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借道宋境进攻金朝。
1234年,金朝经多次挫败,元气大伤,根本无法抵抗蒙军,亡于宋蒙联军之下。蒙古灭金
A.使北宋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B.为蒙古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D.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
30.《永乐大典》中记载:“(元代)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贯通。”这有利于元朝
A.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B.沟通五大水系
C.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D.减轻财政负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31.隋唐时期,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在治国方面出现了几位鼎鼎有名的皇帝。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隋文帝志向远大,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长时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勤于政
事,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
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
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
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得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进入了鼎盛时期。他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
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
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
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文帝的治国措施及历史贡献。(4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第6页(共8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治国理政的想法。(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唐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2分)
(4)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他”的不同做法给后人治国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4分)
32.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
与繁荣使唐朝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
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
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他)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
处理政务。这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我国行政区划和地
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
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分别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
展”?(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并列
举两项宋太祖为了削夺地方权力的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如何理解该制度“在我国行政区划
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4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第7页(共8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A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B C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D C A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32 小题各 14 分,第 33 小题 12 分,共 40 分。
31.(1)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如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2 分。概括或
举例答到某个方面亦可)
历史贡献: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 分)
(2)想法:务本;以人为本;用人要各尽其才;用人注重德才兼备。(4分。要求两点)
(3)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同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
(4)唐玄宗(2 分)经验教训:治国理政应以民为本,任人唯贤,重视吏治,注
重发展农业生产;不应任人唯亲,宠信奸臣,排斥贤能,荒废朝政等。(2 分。
要求一点)
32.(1)“突破性进展”:制度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上,
唐诗繁荣。(4 分。两点)
(2)藩镇割据问题;(2分)措施:设置通判;设转运使。(4 分。两点)
(3)行省制度;(2分)理解:是秦汉以来郡县制度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制度从此成为我国的
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2 分。要求一点,意思相似即可)
33.(1)方式:改革;和亲;文化交流。(2 分。要求两点)
(2)【示例】
观点: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2 分)
论述: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实行改革,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
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
的民族——回族,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6分)
结论: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国家、民族的进步。(2分)