-1 B.5 mmol·L-1
C.5×10-3 mol·L-1 D.0.5 mmol·dL-1
解析:90 mg·dL-1×10 dL·L-1=900 mg·L-1,A错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
B.取少量该溶液加水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二倍,所得溶液c(Cl-)=0.1 mol·L-1
C.该溶液和相等浓度NaCl溶液中Cl-的浓度都是0.1 mol·L-1
D.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c(CaCl2)=0.05 mol·L-1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A项,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 L,错误;C项,该溶液的c(Cl-)=0.2 mol·L-1,错误;D项,取出该溶液的浓度不变,仍为0.1 mol·L-1,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9.(2024·郑州期中联考)如图所示是用胆矾(CuSO4·5H2O)配制100 mL 0.1 mol·L-1CuSO4溶液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A.操作1将1.6 g胆矾溶于少量水中
B.操作3往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C.操作4如果仰视,所配得溶液浓度偏高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要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胆矾(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 g·mol-1,所需胆矾的质量为m=nM=0.100 L×0.1 mol·L-1×250 g·mol-1=2.5 g,A错误;操作3是洗涤及定容,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B正确;操作4如果仰视,则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错误;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0.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
KCl K2SO4 ZnSO4
① 0.3 mol 0.2 mol 0.1 mol
② 0.1 mol 0.3 mol -
(注:“-”表示营养液中不含该物质)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1.(15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 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配制1.0 mol·L-1 NaOH溶液的步骤: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轻轻摇动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根据实验步骤即可判断出所用仪器还有25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 NaOH。
解析: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位置放反了,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
27.4
10.0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解析: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为检漏。
检漏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使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解析:A项,所称NaOH的质量偏小,浓度偏低;B项,所得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项,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B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3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2.如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500 mL 配料表:纯净水 硫酸镁 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离子成分:钾离子(K+):1.0~27.3 mg·L-1
镁离子(Mg2+):0.1~4.8 mg·L-1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
解析:标签上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g·L-1,而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所以标签上离子的浓度不是物质的量浓度,故A错误;Mg2+的摩尔质量为24 g·mol-1,故B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3.(20分)(2024·福州八县市联考)日常生活及化学实验中,许多反应都发生在溶液之间,溶液的浓度大小对于某一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快慢等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Ⅰ.实验室要配制48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解析:实验室要配制48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需要500 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最后胶头滴管定容,所以不需要的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500 mL容量瓶。
AB
玻璃棒
500 mL容量瓶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其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的质量为0.5 L×0.1 mol·L-1×106 g·mol-1=5.3 g。
5.3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Na2CO3,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①③⑤②④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并转移、振荡、定容、摇匀、装瓶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⑤②④。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2CO3溶液浓度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Ⅱ.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如图所示,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偏低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解析: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导致溶质减少,因此会使配制出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
(5)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11.9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6)取用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密度
D.溶液中Cl-的数目
BC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解析:根据n=cV可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系,A不符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的浓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B符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的密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C符合;根据n=cV可知溶液中Cl-的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系,D不符合。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3
(7)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250 mL 0.40 mol·L-1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8.4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选择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2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 水中
B.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中配成0.5 L 的溶液
C.将1 L 10 mol·L-1盐酸与9 L 水混合
D.0.5 mol Na2O加入适量水中,配成1 L 溶液
2.从1 L 1 mol·L-1 HCl溶液中取出200 m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B.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含溶质7.3 g
D.与1 L 0.2 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
3.(2024·开封高一检测)下列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
B.2 mL 0.3 mol·L-1 HCl溶液
C.10 mL 0.2 mol·L-1CaCl2溶液
D.1 mL 0.5 mol·L-1 KClO3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 g NaOH溶于水所得1 L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
B.1 mol·L-1 Na2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 mol·L-1
C.从1 L 0.1 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0.1 L溶液,则NaCl的浓度变为0.01 mol·L-1
D.1 L 0.2 mol·L-1 Na2SO4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5.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6.实验室需要用1.0 mol·L-1 NaOH溶液500 mL进行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40.0 g NaOH固体配制溶液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C.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将导致结果偏高
D.容量瓶中开始有少量的水可置于烘箱中烘干
7.检测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表示。某教师的体检报告血糖检测结果为90 mg·dL-1(1 L=10 dL),该血糖检测结果用下列单位表示时,不正确的是( )
A.9 mg·L-1 B.5 mmol·L-1
C.5×10-3 mol·L-1 D.0.5 mmol·dL-1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
B.取少量该溶液加水至溶液体积为原来的二倍,所得溶液c(Cl-)=0.1 mol·L-1
C.该溶液和相等浓度NaCl溶液中Cl-的浓度都是0.1 mol·L-1
D.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c(CaCl2)=0.05 mol·L-1
9.(2024·郑州期中联考)如图所示是用胆矾(CuSO4·5H2O)配制100 mL 0.1 mol·L-1CuSO4溶液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操作1将1.6 g胆矾溶于少量水中
B.操作3往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C.操作4如果仰视,所配得溶液浓度偏高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要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10.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
成分含量编号 KCl K2SO4 ZnSO4
① 0.3 mol 0.2 mol 0.1 mol
② 0.1 mol 0.3 mol -
(注:“-”表示营养液中不含该物质)
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K+的物质的量相同 B.Cl-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完全相同 D.SO的物质的量不同
11.(15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 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使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2.如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500 mL 配料表:纯净水 硫酸镁 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离子成分:钾离子(K+):1.0~27.3 mg·L-1
镁离子(Mg2+):0.1~4.8 mg·L-1
A.标签上离子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
B.Mg2+的摩尔质量为24 g
C.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c(Mg2+)最大值为2.0×10-4 mol·L-1
D.一瓶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SO的物质的量不超过1.0×10-5 mol
13.(20分)(2024·福州八县市联考)日常生活及化学实验中,许多反应都发生在溶液之间,溶液的浓度大小对于某一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快慢等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Ⅰ.实验室要配制48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其质量为________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Na2CO3,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2CO3溶液浓度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Ⅱ.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如图所示,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5)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6)取用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密度
D.溶液中Cl-的数目
(7)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250 mL 0.40 mol·L-1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1.选D 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 L,无法计算浓度,故A错误;11.2 L HCl气体所处的状况未知,不一定是标准状况,HCl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浓度无法计算,故B错误;将1 L 10 mol·L-1盐酸与9 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 L(分子间存在间隙),无法计算盐酸浓度,故C错误;0.5 mol Na2O加入适量水中溶解后,与水反应:Na2O+H2O===2NaOH,生成NaOH的物质的量为0.5 mol×2=1 mol,再加水配成1 L溶液时,则c(NaOH)==1 mol·L-1,故D正确。
2.选A 从1 mol·L-1的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浓度不变,而含的溶质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A错误。
3.选C 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未形成溶液,不存在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为0;2 mL 0.3 mol·L-1 H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3 mol·L-1;10 mL 0.2 mol·L-1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4 mol·L-1;1 mL 0.5 mol·L-1 KClO3溶液中,不含有Cl-,则氯离子浓度为0。
4.选A 40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又因溶液体积为1 L,由公式得c===1 mol·L-1,A项正确;Na2CO3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则Na+浓度为2 mol·L-1,B项错误;原溶液浓度为0.1 mol·L-1,则取出的0.1 L溶液和剩余的0.9 L溶液的浓度都为0.1 mol·L-1,C项错误;n(Na2SO4)=cV=0.2 mol·L-1×1 L=0.2 mol,则n(Na+)=2n(Na2SO4)=2×0.2 mol=0.4 mol,D项错误。
5.选A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高,B错误;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C错误;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6.选C 配制500 mL 1.0 mol·L-1 NaOH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40 g·mol-1×1.0 mol·L-1×0.5 L=20.0 g,A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必须重新配制,B错误;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加入蒸馏水体积偏小,所得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容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干,且容量瓶中开始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可不进行处理,D错误。
7.选A 90 mg·dL-1×10 dL·L-1=900 mg·L-1,A错误。
8.选B A项,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 L,错误;C项,该溶液的c(Cl-)=0.2 mol·L-1,错误;D项,取出该溶液的浓度不变,仍为0.1 mol·L-1,错误。
9.选B 胆矾(CuSO4·5H2O)的摩尔质量为250 g·mol-1,所需胆矾的质量为m=nM=0.100 L×0.1 mol·L-1×250 g·mol-1=2.5 g,A错误;操作3是洗涤及定容,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B正确;操作4如果仰视,则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错误;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错误。
10.选A 从表中可以看出①②共有的离子为K+、Cl-和SO,计算出①中n(K+)=0.3 mol+0.4 mol=0.7 mol,n(SO)=0.3 mol,n(Cl-)=0.3 mol,②中n(K+)=0.1 mol+0.6 mol=0.7 mol,n(SO)=0.3 mol,n(Cl-)=0.1 mol。
11.解析:(1)配制1.0 mol·L-1 NaOH溶液的步骤: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轻轻摇动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根据实验步骤即可判断出所用仪器还有25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2)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位置放反了,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0 g+10 g)-2.6 g=27.4 g;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1.0 mol·L-1×0.25 L×40 g·mol-1=10.0 g。(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为检漏。(4)A项,所称NaOH的质量偏小,浓度偏低;B项,所得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项,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答案:(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27.4 10.0 (3)检漏 (4)B
12.选C 标签上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g·L-1,而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所以标签上离子的浓度不是物质的量浓度,故A错误;Mg2+的摩尔质量为24 g·mol-1,故B错误;根据标签可知1 L该饮用矿泉水中含Mg2+最多4.8 mg,则c(Mg2+)最大值为=2.0×10-4 mol·L-1,故C正确;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物质为硫酸镁,所以溶液中c最大(SO)=c最大(Mg2+)=2.0×10-4 mol·L-1,则一瓶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SO的最大物质的量=0.5 L×2×10-4 mol·L-1=1.0×10-4 mol,故D错误。
13.解析:(1)实验室要配制48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需要500 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最后胶头滴管定容,所以不需要的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500 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的质量为0.5 L×0.1 mol·L-1×106 g·mol-1=5.3 g。(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并转移、振荡、定容、摇匀、装瓶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⑤②④。(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导致溶质减少,因此会使配制出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5)根据c=可知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11.9 mol·L-1。(6)根据n=cV可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系,A不符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的浓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B符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的密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C符合;根据n=cV可知溶液中Cl-的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系,D不符合。(7)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该学生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 mL≈8.4 mL。
答案:(1)AB 玻璃棒 500 mL容量瓶 (2)5.3 (3)①③⑤②④
(4)偏低 (5)11.9 (6)BC (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